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球基蘑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球基蘑菇(学名:Agaricus abruptibulbus),俗称突然的球根蘑菇(abruptly-bulbous agaricus)[2]或扁球蘑菇(flat-bulb mushroom)[3],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伞菌属。[4]这种真菌可供食用,稍具茴香,且菌肉在遭碰伤或切割后会变成黄色。其菌盖呈白色,部分染著黄色色调。其菌柄较长,且有一个球状的底部。[5]
Remove ads
分类
球基蘑菇最早是由美国真菌学家查尔斯·霍顿·佩克于1900年描述的,其学名为粗糙蘑菇(Agaricus abruptus)。[6]于1904年,佩克将其学名改为现名。佩克指出,因为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早前已将一个火菇属真菌命名为“粗糙火菇”,恐怕人们与混淆两者,故决定改名。[5]其学名中的“abruptibulbus”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球状底部”,指的是其球状的菌柄基部。[7]
部分美国真菌学家会使用其异名林生蘑菇(Agaricus silvicola)[8][9],而美国真菌学家史蒂夫·特鲁戴尔和约瑟夫·阿米拉蒂更于2009年指出:“‘球基蘑菇’一名原是取自其球状底部,但不同标本中的底部形状差异很大,因此这个学名已被大部分人抛弃。”[7]
描述
球基蘑菇的菌盖直径能达8厘米(3.1英寸),呈白色,呈凸面状,且有时候会有壳顶。在碰伤或切割后,其颜色会变成黄色。菌盖在与氢氧化钾接触后会变成黄色。[10]其菌柄高8–12厘米(3.1–4.7英寸),厚1–3厘米(0.39–1.2英寸),呈白色,底部有球根,且—有着一个大菌环。其菌褶呈灰色,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褐色。其子实层是自由下垂的。[11]其菌肉呈白色,在碰伤或切割后会变成黄色,并有着近似茴香的气味。其孢子印呈褐色或紫褐色。其担孢子的大小为6–8 x 4–5微米。[12]
生物累积镉
球基蘑菇能够生物累积有毒元素镉,即这种真菌吸收镉的速度比起释放快,所以其平均镉含量会比周边泥土的镉含量高。[14][15]此外,若在实验室中培养,这种真菌能够生物累积比自身多一倍的镉。[16]这种真菌的生物累积镉能力来自于一种低分子量的金属结合蛋白质。[17][18]
分布及生境
球基蘑菇广泛地分布于北美洲和欧洲,且美国[19][20]、加拿大[21]和德国[22]均有其出现的纪录。这种真菌主要依附着云杉生长,并且通常在夏末至深秋期间出现。[2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