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4-2025年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气旋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4-25年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在澳大利亚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澳大利亚地区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90度-160度以内的澳大利亚地区水域。这范围包括了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的西部地区、东帝汶和印度尼西亚的南部地区。在澳大利亚地区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澳大利亚、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以S或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11月14日,低气压在苏门答腊西部海域生成。
11月18日,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1U[1]。
11月24日上午5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鉴定其与芬加尔产生了“双气旋”[2]。
11月28日下午2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罗宾(Robyn)。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3S。
11月29日,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9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1月30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罗宾已转化为后热带气旋。
Remove ads
1月15日,低气压在西澳大利亚北部上空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1S。
1月17日晚间8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1U。
1月19日,其残余吞并热带低压10U。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肖恩(Sean)。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20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3]。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
1月21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22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其已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1月23日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肖恩的巅峰风速下调至110节(每小时205公里)。
1月31日,低气压在西澳西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0S。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4U。
2月2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塔莉亚(Taliah)。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4]。
2月3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4日上午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5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6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度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7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再度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11日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12日晚间11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
Remove ads
1月31日,低气压在科科斯群岛东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9S。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5U。
2月2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2月3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文斯(Vince)。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4日凌晨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上午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
Remove ads
2月7日,低气压在西澳以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6S。晚上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8U。
2月11日晚间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17S。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泽莉亚(Zelia)。
2月12日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7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
2月13日清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下午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五级强热带气旋。
2月14日下午2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同时,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其在正午12时半左右在德格雷河附近登陆,登陆强度为四级强热带气旋。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并对其发布最后警报。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并对其发布最后一报。
2月15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泽莉亚已消散。
Remove ads
2月17日,低气压在帝汶海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9S。
2月18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1U。
2月23日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20S。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比安卡(Bianca)。
2月24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
2月25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2月26日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7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其发布最后一报。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Remove ads
澳大利亚气象局将比安卡的巅峰风速上调至95节(每小时175公里),并将其气压下调至954百帕。
2月20日,低气压在约克角半岛以东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3P。下午2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2U[5]。
2月22日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18P。
2月23日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阿尔费雷德(Alfred)。
2月24日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5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度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6日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
2月27日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2月28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
3月1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晚间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2日清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3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4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8日凌晨2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再度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上午7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发布最后一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3月9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阿尔费雷德已消散。
Remove ads
3月21日,低气压在皮尔布拉海岸西北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2S。
3月22日中午12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27U。
3月24日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7S。
3月26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考特妮(Courtney)。晚间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27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
3月28日清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
3月29日清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晚间11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
Remove ads
澳大利亚气象局将考特妮的气旋等级升格为五级强热带气旋,并将其巅峰风速上调至110节(每小时205公里)及气压下调至933百帕。
3月24日,低气压在金伯利海岸西北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3S。
3月25日晚间11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28U。
3月28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28S。晚间8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戴安娜(Dianne)。
3月29日清晨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上午8时,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其在鹦鹉岛以东登陆。上午1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戴安娜已转化为一后热带气旋。
澳大利亚气象局将戴安娜的气旋等级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并将其巅峰风速上调至50节(每小时95公里),及气压下调至984百帕。
4月8日,低气压在阿拉弗拉海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6P。
4月9日上午7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9U。
4月12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9S。
4月15日晚间10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命名为埃罗尔(Errol)。
4月16日凌晨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下午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晚间10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四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
4月17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下午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三级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热带气旋。晚间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4月18日凌晨1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上午8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埃罗尔已转化为一后热带气旋。
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埃罗尔的气旋等级升格为五级强热带气旋,并将其巅峰风速上调至110节(每小时205公里)及气压下调至936百帕。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12月4日,低气压在爪哇岛西南部海域生成,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4U。
12月11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其已消散。
12月7日,低气压在松巴岛附近生成,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2U。
12月13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其已消散。
12月21日上午9时,低气压在珊瑚海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6P。
12月21日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6U。
12月22日,低气压在科科斯群岛东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8S。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7U。
12月27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5S。
12月28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12月30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其已消散。
12月30日,低气压在圣诞岛东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4S。晚间8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8U。
1月4日,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其已消散。之后,其残余环流在西南印度洋海域发展为热带气旋迪克勒迪。
1月27日,低气压在约克半岛以东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4P。
1月28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重新给予其扰动编号96P。
1月29日晚间11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3U。
2月2日,低气压在瓦努阿图西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2P。晚间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6U。
2月4日上午8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斐济气象局接续发报。
2月6日,低气压在昆士兰州近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5P。
2月7日上午9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9U。
2月11日上午8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斐济气象局接续发报。
2月10日,低气压在昆士兰州北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7P。晚上9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0U。
3月4日,低气压在苏门答腊西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8S。
3月5日下午2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3U。
3月8日晚间6时,系统离开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责任范围,因此改由留尼汪气象部接续发报。
3月16日,低气压在圣诞岛东南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1S。
3月17日上午8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5U。
3月19日凌晨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6S。
3月21日清晨5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其发布最后一报。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之后,其残余低压被考特妮吞并。
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25U曾达到一级热带气旋强度。
4月13日,低气压在卡奔塔利亚湾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7P。晚上7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30U。
4月18日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31P。
4月22日晚间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4月23日凌晨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5月7日,低气压在新几内亚岛上空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3P。
5月9日上午10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33U。
5月11日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32P。
5月12日上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后警报。下午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5月9日,低气压在所罗门群岛附近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4P。
5月11日上午10时,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34U。
5月14日下午4时,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其发布最后警报。
风暴时间表

气旋季影响
以下表格显示了2024-2025年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气旋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风暴名称
如果一个热带气旋在南纬0-10度和东经90-125度之间形成,雅加达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使用下列列表中的名字为它命名。
Bakung(未用) | Cempaka(未用) | Dahila(未用) | Flamboyan(未用) | Kenanga(未用) |
Lili(未用) | Mangga(未用) | Seroja(未用) | Teratai(未用) | Anggur(未用) |
如果一个热带气旋在南纬0-约10度和东经约141-约160度之间形成,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它命名。在此区形成的热带气旋比较罕见,在2007年气旋季后此区一直没有热带气旋形成[6]。此区的热带气旋名字会在下列列表中随机使用.
Alu(未用) | Buri(未用) | Dodo(未用) | Emau(未用) | Fere(未用) |
Hibu(未用) | Ila(未用) | Kama(未用) | Lobu(未用) | Maila(未用) |
由2008–09年气旋季开始,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只会使用一个列表的名字为热带气旋命名。但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仍在珀斯、达尔文和布里斯班设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并监控在澳大利亚地区的热带气旋和为在雅加达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和莫尔兹比港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地区形成的热带气旋发出特别警告。橙色字体为下一个将会使用的名字。
Robyn | Sean | Taliah |
Vince |
Zelia | Alfred |
Bianca | Courtney | Dianne | Errol | Fina(未用) | Grant(未用)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