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

第6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Remove ads

202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为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6届行政长官的选举,原订于3月27日举行,其后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关系,宣布押后至5月8日举行[1]。本届由1,461名委员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行政长官。提名期为4月3日至16日,曾任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取得786张提名票,超过在任选委半数,为唯一取得足够提名的参选人[2]

事实速览 选举委员会共1,461票 获胜需751票, 投票率 ...
Remove ads

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22年4月4日宣布不参加本次选举,成为第二位不寻求连任的特首,至2022年6月30日卸任止。

2022年5月8日,本次选举仅有李家超一位参选人,投票过程中取得1,416票支持票,8票不支持票的情况下,公布本次当选人为李家超。他的得票率超过99%,创下历史新高,成功当选为第6任特首[3]

2022年5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任命李家超为第6任香港行政长官[4]

Remove ads

背景

2022年2月,香港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恶化,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此向香港政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尽快稳控香港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5][6][7],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根据习近平的指示,于同月18日召开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宣布引用《紧急情况规例条例》订立附属法例第241M章《紧急情况(选举日期)(第六任行政长官)规例》,押后原定于2022年3月27日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至5月8日举行[8][9]。林郑月娥于4月4日宣布不寻求连任,并结束过去42年的政治生涯,她表示不会连任的意愿早于去年向中央表达,亦获得理解[10],至此香港连续第二次有时任行政长官不寻求连任,亦意味着香港自主权移交25年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五十年不变承诺的一半时间)皆没有一位行政长官能完整做满两届十年任期。

Remove ads

选举办法

提名期由2022年4月3日开始,至4月16日结束,由于4月15及16日为公众假期,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为4月14日。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不少于188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而且在5个界别中每个界别取得不少于15个委员的提名,之后须经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参选资格,包括是否符合拥护《香港基本法》和效忠特区的要求。候选人必须最少获得选举委员会751票才能当选。

2022年5月4日,廉政公署表示,在进行网上巡查时,尚未发现有人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11]

事件

冼国林率先宣布参选

电影制作人、时事评论员冼国林于2022年1月19日宣布参选,成为首位公布参加是届选举的参选人。在宣布竞选的影片中,冼国林表明自己会尽力配合中央施政,旨在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照顾各阶层的利益。惟因该影片配上简体中文而非香港本土民间及官方采用的繁体中文,他受到包括支持香港本土运动、使用繁体中文作为日常书写文字的大多数民众诟病[12]。2月上旬,他出席外国记者会午餐会时,主动回应外界对其参选的质疑——他形容自己已是有名气的KOL,已有足够财富生活。因1月到2月期间并无其他竞争者表态参选,冼国林当时坦率地形容自己等候他人报名参选到快要睡着了的地步[13]

政府豁免候选人防疫聚集限制

2022年4月2日,政府为“行政长官候选人”的群组及多户聚集作出豁免,包括在4月3日起至4月23日为已公开宣布参选人士批准与选委会委员举行选举相关聚集。而4月23日至5月8日容许候选人举行与公众之间的选举相关聚集,但只限室内聚集。政府认为有关安排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有必要性[14]

中联办与部分选委会面

2022年4月6日,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玉山等多名选委进入香港中联办。在会后他们表示时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是中央唯一支持的人选参与行政长官选举。而中联办亦对下任特首提出四大条件,包括“坚定爱国爱港立场、有应变能力应付外部势力干预、广泛争取市民支持,及人品正直不易被人攻击”[15]

李家超宣布参选

Thumb
4月13日,香港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报名参与新一届特首选举。记者会进行期间,警方严密戒备

2022年4月6日上午,香港中联办约见选委,据传其传达李家超是中央“唯一支持”的候选人,呼吁选委支持。会后,部分选委表示将提名李家超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但当时李家超仍未宣布参选[16]。下午,特区政府发布新闻稿表示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已收到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请辞,并即时开始休假。辞职到4月6日获得中央批准,并参与新一届特首选举[17]。李家超原定在4月8日举行网上记者招待会,但之后延迟一天进行[18]

若是李家超成功当选,他将成为首位警察出身的行政长官,意味着香港未来将由“武官”背景人士全面掌权[19]

廉政公署指无发现有人煽动于特首选举投白票

2022年5月4日,廉政专员白韫六指特首选举期间会作网上巡逻,暂时未有发现有人煽动于行政长官选举投白票或不投票。而选举当日会派出约80人到票站视察投票及点票过程。[20]

警方严密布防

警方在选举当日部署7,000警力作出高姿态巡逻,包括举行投票的湾仔会展一带,以及其他重点基础设施,大型商场和交通枢纽等,确保投票及点票活动安全有序举行。当日部署人员包括第一梯队、第二梯队、警方反恐特勤队、铁路应变部队、机场特警组等。[21]

