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疫苗通行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疫苗通行证(英语:Vaccine Pass),前称疫苗气泡(英语:Vaccine Bubble[1][2],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实施,市民须持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之证明才能进入特定处所的限制措施。

事实速览 《预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证)规例》, 引称 ...

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日趋严重,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于2022年2月8日制定《预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证)规例》(第599L章),以赋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就若干处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发出疫苗通行证指示,市民需出示或持有符合特定要求的疫苗通行证才可进入相关处所。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指出,新规例虽纳入了公共交通工具,但因为执行上会有困难而暂时不会引用或在公共交通工具实施。将公共交通工具纳入规例有法律基础,在日后若疫情非常严峻,便能即时落实。[3]

《预防及控制疾病(疫苗通行证)规例》原定于2022年12月31日失效[4],而政府于2022年10月25日宣布将涉及疫苗通行证的规例有效期延长6个月,至2023年6月30日午夜。[5]

2022年12月14日,政府决定取消规定使用安心出行,但仍然维持疫苗通行证。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认为是重要措施,并可以加速接种,保护未接种人士进入高风险地方,并指会继续维持。[6]被问疫苗通行证会否设日落条款,他称“无一个任何嘅所谓日落条款”。[7]

同年12月28日特首李家超召开记者会,宣布29日起,取消疫苗通行证。有不接种疫苗的市民形容“终于捱过”了,并马上预约日式烧肉店,一尝久违的堂食感觉。而部分零针者表示取消疫苗通行证只是取回本来市民应有的自由,并批评措施太迟,质疑措施只为配合谁人“大家都睇得好清楚”。[8]

虽然政府已取消疫苗通行证,但仍有不少机构、公司仍未跟着政府政策而取消,例如银行、港铁、大学(中大除外),医管局等等,对员工接种要求并没有放宽,实际上仍然名亡实存。

Remove ads

使用方法

市民可预先下载3.0.2版本或以上的安心出行,并在安心出行上载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或“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进入指定处所时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后,安心出行便会显示其疫苗通行证。

市民亦可选择出示附有加密二维码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纪录或“新冠疫苗接种医学豁免证明书”纸本纪录或其他形式的电子纪录(如透过智方便医健通等移动应用程序),供相关处所员工扫描二维码以作确认,而不上载接种纪录或豁免证明书。[9][10][11]

若市民在香港境外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可在抵达香港前于卫生署的网上平台作“健康及检疫资讯申报”时,一并申报其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的资料。相关人士抵港时,口岸人员会检查他们的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证明文件;如获确认,将获发一个供本地使用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疫苗通行证用途。市民亦可到指定的香港邮政局申报其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随即获发一个供本地使用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作疫苗通行证之用。市民也可选择继续使用没有加密二维码的纸本疫苗接种纪录,去履行疫苗通行证相关要求。[12]

指定处所负责人预先下载4.1.0版本或以上的“验证二维码扫描器”,然后扫描到访者的疫苗通行证二维码。程式会因应疫苗通行证核对结果而发出不同回馈声效。[13]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于其网志上表示,“验证二维码扫描器”内的到访人士资料只会暂存31日作防疫抗疫相关用途,有关资料会经加密处理,会进行遮盖杂凑处理,成为不可辨识个人身份的资料,即使场所职员亦无法查阅储存在“验证二维码扫描器”程式内的个人资料,只在追踪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受感染人士时才供负责人员查看。他强调场所职员有责任妥善保管存有相关程式及资料的手机。[14]

Remove ads

实施安排

疫苗气泡

疫苗通行证前身疫苗气泡,于2021年4月29日推出[15],食肆及酒吧员工接种两剂疫苗后,可申请成为D类食肆及酒吧,获放宽营业时间,并在特定区域接待已接种疫苗顾客。顾客进入前需使用安心出行,并让职员核实疫苗针卡。

更名为疫苗通行证

Thumb
2022年2月24日起,政府规定进入商场的市民必须扫描“安心出行”才可进入。其中奥海城更派出保安在出入口进行监察
Thumb
将军澳PopCorn商场出入口摆放了多个“安心出行”指示

