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马达加斯加抗议
Z世代抗議浪潮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东非时间2025年9月起,马达加斯加全国爆发连串示威,核心地点集中在首都塔那那利佛。起因是市内水电供应频繁中断,激起民怨。部分知名政客的寓所遭到攻击,抗议浪潮亦迅速扩散至其他城市[13]。
自9月25日以来,已有22人死亡,当中包括示威者和平民,死因涉及安全部队的武力回应,以及抢掠和社会混乱。主要城市的商业区及公共设施接连遭到抢掠和破坏。9月26日,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撤换能源部长,并于9月29日解散马达加斯加总理克里斯蒂安·恩蔡领导的政府[14][15]。到了10月6日,他改任命军方将领吕芬·扎菲桑博出任新总理[16]。然而,10月11日,马达加斯加武装部队中的CAPSAT部队发动政变,声言支持抗议者[17]。
Remove ads
背景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岸外的印度洋,一直被视为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估计,在2022年,全国3000万人口中有四分之三生活在贫穷线以下[18]。现任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自2009年该国爆发政治危机以来一直主导政局,他在202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但该次投票因反对派大规模杯葛而备受争议[19]。拉乔利纳亦被认为要为近年的经济困境负上主要责任[20][21]。
首都塔那那利佛经常出现大规模停电与停水,部分情况甚至持续12小时[22]。与此同时,政府却斥资兴建引人注目的工程,例如耗资1.52亿美元、长达13公里的塔那那利佛缆车。批评者质疑该项目脱离市民基本需要,但拉乔利纳则为工程辩护,并将外界的批评比拟为埃菲尔铁塔在兴建初期所遭遇的反对声音[23]。
此外,拉乔利纳总统同时持有法国国籍,他家族的显眼财富与特权更令其成为公众愤怒的焦点。他的女儿伊洛娜·拉乔利纳经常身穿名牌服饰亮相,而其子阿雷纳·拉乔利纳据报正在就读瑞士洛桑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该校学费高昂,对绝大多数马达加斯加人而言遥不可及[24]。在TikTok上,“GasyBaddhie”及“BasedMerina”等账号的短片广泛流传,猛烈批评他们的奢华生活,并将之与国际案例相提并论,例如前尼泊尔小姐、前卫生部长之女施林卡拉·卡提瓦达,她的豪华旅游和菁英身份同样曾引发群众反弹[25]。
Remove ads
起因
这场抗议既有远因,也因近期事件而被点燃。2025年9月15日,透明国际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安博希贾托伏协助发起一场名为“维护民主”(Democrasia Mainty)的小型集会[26]。
到了9月18日,政治人物克莱芒斯·拉哈里尼里纳与巴巴·法尼里·拉科托阿里索阿公开呼吁市民在阿诺西区的参议院前集会,抗议长期停电、缺水,以及公共事业机构存在的系统性贪腐[27]。他们的行动取名为“我们拒绝被践踏”(Tsy Manaiky Lembenana)与“受够了限电”(Leo Delestage)[28]。
不久后,一个名为“Z世代马达加斯加”(Gen Z Madagascar)的Facebook专页迅速崛起,成为运动的主要动员平台,仅五日便吸引超过10万名追随者[29]。该专页的标志取材自日本漫画《ONE PIECE》,将原本的草帽换成马达加斯加传统帽饰[18][22]。
时序
2025年9月24日,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与其代表团正在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并发表演说[30]。当日,首都地方政府以防止动乱为由,颁令禁止集会。不过,翌日(9月25日),抗议仍在首都塔那那利佛爆发,并蔓延至图阿马西纳、安齐拉贝、图利亚拉和安齐拉纳纳等城镇。当天清晨5时30分起,大批宪兵在首都部署,封锁多个区域[28][31],导致示威者无法抵达原定集会地点[32]。