社民连游行要求落实双普选

2022年5月8日早上,社民连3名代表由湾仔港铁站出发到会展方向游行,沿途有多名警员紧随,最终他们只能游行至中环广场外。[22]

各政党立场

  •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其党友基本上都有将提名交予李家超,包括副主席陈学锋。陈学锋则说,相当认同李家超提出的“以结果为目标”施政理念[23]
  • 新民党:5位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将提名表格交给李家超,表示相信他能带领特区政府,破解香港各类深层次问题,并且在“一国两制”框架下, 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及发展利益[24]
  • 新思维:社福界选委狄志远认为,行政长官选举似乎只有一名候选人并不理想。同时指出李家超过去负责国安或纪律部队方面工作的表现上硬桥硬马和硬朗[25]。但其后狄志远表示会投票支持李家超[26]
  • 民主党:该党指李家超首要工作应是与民间建立互信,又批评李家超政纲大多老调重弹[27]
    • 民主党主席罗健熙更形容政纲“得个名比较新”,不少政策建议都是上届政府已提出,如解决跨代贫穷计划、公屋提前上楼计划等与现行政策没大分别。
    • 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指该政纲与现届政府并无分别,更指现时各区的地区康健中心没有驻场的家庭医生,没有医生能为求助居民作出诊断和转介,重复求诊浪费时间和医疗资源。他又称李家超的政纲空泛,篇幅和内容都比5年前的特首参选人少,当中亦似乎离不开林郑月娥2021年施政报告的方向,建议中共尽快找“孔明”为李家超辅政。
    • 民主党民政事务发言人朱子洛认为,区议员本来就在地区担当支援角色,李家超刻意忽略区议会职能,建立由建制主导的“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义工网络,只会令地区势力失衡,亦截断了区情上达的通道,部分市民声音被掩埋,对社会发展带来非常负面影响。他亦指,目前互委会及法团亦正在发挥联系社区的作用,不加以善用而另建新的网络,事倍功半。

提名期

是次选举之提名期会由2022年4月3日开始,至2022年4月16日结束,由于4月15及16日为公众假期,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为4月14日[28]。每个有意参选的人最少需获得188名选委的支持才可获得参选资格,而且在5个界别中每个界别取得不少于15个委员的提名。

建制派选委意向

建制派选委在李家超未有公布政纲下,已经纷纷发声明支持李家超参选。

  • 商界及劳工界选委认为“最重要是理念,政策则是实际操作”[29]

团体意向

  • 政府人员协会、香港公务员总工会、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同学会及香港特区政府公务人员联会发表联合声明,支持李家超参加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主要原因包括他的卓越表现,可以应对复杂政治形势,同时坚定不移维护国家安全和紧跟国家发展步伐。[32]
  • 香港友好协进会388名选委欢迎及支持李家超参选。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唐英年形容获得“好有启发性的意见”。[33]

候选人报名

根据选举,所有候选人须亲自到中环展城馆提交报名表格。独立媒体记者在交表首日(4月4日)发现有3人到场,其中一名中年女子拉着手拉车并手持提名表格准备进入馆外的铁马范围时,被警员及保安拦截,其后选举事务处职员亦问她来意。最后她自行离去。而其余两人向职员展示文件及手机内容后获准进入展城馆内达1.5小时,但他们离开后均拒绝向记者交代详情。[34]

李家超递交提名

2022年4月13日,李家超于上午约10时到选举主任办事处递交786个提名。[35]

2022年4月18日,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裁定李家超提名有效。[36]

候选人

更多信息 候选人, 出生日期 (岁数) ...

宣布参选

以下人士曾公开宣布参选,但最终均未获得候选人资格。

其他曾对外表示参选特首的人士,还包括撰写37页政纲的女士李稚嘉[46]、上届曾宣布参选并自称“政治新鲜人”的萧德良[47]、“珍惜群组”召集人李璧而[48]等。

选举结果

Thumb
行政长官选举进行点票
Thumb
选委乘坐私家车到场,并有保安迎接
Thumb
唯一候选人李家超获得1416票当选,得票率达99%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于2022年5月8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结果唯一候选人李家超获得1416票当选,得票率达99%,创下历史新高。[49][50]

更多信息 选项, 票数 ...