疫苗通行证措施将分3阶段实施。2022年2月24日起,23个法定适用处所均需要出示疫苗通行证才可进入。[16]3月14日起扩展至新入住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住客。[17]此外,学校、公营机构办公室、医院、残疾及安老院舍将以行政指令方式,涵盖在疫苗通行证范围,但现阶段求诊人士、中小学生,以及服务使用者可获豁免。[10]若个别处所或类别人士另有要求(例如D类食肆之所有员工需已完成接种2剂新冠疫苗),将以该要求为准。[16]

更多信息 阶段, 实施日期 ...
更多信息 感染前接种的疫苗数目,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要求 ...
  1. 有关12岁或以上的新冠肺炎康复者之接种要求,将视乎出院或康复日期而定。
  2. 康复者须到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电子针卡”功能下载最新版本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
  3. 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已包含康复记录,出示第二剂疫苗接种记录会被视为符合疫苗通行证要求。
  4. 康复者须到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电子针卡”功能下载最新版本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

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和“新发现及动物传染病科学委员会”联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在2021年3月12日所得出的《暂拟共识建议》,12岁或以上的“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康复者且免疫功能正常之人士,倘若其染疫前已接种最少两剂或以上的科兴“克尔来福”或“复必泰”疫苗,康复后将可获得豁免,而暂时无须再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未完成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士,则可按其年龄及染疫前所曾接种的疫苗剂数,在康复后接种最多两剂疫苗。[21]

Remove ads

红黄码

2022年8月9日起,政府于疫苗通行证加入“红码”及“黄码”功能。确诊者的疫苗通行证会转为红色,而抵港人士医学监察期间疫苗通行证将会转为黄色。“红码”人士不得进入受《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规管的餐饮处所及表列处所,“黄码”人士则不能进入须主动查核疫苗通行证的处所,但可以进入商场等被动查核处所。指定医疗处所、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和学校等处所亦会以行政措施限制“红码”及“黄码”人士进入(于该处所上班、上学、接受医疗服务的“黄码”人士则不受限制)。[22]12月14日起,政府取消“黄码”。[23]

适用处所

法定适用范围

  • 所有餐饮业务处所(包括酒吧或酒馆)
  • 游戏机中心
  • 浴室
  • 健身中心
  • 游乐场所
  • 公众娱乐场所
  • 派对房间
  • 美容院及按摩院
  • 夜店或夜总会
  • 卡拉OK场所
  • 麻将天九耍乐处所
  • 会址
  • 体育处所
  • 泳池
  • 邮轮
  • 活动场所
  • 宗教场所
  • 理发店或发型屋
  • 商场
  • 百货公司
  • 超级市场
  • 街市或市集
  • 酒店或宾馆(只适用于员工)[16]

以行政指令方式实施

  • 学校
    • 由2022年2月24日起,除学生外,所有进入校舍的人士必须已最少接种第1剂新冠疫苗,并在第1剂新冠疫苗接种日起计的8星期内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4]
  • 大学及大专院校(包括学生)
  • 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
    • 由2022年2月16日起,所有因工作相关目的进入政府大楼及办公处所的政府雇员均须接种新冠疫苗,才可以进入有关处所。
  • 公营机构办公室
  • 医管局设施及处所
    • 由2022年6月13日起,医管局专科门诊、政府牙科诊所等提供非紧急或非急切医疗服务的指定医疗处所的求诊病人及陪同人士均须使用“疫苗通行证”,而提供紧急或急切服务及诊治场所不适用。也不包括偶发疾病的医疗处所及按个别情况事先获准豁免的孕妇。[2]
  • 医院
  • 残疾及安老院舍
    • 于院舍处所值勤,或透过与院舍或单位订立外聘服务合约向住客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的人士必须已最少接种第1剂新冠疫苗,并在第1剂新冠疫苗接种日起计的8星期内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5]
    • 由2022年3月14日起,所有新入住院舍的长期住宿住客必须已最少接种第1剂新冠疫苗,并在第1剂新冠疫苗接种日起计的8星期内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7]
  • 社会福利署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
    • 由2022年3月14日起,适用于提供以下服务,或在以下处所工作之人士:
      • 综合家居照顾服务
      • 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
      • 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
      • 严重肢体伤残人士综合支援服务
      • 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专业外展服务
      • 六岁以下儿童住宿照顾服务
      • 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或单位
      • “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试验计划和“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认可服务单位
      • 日间社区康复中心
    • 由2022年4月1日起,涵盖上述服务以外的所有其他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26]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的室内场所[16]
  • 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持登机证离港、转机、过境旅客豁免[27]
Remove ads

