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7.62×39mm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7.62×39mm
Remove ads

7.62×39毫米步枪弹(俄语:7,62 мм патрон образца 1943 года罗马化7,62 mm patron obraztsa 1943 goda直译“1943年式7.62毫米弹药”)[注 1]是一款苏联步枪弹药。其为中间型威力枪弹,与北约标准7.62×51mm NATO全威力枪弹英语Fully powered cartridge相比威力较低。

事实速览 7.62×39mm, 类型 ...
Remove ads

历史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成功开发并列装史上首款突击步枪StG44及中等威力弹药7.92毫米短弹,其威力令苏联红军官兵大为震惊,并令苏联当局决心推动轻武器中等威力化的进程[1]。1943年,苏联武器人民委员部开始以缴获的7.92毫米短弹为蓝本开发中等威力弹药,同年决定采用,1944年起正式投产;战后因SKS卡宾枪RPD轻机枪的列装而成为苏军制式弹药,并因AK-47突击步枪的成功流行而被大规模投产,遂成为世上使用最广泛的弹药之一。1970年代步枪小口径化趋势方兴未艾,苏联军方为此换装5.45×39毫米口径的AK-74突击步枪,此弹亦因而被苏联军方局部汰除,但其仍因AK-47的普及程度而得以继续在世界各地流行至今。

性能

Thumb 7.62x39毫米弹药采用镀质被覆及大型低碳钢弹芯,于被覆与弹芯之间采用少量。其弹壳设计为微锥形,有助于使用廉价的钢来代替黄铜制造弹壳(微锥形弹壳设计可以减小抽壳阻力,对延展性不足的钢材尤为重要),可有效降低上弹及抛壳的故障率。

其弹道表现与.30-30相似,于50米处会先显著降低再提升,后座力较低,但弹头飞行速度较.30-30快和弹道较平直。

种类

M43

大型低碳钢芯,铜制(后来生产的基本都是覆铜钢被甲以降低成本)被甲,被甲与钢芯之间有一层很薄的铅套,方便嵌入膛线并且降低枪管磨损。

M67

铅芯,无钢芯,弹头长度较M43短。由南斯拉夫开发,目的是获得比M43更好的致伤效果和更加的精度。

BZ

穿甲燃烧弹(API),有一枚较大的尖头硬化钢芯,钢芯前部填充燃烧剂并有一截额外被甲保护。弹尖涂黑加红圈(东方阵营弹头色标,黑色表示有穿甲用硬化钢芯,红圈表示有燃烧效应)。用以射击轻防护目标(可击穿数毫米钢板),燃烧剂可以引燃易燃目标(比如车辆油箱),亦能指示弹道落点(燃烧剂点燃时会有闪光和一小团黄白色烟雾)。

T

曳光弹,较M43弹头略长,平底无尾锥,有一短小的尖头钢芯,节约下来的空间用以装配曳光管。弹尖涂绿色,用以指示修正弹道。

优缺点

Thumb
5种中间威力子弹/小口径子弹和北约步枪弹的比较(由左至右): .30卡宾枪弹、kurz短弹、M43短弹、M74小口径子弹、SS109小口径子弹、7.62毫米北约标准子弹

优点

小口径步枪弹成为新制式步枪子弹主流的同时,仍然有很多国家使用本型枪弹(M43)为制式步枪子弹,其中原因是本弹的设计比较同期前后的其他类似枪弹有优胜之处:

  1. 率先使用了大型低碳钢弹芯,重量较轻且有尾锥(方便弹头在降低到音速以下后仍能保持稳定),而致初速高出其他中间型威力枪弹(每秒六百米)甚多(可达每秒七百多米),故弹道较平直,精度和威力有保证。
  2. 钢芯替代部分铅芯后,保障了在较低初速下,仍然获得良好的贯穿作用(较纯铅芯)。在被甲、弹壳方面也基本采用覆铜钢与涂漆钢代替黄铜,而软钢比铅、铜便宜,使得枪弹造价低。
  3. 弹头能量衰减慢,可保持贯穿力,最大射程和最大杀伤距离较小口径步枪子弹远,在飞行过程中对于障碍物(草丛、灌木、薄板等)不像小口径枪弹那样敏感,在障碍物较多的作战环境下较为有利。即使AK-74服役多年,在俄罗斯和前苏联和华约成员国中,AKM和其仿制型仍然被前线部队少量保持在服役状态中。
  4. 对比同期的7.62毫米北约口径全威力枪弹英语Fully powered cartridge更适合作为步枪弹药,虽然7.62毫米北约子弹的威力及射程都比本弹大,但其后坐力在全自动射击时也过大,故不少北约国家的军队索性取消其自动步枪的全自动模式,而本弹在连射时的后坐力仍属可控,即使部分使用国的军队更新步枪,但继续以本弹为标准步枪弹药。
  5. 曾被多国军队采用为制式弹药,当中有不少国家仍未大量采用小口径弹药,并且有新型步枪继续兼容该弹。由于生产国家和厂家多,产量和库存量庞大,价格低廉。在美国,军队剩余版每整箱有750发,在2016年的零售价大约$200美元一整箱。

缺点

因为为迁就战时思维,尽可能使用和当时制式手枪和步枪子弹的相同口径,7.62×39mm弹仍然属于中口径步枪子弹,由于诸多原因,渐被小口径步枪弹代替:

  1. 为了满足较大口径下减低子弹的威力,所以只可以用减小弹壳、弹头的长度,故全弹的大小和重量,只比莫辛-纳甘步枪7.62×54mmR小了一半,比现代的AK-74突击步枪5.45×39mm弹重了逾一半。虽然有巨大的存货量,但假如重新生产的价格其较贵;较大的重量和体积,对于需要大量带备的射手来说,也是较大的负担。
  2. 弹头质量较7.62×54毫米弹小,而配用武器(主要是AK)的膛线缠距却仍为240mm,所以弹头被过度稳定(转速过高),不仅使弹头带有强烈的初始扰动(precession),在穿贯敌人身体时亦不易发生翻滚的现象,再加上采用厚实的钢被甲,所以通常只会简单地穿过身体(基本不翻滚也不解体),而停止作用(指使目标快速丧失战斗能力的效果)较差。
  3. 相比起小口径弹药,因口径较大、弹头质量较大,枪口动能不低,使得总体后座力也较大,加上配合使用的AK-47及类似步枪采用长行程活塞设计,导致连发时枪口上扬比较严重。
  4. 生产厂商虽多但质素参差,采用加工精度不高的软钢芯且装配精度较低,使得弹头同轴度差,影响精度。
  5. 因为初速较低,所以弹道曲率较大,虽然有效杀伤距离可观,但实际上对二百米外的目标,如果不准确调整瞄具便不易命中。
Remove ads

其他名称

  • 7.62mm 苏联
  • 7.62mm 华约
  • 7.62mm ComBloc
  • .30 俄罗斯短弹

用途

  • 军事使用
  • 警用
  • 狩猎:体型与白尾鹿相仿的中小型猎物

相关资讯

参考文献

外部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