选后

2022年5月9日,候任特首李家超先后拜会行政、司法、立法首长,当中包括在政府换届前完成政府架构重组工作。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指立法会尽力确保新旧政府顺利交接。同日下午,他拜访4个中央驻港机构,包括中联办、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和解放军驻港部队。[53]

香港有学校和社会团体更祝贺李家超当选,其中李家超小学时就读的深水埗五邑工商总会学校,外墙挂上巨型直幡,写上印有“热烈祝贺校友李家超当选行政长官”。[54]香港游乐场协会在其facebook专页发帖文,热烈祝贺李家超高票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55]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会长、选举委员会委员林晓辉在《星岛日报》发表文章,形容有十多万香港的士从业人员会员及其家人,全力支持新一届行政长官。[56]

争议

信报》发现投票站设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法例没有规定选委进入投票站时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或已接种疫苗。只鼓励选委、候选人以至其代理人,进入投票站前使用“安心出行”。不过在同一场地内的点票站及新闻中心,却规定所有访客包括传媒、公众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疫苗通行证”安排,并使用“安心出行”[57]

评论

市民

  • 《明报》访问市民,指没有留意选举,对谁在任都不会特别关心,因为无期望。有市民更形容目前香港“已经是一个烂局”,认为每任特首上任时都说要解决社会问题,但最后“无一个做到”。[58]

香港特区政府、建制派和中国政府

  •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指李家超高票当选,是选委们的郑重选择,同时是市民意愿的集中体现。[59]他更指这场1,461人参与的选举得到香港社会广泛参与,可以让世人展现香港特色民主发展道路。[60]
  •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对欧盟有关特首选举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要求欧盟政客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发言人形容选举结果“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是“无端攻击抹黑选举制度,恶意诋毁‘一国两制’成功实践”。[61]
  •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表示,欧盟罔顾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然诋毁抹黑特区选举,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及坚决反对。[62]
  • 特区政府发言人强烈反对两份声明中作出无端批评和不实评论,认为他们公然干预纯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亦明显违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指出任何有关完善选举制度削弱香港管治中民主成分的指控皆是错误。[63]

学者

  • 学者锺剑华批评目前环境在中国中央政府支持李家超下,选委“西瓜靠大边,自动送上提名,政纲根本不重要”。[29](对于前政务司长李家超在未有提出具体政纲下,已经取得约300张提名票)
  •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指李家超高票当选显示建制阵营空前团结,有利新政府顺利开局。而田飞龙指绝大部分选委肯定李家超竞选纲领,经历“修例风波”、新型肺炎疫情后,更认同社会要聚焦发展再出发,李家超可以“推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半场编新篇章”。[64]
  •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认为,李家超得到高得票率是预期之内,认为香港的选举走向与内地没有竞争和极少反对票的选举一样。
  • 在“完善选举制度”的安排下,这次香港特首选举和澳门的“一人模式”雷同。香港中国事务记者及评论人林和立认为“中国已表明不奉行西方式或美国的选举制度,认为澳门的选举模式省时省力,同时可以凝聚建制派支持一个北京认为称职及满意的候选人,不需要做场戏弄出另一个竞争者出来。”他指出,过往数届选举,第一届有四个候选人,由董建华当选,而曾荫权那一届更有梁家杰作为民主派的代表,这都有西方式民主成分。[65]
  • 台湾学者谢金河指出,虽然本次李家超当选创下历届香港行政长官非自动当选的最高得票率,但这是极权体制下的产物[66]

国际反应

  •  欧洲联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发表声明,指修改后的选举制度导致大幅收窄选民基础表示遗憾,与《基本法》列明具广泛代表性的承诺背道而驰,认为是违反民主原则和政治多元化。呼吁内地及香港当局履行本地及国际承诺,最终目标是透过普选产生特首及立法会议员。[67]
  • 七大工业国集团(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G7)外长和美国国务卿就特首选举发表声明,指特首选举的过程背离普选目标,是持续侵蚀香港的政治和公民权利。[68]
  • 伊朗驻港澳总领馆在Twitter专页发文祝贺李家超当选行政长官,表示一直支持一国两制以及爱国者治港实施。[69]
  • 纽约时报》以“橡皮图章式选举”(rubber stamp election) 形容是次选举;[70]
  • 路透社则形容李家超为“候任特首”(leader-in-waiting);[70]
  • 法新社形容李家超预期将获“授予”(anointed)为下任特首。[70]
  • 英国广播公司(BBC)及新加坡《海峡时报》形容是选委会“小圈子拣选”下任特首(selected by a closed-circle committee)。[70]
  •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形容1400多名选委“委任”(appoint)李家超为下任特首。[70]
  • 日本《朝日新闻》标题指李家超是“忠于北京、镇压 200 万人示威,香港政府的新领导”。[71]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发现过往香港五届候任特首当选后,美国和英国政府均有祝贺。不过是次选举英美政府均没有祝贺,其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批评有关“选择”过程是进一步瓦解“一国两制”,而台湾陆委会呼吁他尊重香港人有追求民主的权利,同时停止伤害香港自由人权。[72]

行政长官选举答问会

由七间电子传媒(包括无线电视新闻部香港电台新闻部、凤凰卫视香港台新城电台新闻部、now新闻台有线新闻台商业电台新闻部)主办及直播的行政长官选举电视辩论,于4月30日晚上8时半至9时半在无线电视将军澳电视城举行,并由无线电视负责制作,龙耳提供手语传译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