豁免情况

以下的人士或情况可获豁免出示疫苗通行证,但除获豁免,进入相关处所时仍需使用安心出行或登记个人资料,进入部分处所亦需量度体温。

获豁免人士

  • 四岁或以下幼童(2022年9月30日或之后)/11岁以下儿童(2022年9月29日或之前)
  • 经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的人[28]
    • 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成员林永和指,绝大部分人都难以获得医生证明豁免(包括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轻微的血压高、糖尿、甲状腺、贫血等),只有特殊医学原因,包括中风或心脏病等可获发三至六个月豁免;而患有癌症及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可按病况暂时豁免。[29]

获豁免人士(不多于180日)

  • 新冠肺炎康复人士[注 1]
  • 于2022年9月16日或之前从香港以外地区抵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30]。下列状况是以登机/到港当天或之前14天都逗留在相关出发地计算:
  • 2022年9月17日起只适用11岁以下儿童才能从以上途径获发,12岁以上人士一律须符合指定疫苗接种要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或合资格医生批出的疫苗豁免证明书持有人才能获发。
  • 2022年11月获邀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和法律周的海外人士,前者持“黄码”期间可进入须查核“疫苗通行证”的处所(如博物馆和餐厅),亦可于私人包间与他人共膳。[31]后者可获得(蓝码)[32]

有关进入相关处所的目的

  • 纯粹购买或领取外卖食物或饮料
  • 纯粹交付或领取物品
  • 进行必须的修理工作
  • 接受疫苗的接种、诊治或指明检测
  • 接受必要的政府服务,例如申请牌照
  • 参与任何法律程序[33]
  • 避免自己或其他身处处所的人士身体受伤害
  • 被公职人员要求进入指明处所[34]
  • 具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等情况

容许的合理辩解

  • 途经相关处所是唯一回家或上班的路程(但在相关场所里工作的人不能获得豁免)[35]
  • 执达主任因工作关系进入指明处所[34]

另外政府承认法例条文未必可巨细无遗列出相关豁免事项,但重申会有指引。[33]

查核形式

疫苗通行证措施将分为“主动查核”和“被动查核”2种形式执行,方便不同人流的处所执行上需要。[10][28]到2022年11月16日,政府将部分处所的“疫苗通行证”安排将由“主动查核”改为“被动查核”,主要包括公众娱乐场所(如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但不包括电影院),发型屋、宗教处所和活动场所。但同时指出顾客进入有关处所仍须符合“疫苗通行证”的接种要求。[36]

  • 主动查核
    • 餐饮处所、体育处所(包括健身中心、泳池和公众溜冰场)、电影院和容许观众可在内饮食的表演场所、派对房间、夜店/夜总会、卡啦OK场所、美容院及按摩院、邮轮(即“公海游”)
      • 须出示疫苗通行证供处所掌管人以目视方式尽量确定进入人士持有相关纪录,但处所掌管人无需扫描疫苗通行证二维码。
      • 如属获豁免“疫苗通行证”要求的人士:须向处所掌管人表明并按要求出示相关证明。
      • 如到访人士未能出示疫苗接种纪录、豁免证明书或其他豁免证明,处所掌管人可拒绝相关人士进入指明处所。
    • 其他场所
      • 须出示包括二维码的疫苗通行证供处所掌管人扫描。
      • 如该进入人士的疫苗接种纪录(例如在境外的疫苗接种纪录)或豁免证明书没有包含二维码:须填写指明表格提供个人资料供处所掌管人保存。
  • 被动查核(适用于商场、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街市或市集、游戏机中心、游乐场所(包括桌球馆和公众保龄球场),但公众溜冰场除外、公众娱乐场所(如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但不包括电影院)、会址、麻将天九耍乐场所、活动场所、理发店或发型屋、宗教处所)
    • 进入相关场所时要扫描安心出行,但毋须主动出示疫苗通行证,在政府授权人员要求下才要出示疫苗通行证。

所有处所负责人须收集及保存员工的疫苗接种纪录或医学豁免证明书,以在获授权人员要求下出示以作检查。[16][37]

