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马来西亚第十四届大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马来语:Pilihan raya umum Malaysia 2018)是于2018年5月9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选举[1]。此次共有222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2个州共505个州议会席位同步进行选举,只有砂拉越州除外[注 1]。每届国会将会在第一季度会议举行的5周年后自动解散,而上届第13届国会于2018年4月7日解散,自动解散日期为2018年6月24日[2]。根据《马来西亚联邦宪法》,马来西亚需要每隔5年举行一次选举,除非总理向最高元首提出提早解散国会,抑或是对总理的不信任动议通过。

本次大选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选举,共有2,333名候选人参选727个国州议席,更有多个国会议席及州议席出现多角战。[3]选举结果于5月10日早上11时公布,国内政治版图发生巨幅震荡。由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所领导的反对联盟希望联盟在国会下议院222个席位中赢得113席,组成希盟政府,以简单多数优势胜选变天,终结巫统与国民阵线执政联盟自马来亚独立以来近61年的政权,也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首次的政党轮替。另外,马哈蒂尔二度担任总理后也以93岁高龄成为当时全球最年长的国家领导人[4][5][6][7]。
举行选举的12个州属当中,由国阵长期执政的柔佛、森美兰、登嘉楼、马六甲、霹雳、吉打和沙巴等7个州皆宣告失守,其只能在砂拉越、彭亨和玻璃市继续执政。希盟除了保住槟城和雪兰莪的政权之外,还一并从国阵手中夺得柔佛、马六甲、森美兰、霹雳四州的执政权。希盟在吉打州也获得半数席位,足够组织州政府;在沙巴则和沙巴民兴党、沙民统联合执政。伊斯兰党除了保住吉兰丹外,另从国阵手中夺得登嘉楼政权。2018年6月12日,随着砂拉越州四个国阵成员党退出国阵,国阵就此丢掉砂拉越州州政权,仅在两个州属继续执政(彭亨和玻璃市)。
Remove ads
时间线
3月28日 | 总理纳吉布于下议院提呈选区重划报告[8] |
4月6日 | 总理纳吉布宣布他将在7日宣布国会下议院正式解散[9] |
4月7日 | 国会正式解散[10] |
4月10日 | 选委会主席穆罕默德哈欣宣布提名日将落在4月28日,提早投票5月5日,投票日则于5月9日举行[1] |
4月28日 | 候选人提名日,并在上午10点截止[11][12] |
4月28日 | 11天的选前竞选造势活动正式开始[13] |
5月5日 | 军警提前投票日,投票率为83%[14] |
5月9日 | 投票日,截至上午11时已有36%投票率 |
5月9日 | 投票日,截至下午1时已有55%投票率 |
5月9日 | 投票日,截至下午3时已有69%投票率 |
5月9日 | 投票日傍晚5时后,全国计票中心开始计算票数。最终官方成绩需等到隔日,5月10日上午11时才能获知。 |
5月10日 | 政府首席秘书于凌晨约3时20分宣布,该日与次日(5月11日,星期五)列为公假。完整大选成绩于会该日的上午11时公布,新任总理马哈蒂尔也在同日前往吉隆坡国家皇宫觐见国家元首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并且进行宣誓就任总理仪式。 |
Remove ads
选举制度
马来西亚下议院共有222个议员,13个州议会共587个州议员,在英国传统的西敏制体系下,这些议员在单人选区中选出,采用领先者当选制。
马来西亚并无实行强制投票和自动注册为选民的制度,符合登记标准的国民需自主登记成为选民。该届大选进行时法定投票年龄为21岁[注 2]。大选由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举办。
州议会解散日期
虽然任何州议会都可以独立于国会,但传统做法是大多数州议会与国会同时解散与选举。《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及各州宪法均各自规定,国会及各州议会将在第一次会议五周年后自动解散,选举必须在解散后六十天内举行,首席部长或州务大臣有权建议各自的苏丹、拉惹、严端与元首动用皇家特权提早举行大选。 以下是每个州立法议会自动解散的日期:
参与选举的政党
马来西亚共有53个合法政党和联盟,这些政党可以自己或政党联盟的标志参选并成为国会下议院的议员[25]。除此之外,不获政党委任的候选人也可以以“独立人士”的身份上阵选区。
获得最多国会议员和国家元首支持的执政党领袖可担任总理一职,而反对党领袖则由最多议席的反对党代表出任。
以下列表列出于第13届国会下议院拥有代表的政党及联盟。
Remove ads
上一届大选成绩
马来西亚于2013年5月5日举行第13届大选,在下议院选举中在野联盟人民联盟以50.8%的普选票数赢得了89个国会议席,而执政联盟国民阵线以46.66%的普选票数赢得了133个国会议席,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实行多数制的选举制度。下表为第13届国会下议院的当选议员。
Remove ads
民意调查
民意调查并不能准确地预测选举结果。多个民调显示希望联盟获得更多民众支持,唯不公平的选区划分(杰利蝾螈)、土著团结党被解散等因素可能影响战果,加上马来西亚实行多数制选举制度,获得普选票的政党并不一定能取得多数议席,使大选的结果更难以预测。唯本届大选相信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大选[26],其投票率高低将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27]。
除了政党取向,调查机构也进行了一个有关谁最能够胜任总理一职的调查:
Remove ads
大选支出
在竞选期之前,各政党、候选人或第三方在费用方面并没有限制。竞选期间,每个国会候选人只能花费最多二十万林吉特,州议会候选人则只能花费十万林吉特[28]。此外,每个国席候选人须缴付1万林吉特按柜金和5000林吉特的竞选宣传品定金共1万5000林吉特;而州席候选人则须缴付5000林吉特按柜金和3000林吉特竞选宣传品定金,并在提名日当天到提名中心缴交。值得注意的是,若该名候选人没有获得1/8的选票或是没在大选之后把相关的竞选宣传品拆除干净,之前所缴付的按柜金或定金将会被充公上交国家[29]。
在竞选之前,政党,候选人或第三方(公司,工会,特殊利益集团等)可以花费什么限制:花费规则只有在令状被撤销并且竞选活动结束后才有效开始。马来西亚选举法规定每个议会候选人的选举支出限额为20万林吉特,而每个州立法机构候选人的选举支出限额则为后者的一半。
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丹斯里穆罕默德哈欣宣布这场大选共花费5亿林吉特[30],比上届大选多1亿。选委会为了此次大选任命了222名选举官监督全国的国会选区,并且还设立了445竞选活动执法小组(PP-KPR),确保竞选活动在和平及顺畅的情况下进行[31]。在这次选举中,全国各地共有259,391名竞选员工,8,898个投票中心及28,995个投票站,其中大部分投票中心落在学校里;选举名单方面将采用2017年第四季度名单,已登记的选民人数为1494万零627人[32][33]。
大选观察员
选委会邀请了共14个国家在这场大选中作为国际观察员,包括来自东盟、英联邦、亚洲和欧洲国家选举管理机构的代表。另一国际观察员代表是位于英国剑桥的马来西亚英联邦研究中心。同意派遣代表前来马来西亚观摩选举的7个国家包括了印尼、泰国、马尔代夫、东帝汶、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塞拜疆[34]。印度、巴基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随后也证实将观摩此次选举,各国观察员遂于5月7日陆续抵达马来西亚[35]。此外,选委会也邀请了11个国内非政府组织与3所政府大学的1236名成员成为此次选举的观察员[36]。
选举成绩
本次大选一共有222个国会席位和504个州议会席位进行选举,其中共有一个州议席候选人不战而胜[37]。本届大选将在下午5时开始计票[38],并预计在傍晚11时全面揭晓[39]。最终需等到5月10日的上午11时才能得到结果。
Remove ads
席位
希望联盟(54.50%)
国民阵线(35.59%)
和谐阵线(8.11%)
其他(1.80%)
争议
选后大事记
竞选宣言
注释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补选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