数千名青年尝试在塔那那利佛的安博希贾托伏集会。该地在2009年曾被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称为“民主广场”,具备象征意义。不过,警方早已封锁所有出入口,阻止人群进入。示威者于是尝试从安察哈贝、法拉沃希特勒、阿诺西和安巴托纳康加等多个街区分路前往,但沿途均遇上警方重兵布防,并以催泪弹及橡胶子弹驱散。即使如此,市内仍爆发大规模游行,学生们高呼“Mitsangana ry Tanora”(一首民族动员歌曲)以及戏仿拉乔利纳2018年竞选歌曲的口号“Andry Rajoelina Masosopory”。现场不仅挥舞马达加斯加国旗,还出现印有日本漫画《One Piece》草帽海贼团的海贼旗[32]。
当地时间上午10时45分,上校托若·拉奥伊利琼指挥警方首次施放催泪弹,并在当天全日使用催泪弹与橡胶子弹[32]。示威者则筑起路障,焚烧轮胎与石块以抵抗。与拉乔利纳关系密切的三名政要住宅遭纵火,包括参议员拉拉蒂亚纳·拉科通德拉扎菲及国民议会议员奈沃·拉霍尔迪纳[33]。下午开始,塔那那利佛陆续出现抢掠行为,首先由阿诺西贝的火车站被焚毁引发,波及零售商铺、银行及家电店。暴徒还纵火焚烧酒店、银行,以及当地缆车系统的车站[32][34]。医院消息指,有5人因AK-47枪伤死亡,另有多人受伤[31]。首都以外,国营电力与供水公司Jirama的办公室亦遭袭击[32]。在安齐拉贝和图阿马西纳的集会同样演变为抢掠与破坏[28][35]。
警方调查发现,大部分抢掠者隶属于由菲迪领导的TMH组织,参与者主要来自安达瓦曼巴及阿诺西贝。不过,影片同时显示亦有一些不属于该组织的人趁乱抢掠家俱、冰柜及游戏设备。塔那那利佛警察总长安杰洛·拉沃洛纳里沃随后宣布,当晚7时至翌日清晨5时实施宵禁[32]。虽然部分抗议人群一度被驱散,但示威活动很快扩散至首都不同地区。国家警察总长让·赫伯特·安德里安塔希亚纳·拉科托马拉拉则警告,当局将“对任何图谋违法者采取严厉的预防措施”[13][19]。
Remove ads
在安齐拉贝,数百名示威者早上10时聚集于火车站,警方其后施放催泪气体驱散。至中午,当地陆续发生针对商业大楼的抢掠,但由于大部分警力已被调往首都塔那那利佛,现场警员不足以控制局面[36]。下午约4时,国会议员、同时是国民议会资深议员的让-雅克·拉贝尼里尼亚被宣布不治身亡。他来自反对派“Firaisankina”阵营,代表贝蒂奥基选区。他的座驾早前在一个由示威者设置的路障处遭卡车撞击,最终因伤重离世[37]。
当晚7时30分,正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撤换能源及碳氢化合物部长让-巴蒂斯特·奥利维耶,指他“未有履行职责”[38]。拉乔利纳同时强烈谴责抗议后蔓延的暴力行为,形容为“破坏稳定的行为”[39],并指控反对派政客借机图谋政变[40]。
在北部城市安齐拉纳纳,与警方的冲突导致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大学生,另有30人受伤[41]。
塔那那利佛的示威持续,一些参与者戴上彩色草帽作为标志[39]。拉乔利纳返国后,立即召集军警高层会议,下令军队和安全部队保护加油站、燃料库及商业设施[42]。
当日的抗议更明显以学生和中学生为主,在全国六个主要城市同步展开。学生群体抱怨生活艰苦,要求获得公平的学习环境,尤其强调希望能享有与领导人子女出国留学同等的机会。在塔那那利佛,安全部队在齐亚达纳的夏尔·戴高乐将军大道,一直推进至塔那那利佛大学安卡措校园,沿途动用AK-47自动步枪和催泪气体驱散群众。由于该大道一带设有马达加斯加最知名的私营医院之一——Mpitsabo Mikambanana 24/24,警方的武力行动引发进一步公愤[43]。
此外,当局在塔那那利佛、马哈赞加、图阿马西纳、安齐拉贝和图利亚拉宣布宵禁,时间由晚上7至8时起,至翌日凌晨4至5时结束[44]。
学生组织发出全国动员呼吁,除重申对频繁水电中断的不满外,还要求释放9月27日被捕的示威者[45]。当大批学生由塔那那利佛大学校园游行至安布希亚托伏区时,遭安全部队拦截,警方施放催泪气体企图驱散。部分示威者进一步提出要求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下台[46]。
随着抗议升温,拉乔利纳宣布解散克里斯蒂安·恩蔡领导的政府,并表示将在三日内任命新总理[14][15]。期间,国民议会议员安托万·拉杰里松被安全部队拘捕[46]。当局亦将首都的宵禁时间改为晚上8时至翌日凌晨4时[47]。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主席福尔克尔·蒂尔克指出,示威期间已造成22人死亡、100人受伤,死者既包括遭安全部队开枪击毙者,也包括在抢掠和帮派暴力中罹难者。不过,马达加斯加外交部否认这一统计[48]。