如违反疫苗通行证措施相关规定,可被定额罚款5,000港元。

各界反应

除教育界和部分立法会议员外,社会普遍疫苗通行证的推行表示难以适从和非常不便,并且限制多多。[38][39][40]到2022年5月更有专家对疫苗通行证有不同立场,其中香港大学医学院高本恩教授及陈德光教授认为认为“疫苗通行证”已无必要对年轻成年人实施。不过特首林郑月娥仍然认为接种第2针疫苗未到9成,需要继续实施。她又指如果有新变种会需要使用另一种疫苗,疫苗通行证将会继续一段日子。[41]而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指出“动态清零”为目标下,疫苗通行证属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更指有助市民和社会回复正常社交经济活动,反之会对已打针市民不公平。[42]到2022年10月,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指出应该将“疫苗通行证”的适用范围,将不涉及除口罩进食或活动的地方剔除,包括商场、街市、图书馆及发型屋等,认为目前政府是“铁板一块”。[43]到同年12月14日,政府决定取消规定使用安心出行,但仍然维持疫苗通行证。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认为是重要措施,并可以加速接种,保护未接种人士进入高风险地方,并指会继续维持。[6]

建制派

  • 立法会饮食界议员张宇人对政府收紧社交活动措施表示不认同,指饮食业界一向支持政府实行疫苗气泡或疫苗通行证,望能助通关;惟政府不断收紧措施让业界难以适从,令人失望。他认为当局应一刀切,提早实行疫苗通行证,而非等待至2月24日,让食肆可以重启晚市堂食,找到喘息机会。[44]
  • 选举委员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邓飞亦形容两周后才实行疫苖通行证的决定令人费解和莫名其妙,因感染者可在空窗期间四处游走,未能配合全民检测及强化“安心出行”的追踪功能。他促请政府即使不推行全民检测,最低限度也要强化安心出行,特别是追踪功能,以在不影响经济民生的前提下精准抗疫。[44]
  • 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在2022年10月在其社交平台指出,新型肺炎疫情已经持续3年,加上政府实施了疫苗通行证措施达8个月,认为应该进行检讨。同时引用加拿大的例子,指出当地推行疫苗护照的非鼓励性手法或会对社会造成两极化,令市民抗拒接种。她亦批评疫苗通行证的目的变成了由控制疫情散播到卢局长自制的多重目的。[45]同年12月,她批评政府放宽步伐“愈来愈碎”,是忽略未齐针的一群,认为目前“疫苗通行证”措施将有打针和没有打针的人群“愈推愈远”,形容政策无助推动社会和谐,不明白为何政府仍然坚持。她又指中国最新的防疫策略是不强迫打针和呼吁市民正面面对疫情。[46]

民主派

  • 社民连在2022年10月11日政府总部外请愿,促请政府立即取消限聚令、“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等措施。不过政府拒绝接收示威道具,并指警员随后到场,并根据《定额罚款(公众地方洁净及阻碍)条例》,向曾健成发出1500元的定额罚款告票。[47]
  • 民主党在2022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电话随机抽样访问853名市民,受访者有七成半人不同意目前疫情属“公共卫生紧急事态”,82.6%人更不同意“疫苗通行证”对控制疫情有实际作用。民主党促请政府立即取消“疫苗通行证”及“口罩令”等过严的防疫措施。[48]

饮食界

  • 餐务管理协会主席梁振华香港电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在香港疫情第5波爆发初期时暂停晚市堂食后,酒席宴会已取消了99%订台,新措施下宴会将100%取消。2022年2月10日起D类食肆所有时段只容许四人一台,预计整体生意会下跌8成以上,认为业界已经没有生存空间。[49]
  • 有商场食肆预计,禁晚市堂食加上疫苗通行证,将进一步影响营业额,或需停业止蚀和要员工放无薪假。[50]
  • 2022年9月30日,政府将疫苗通行证降低适用年龄至5岁,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认为会让部分家庭客或放弃堂食,短期生意应会受影响,但同时又指一般家长应会尽快替子女接种疫苗。[51]
  • 2022年12月13日,虽然政府公布在14日取消扫安心出行的安排,不过疫苗通行证仍然继续下,有酒楼负责人认为没有打针的市民不能堂食下,对生意帮助不大。希望农历新年前可以取消疫苗通行证。[52]

