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4 HQ124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4 HQ124
Remove ads

2014 HQ124被归类为具有潜在威胁阿登型近地天体,直径大约400米(1,300英尺),是一颗次公里级小行星。它于2014年6月8日以3.25月球距离(LD)掠过地球[8]。它是由NEOWISE于2014年4月23日发现的[2]。依据估计,撞击事件的能量相当于2,000百万吨的TNT,并会创建一个5 km(3 mi)的撞击坑[9]新闻媒体误导性地将其昵称为“野兽” [10]。 2014 HQ124以前在1952年曾经以近似的距离掠过地球[8],并且至少在2307年之前不会再次如此接近地球[11]雷达影像表明它可能是接触联星[12]

事实速览 发现[1][2], 发现者 ...
Remove ads

轨道

2014 HQ124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9个月,距离为0.6-1.1AU(287天,半长轴为0.85AU)。它的轨道相对于黄道离心率为0.26,倾斜度为26°[3]

2014年的接近

Thumb
2014 HQ124 在2014年6月的雷达影像。

2014年6月6日,当这颗小行星在时钟座的南部时,亮度变到大约视星等13.7[13],2014年6月8日,这颗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距离为3.25月球距离时,穿过天球赤道,使其成为北半球的天体。然而,它与太阳的距离,也就是离日度大约是20°[13],因而在最接近地球的途中迷失在暮光中。金石深太空网络英语Goldstone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lex于2014年6月8日稍晚的时刻观测了这颗小行星[14],当时小行星的距离在3.6到3.8月球距离之间[12]

Thumb
2014 HQ124 轨道显示高倾角和在2014年飞掠过地球飞
Thumb
从地球上看到的2014 HQ124在天空轨迹,带有12小时运动标记

物理特性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NEOWISE任务进行的调查,测量出 2014 HQ124的直径介于0.409±0.168公里,和基于18.9的绝对星等,其表面的反照率0.291±0.216[6][7]

金石的雷达观测表明,该物体是细长的,形状不规则,测量其长轴至少是370米(1,200英尺)。兰斯·本纳英语Lance Benner怀疑它是一个接触联星,是由两个物体合并组成的,形成一个具有瓣状的小行星[12]

天文学家通过光度的观测以及随后由{{|布莱恩·华纳|Brian D. Warner}}的"可接近近地天体调查任务"(MANOS ,Mission Accessible Near-Earth Objects Survey)的"协作小行星光曲线连结",确定2014 HQ124自转周期至少为16小时[4][5]。虽然该物体的光谱类型是未知的,但华纳根据其高反照率假设它是S-型小行星,这是石质小行星的典型特征[4]

相关事件

一般而言,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大小与2014 HQ124相当的物体掠过地球附近一次[15]。类似的事件,其它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已经或很快即将以小于4LD(地月距离)的距离掠过地球,包括:

  • 4179 图塔蒂斯(直径〜3,000米)在2004年9月29日以4.0LD通过。
  • 2004 XP14(直径〜500米)在2006年7月3日以1.1LD距离通过。
  • (308635) 2005 YU55(直径〜360米)在2011年11月8日以0.8LD距离通过。
  • 2014 EG45(直径〜140米)在2014年3月4日以3.2LD距离通过 [16]
  • (357439) 2004 BL86 (直径〜600米)在2015年以3.1LD距离通过[17]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