示威者呼吁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再度集会[49]。当日有数千人聚集在安布希亚托伏广场,其中不少人特意从外省赶来参与[50]。期间发生一宗插曲,参议院议长里夏尔·拉瓦卢马纳纳的座驾遭人拦截,他愤而下车,徒步追赶示威者[51]。当天下午,安布希亚托伏亦传出记者遭暴力对待的事件,包括门德里卡·拉扎芬德拉齐马及莱昂纳多·安德里安帕拉尼,两人据报遭GSIS部队殴打[52]。
抗议浪潮进一步扩散至其他城市及乡镇,其中包括距离首都约925公里的南部城市图利亚拉[2]。政府谴责示威者破坏公共设施,并指控他们鼓动政变[2]。反对派领袖里沃·拉科托瓦奥则表明,其政党及盟友拒绝加入由安德里·拉乔利纳领导的任何政府,并要求他下台[2][53]。
劳工工会亦开始投入示威,并有人呼吁发动总罢工。不过,10月1日的示威在警方控制下相对平和,暴力程度远低于前几日[54][55]。当日拉乔利纳在总统府会晤外国外交官,总统发言人洛瓦·拉诺罗马罗则称,示威者已大致散去,“并未出现具体领袖人物”[55]。与此同时,亲拉乔利纳的团体开始宣布将举办反示威[56]。
亲政府的反示威规模远小于预期,仅有数百人参加,与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的期望落差甚大。现场几乎没有人穿着印有他肖像的衣服[57]。
拉乔利纳提出愿意展开对话,但示威者表明,只要镇压仍在进行,他们将拒绝协商[59]。拉乔利纳则将这场抗议形容为政变[60]。
警方在镇压行动中动用了震撼弹、催泪气体及橡胶子弹[61]。
马达加斯加武装部队中的CAPSAT部队发动兵变,呼吁全军支持并保护示威者,并在几乎没有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控制首都塔那那利佛市中心[62]。
国营电台广播宣布,军方已接管政府。据悉,上校米夏埃尔·兰德里亚尼里纳宣布,除马达加斯加国会下院国民议会外,其余国家机构全部解散。此举紧随国民议会通过弹劾总统拉乔利纳之后发生,而拉乔利纳早前已逃离,声称是因为担心自身安全[65][66]。
反应
马达加斯加基督教理事会发表声明,呼吁各方停止暴力、抢掠及破坏行为,并强调“人民应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包括用电和饮水”[67]。非洲联盟主席马哈穆德·阿里·尤素夫则呼吁保持冷静和克制[68]。教宗良十四世则谴责一切暴力,并促请维护社会和谐、公义及公共利益[2]。
无国界记者于9月25日批评马达加斯加警方“对至少三名记者施暴”[69];国际特赦组织同日指控国家安全部门“滥用及非法动武”,并要求彻查有关死亡事件[70]。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对持续的暴力深感哀伤[71]。
截至10月13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对马达加斯加政局深表关注,强调必须尊重宪制和制度的延续,并支持非洲联盟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行动,同时警告不得利用青年作为政治或军事工具。
他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加沙和平协议峰会期间回应传媒提问时,对外界指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于周日登上法国军机前往留尼汪,并与家人转赴另一地点的报导表示:“我今天无法确认任何消息[72][73]。”
影响
9月26日,塔那那利佛市教育部门宣布,学校将停课至局势恢复稳定。事实上,早在9月25日,因催泪气体渗入校园,市内多所学校已提早关闭[74]。同日,随着驾驶者恐慌性抢购,市内加油站全面停业[75]。超市和大型零售店亦因担心遭抢掠,被迫关门数日,导致尿片、瓶装水等日用品出现短缺。零售业界估算,损失金额或高达数十亿阿里亚里[76]。当地报章《马达加斯加午报》警告,这些损失可能迫使企业大规模裁员[77]。
同时,塔那那利佛伊瓦图国际机场大量航班被取消,导致众多国际游客滞留[78]。法国航空亦宣布,自10月11日至13日暂停巴黎至塔那那利佛的航班服务[79]。
参见
注释
- 包括非示威者及被抢掠者杀害者。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