运输业界

  • 九巴城巴对疫苗通行证涵盖至公共交通工具的态度正面,表示如做法有助减少传播、社会认为合适,会支持及配合;但如上车前需出示接种纪录,料需人手检查,期望政府与各营办商商讨执行方法。[53]

零售业

  • 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主席陈锦荣亦表示,自从要使用安心出行进入街市后,人流已少三至四成;预料疫苗通行证推出后,会再少两至三成人流。他表示,不少人选择到街市外的店铺买𩠌,令街市外面的店铺人流畅旺,街市里面却非常冷清。[54]
  • 有商场零售店铺指,目前店内仅一半员工有接种疫苗,但不会考虑裁员,亦不希望他们要为生计而被逼打针,故会改变工作岗位分配方式,如将店面的人手调动至后勤位置协助,让不想打针的员工继续工作。在禁晚市堂食下﹐商场的人流已下降不少,相信疫苗通行证落实后,人流会更惨淡。批评政府做事鲁莽,没有为小商户着想。[50]

地产界

  • 管理多个香港商场的领展在2月8日表示检查市民身份及疫苗接种纪录属保安工作,若旗下物业所有出入口均需驻守保安员,大概需要额外增聘1,000人,要在短时间内安排足够合资格人手将是极大挑战。若未能聘任足够人手,或需要关闭部分商场出入口。[55]后来领展在2月10日表示,政府早前澄清,市民进入人流较多商场时,不用即时检查疫苗通行证,但要使用安心出行,估计新增人手较原先预算少。领展强调执法人员仍在商场检查进入的市民的疫苗通行证,呼吁市民接种疫苗后进入商场,认为疫苗接种率上升,有助放宽社交限制。[56]
  • 信和集团表示会在旗下商场的出入口加强人手,协助有需要人士使用“安心出行”。[57]
  • 物业管理业界指政府对商场范围的定义完全不明确,认为商场行人通道和公共空间或会成法网黑点,让使用者易堕法网。[58]
  •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发言人陈志球听过政府简介后,指执法人员不会到场,而商场保安没有责任检查市民的疫苗通行证,相信市民会自律守法。[58]
  • 有网民拍摄到由港铁公司管理的青衣城,在疫苗通行证实施前一日一度在柱上张贴2米高的“安心出行”巨型二维码。不过到24日早上拆除。而商场出入口摆满了大量“安心出行”指示牌。[59]

教育界

  • 香港科技大学亦宣布跟随政府实施疫苗通行证措施,2月24日起所有师生及访客入校均须打针,持有医疗证明或12岁以下人士才可获豁免。入校人士须出示有效“校园通行证”以兹证明已接种疫苗。校方亦会更新“疫苗及检测汇报系统”,只供持有医疗证明人士方可进入上载检测结果的页面,以获取校园通行证,而有关阴性检测结果有效期将维持为14天。[60]
  • 香港多间大学,包括港大中大城大浸大教大,亦要求进入校园人士在2月24日起必须先接种疫苗。[61]
  • 职业训练局表示将于2月24日起要求所有教职员及访客,进入校园前出示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的纪录,安排暂不适用于学生。[61] 但由2022年3月25日起,所有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才晋高等教育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酒店及旅游学院﹑中华厨艺学院﹑国际厨艺学院﹑海事训练学院及工商资讯学院全日制及兼读制同学均必须使用“疫苗通行证”。[61]

社工界

由于政府要求所有受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调查发现,52.5%受访前线员工称其机构有相关安排,指出公司强迫员工自愿离职代替解雇等同剥削,担心造成人手不足。没有接种疫苗的社工表示,机构要求不打针员工只可自愿离职,同时不获任何代通知金、遣散费或长期服务金。调查亦显示84.3%受访者不同意政府规定就读社工课程学生须接种疫苗方可进行实习,亦有社工系学生因没有接种疫苗而担心未能完成实习,导致无法毕业。最后只能预约接种疫苗。[62]

志愿组织及弱势社群

  • 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病人政策连线共同进行问卷调查,当中有超过100名受访者表示其医生指不建议接种,但最终仅四成人获医学豁免证明。病友担心疫苗或对他们有不良反应,所以不敢贸然接种疫苗,医生也没说得很清楚相关情况。另外,医生说病友不适合接种时,亦不太有意愿发出相关证明。组织亦指即使病人愿意打针,亦未必赶及措施实施前完成接种,期望政府向残疾人士提供两至三个月的宽限期。[29]
  • 聋人机构“龙耳”指出,聋人对于新冠病毒、Delta、Omicron等生字未能在短时间理解,亦未能清楚政府的政策。一般进入商场要扫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证等一系列复杂资讯,主要是靠义工与机构向聋人发放。[63]

市民

Thumb
非在港接种的人士需要到邮政局排队领取,引起市民批评当局安排混乱和不人性化
  • 不少市民在措施生效前赶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其中在接种科兴疫苗官涌体育馆接种中心一早大排长龙[64],多个接种点未来多日的预约亦已爆满。[65]
  • 有商场上盖住宅居民表示措施对有关居民日常出入构成不便,即使已接种疫苗,但出入途经商场要特意出示疫苗通行证,认为政府推出有关政策就是要透过不便迫使市民接种疫苗,指接种疫苗是为应付生活多于防疫考虑。[66]
  • 由于太和站马鞍山站的两个出口均只连接商场,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上层巴士总站亦位于裕民坊商场内,乘客乘车时无可避免要经过商场。然而即使获得豁免,乘客仍需扫码才能进出,有市民认为麻烦和十分多余[67]
  • 将军澳尚德邨居住的老人表示前往将军澳中心看医生的期间,需要经过多个商场,最后要使用三次安心出行进出,批评措施非常麻烦,为扫描安心出行而合共花了约5分钟。[68]
  • 2022年5月6日,政府公布由5月1日或以后抵港,持有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人士,可以到18间指定邮政局获取“临时疫苗通行证”。湾仔邮政局有大批市民排队领取,有来自内地,排头位的市民表示早在清晨5点多已到达。有市民批评政府安排混乱,认为应开放网上申办。[69]
  • 有独力照顾3个子女的母亲表示,拖延了一年逼不得已打第二针,形容打针后非常不适,包括出现头痛、肚泻和发烧,更让她续一个多月无端端手震和心跳加速。而她表示身边不少亲友和儿子的同学打完三针仍然染疫、出现发烧和身体非常不适的问题。[70]

长者和病人

  • 2022年6月7日,4个病人组织(香港病人政策连线、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康青会、自强协会及严重弱智人士家长协会)发声明反对疫苗通行证于6月13日起扩展至食物及卫生局、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辖下的处所,担心有关政策严重影响轮椅使用者和长期病患者,声明形容该政策违背医疗安全网政策,要求政府暂缓执行。[71]
  • 2022年6月13日为“疫苗通行证”扩至医管局专科门诊的首天,有70多岁长者因无打针及进行检测,而被保安拒绝入内。他慨叹自己因怕心脏出现毛病而不打针。不过现政府规定打针才能“知自己有咩病”,形容政府是“迫他低头、走最后一步(打针)”,无体谅长者病人苦处。[72]

儿童

  • 2022年9月,政府把“疫苗通行证”适用年龄由12岁降至5岁,有家长表示感到很大压力,甚至更激动落泪。原因是子女接种第一剂疫苗后的反应较他们想像中大,认为对小朋友来说接种疫苗如受罚一样。又指子女未打针下也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多个场所,恐怕或发生独留儿童在家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73]亦有家长指出政府降低“疫苗通行证”是规限人身自由多于防疫,与政府放宽入境检疫政策有矛盾。但亦有家长称新措施可保护已接种疫苗的儿童。[74]
  • 《独媒》访问了一名没有打针的小六生和母亲,小六生表示其父亲在去年接种科兴疫苗后的一个月离世,他担心打针后影响身体而拒绝接种。最后导致开学后被逼放弃入选的多个运动校队,他对此感到失望和孤独。而母亲认为目前“疫苗通行证”的规定影响儿子的成长发展,质疑现时政府称的“正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其实仍然非常严。[70]
  • 2022年10月25日,多个关注儿童权益的组织,包括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社区发展推动基金等参与联署,指目前的疫苗通行证政策令未打针的儿童的生活受到多重限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参与活动,对他们及其父母带来了极大的情绪困扰,当中包括精神健康、社交健康及个人成长,抵触了社会对健康栽培儿童及青少年的原意。联署信要求可以当天的快速测试阴性结果作为证明,容许他们进入表列处所,代替要求接种疫苗,减低对儿童精神与社交健康造成损害。[75]

其他

  • 信报》发现特首选举将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逾千名选委会到该处投票。法例没有规定选委进入投票站时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或已接种疫苗。只鼓励选委、候选人以至其代理人,进入投票站前使用“安心出行”。不过在同一场地内的点票站及新闻中心,却规定所有访客包括传媒、公众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疫苗通行证”安排,并使用“安心出行”。[76]

市民司法复核

3名市民分别在2022年2月15日、2月18日和3月1日入禀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于2月15日入禀法院的申请人指打针与否都会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病毒亦可依附在不同地方,认为抗疫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免疫力。而曾否接种疫苗,不可能作为绝对标准,去判断市民的健康状况,及可否安全通行公共场所。政府强迫打针,若不打针就不可以进入有关公共场所的话,将会侵害市民不打针的权利,属于越权及违宪。同时间,政策实施后,打针者及不打针者的待遇将会有所不同,构成歧视,亦会造成市民之间的分化。此为首宗因“谷针政策”状告政府。申请人同时强调,市民应该有权决定去接受或拒绝任何医学措施。[77]2月18日的入禀要求法院颁令将涉及基本民生的处所,包括商场、街市、超市和餐厅等剔除出疫苗通行证实施范围。同时要求法庭颁发临时禁制令禁止当局推行措施。[78]3月1日的申请人指出禁止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她进入商场和工作是剥夺其基本权利,要求法庭颁发禁制令,以及追讨赔偿。[79]不过首宗入禀在同年3月30日被高等法院拒绝批出司法复核许可。法官高浩文指申请人只能说出措施为她个人造成不便,认为她实际上仍然有选择。加上“疫苗通行证”目的是减少死亡和医院负荷,是符合公众利益。而律政司要求市民支付惩罚性讼费,法官拒绝。[80]而第二名市民曾经为citysuper超级市场员工,因未有接种疫苗而遭拒绝以长期兼职聘用,认为自己不可工作和不可进入商场,认为基本生活和工作权利被剥夺。不过高院法官陈嘉信指申请人误解疫苗通行证规定,指《基本法》享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又称疫苗通行证仅法院行政措施,更指未有接种疫苗未能进入商场,仅为生活上构成不便,而非侵害基本权利。加上“疫苗通行证”在今年12月31日午夜失效,并非永久措施,最终法庭拒绝申请人的司法复核许可申请,亦拒绝发出任何中期济助。[81]

到2022年9月30日,其中一名市民再次提出上诉,并在高等法院进行遥距聆讯。申请人陈词指:“畀返香港人一个自由同公道,决定打唔打针”,认为疫苗通行证在制度上属于歧视,有机会造成市民分化。而目前须接种疫苗才可享有人身及工作自由,属违法及违宪,要求法庭撤销及禁止“疫苗通行证”措施。他又冀特首参考佛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治港。[82]不过到同年11月10日,上诉庭拒上诉并驳回。判词指出上诉人陈述其理据“佛教经文”明显与申请无关,而《高等法院规则》规定司法复核许可通知书须载有所寻求的济助及理由,并指出疫苗通行证“仅于生活上构成不便,而非侵害基本权利”,认为“权利亦非绝对权利”。[83]他同日申请上诉至终院,认为案件涉及宪法、人权等,并指法庭有责任厘清法理问题。特首办反对许可申请。到2023年2月8日,上诉庭颁下判辞,指出男子无法证明议题“有任何重大广泛或关乎公众之重要问题”,加上疫苗通行证12月29日已取消,故拒绝批出其上诉许可申请。市民再需支付建议答辩人的讼费。[84]

2022年11月8日,长洲复核王郭卓坚就599章列明强迫使用“疫苗通行证”和“安心出行”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称新型肺炎冠已经不是突发疫情,认为“疫苗通行证”和“安心出行”没法保障市民健康,反而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情绪困扰。[85]

2022年11月,一名报称持有疫苗接种纪录的Ruibin Xu男子,11月由亚美尼亚到港参与网球锦标赛,但比赛当日被香港乡村俱乐部职员指没出示具“蓝码”的安心出行而拒绝放行,最终被拒出赛。男子在11月入禀高等法院,向赛事主办单位及人员索偿近23亿港元。[86]

注解

  1. 如需于180日后豁免部分针数,请参考上方表格。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