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氯甲烷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氯甲烷(分子式:CH
2Cl
2)是低沸点无色液体,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2]。
Remove ads
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乙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可以任何比例互溶。相对密度1.3266(20/4°C)。熔点-95.1°C。沸点40°C。自燃点640°C。黏度(20°C)0.43mPa·s。折射率nD(20°C)1.4244。临界温度237°C,临界压力6.0795MPa。热解后产生HCl和痕量的光气。与水长期加热,生成甲醛和HCl。进一步氯化,可得CHCl3和CCl4。
工业制备
一般通过甲烷的氯化来合成。甲烷氯化得到包括四种氯甲烷在内的混合物,不过由于各自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通过普通的分馏技术来分离提纯。
用途
- 溶剂
溶剂是二氯甲烷的最主要用途。二氯甲烷具有广谱的溶解力、低沸点以及相对而言最低的毒性和相对而言最好的反应惰性,使其成为有机合成中使用频率位居第一的有机溶剂。作为溶剂其地位几乎跟无机盐化学中的水相当[3]。
- 有机合成原料
二氯甲烷因为立体电子效应而显惰性,通常不参与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参与反应。工业上曾经发生过残留二氯甲烷与叠氮化钠在N,N-二甲基甲酰胺里发生反应,生成二叠氮甲烷导致工厂爆炸的事故[3]。
- 降低咖啡因含量
将生咖啡豆以高压水蒸气处理后,调整含水量,再浸泡于二氯甲烷之中以将咖啡豆里面的咖啡因萃取出来。处理过后的咖啡豆再经高温烘豆可将二氯甲烷挥发,以制作出低咖啡因咖啡豆[4]。
危险性
二氯甲烷毒性较大,但中毒后苏醒较快,故也有用作麻醉剂。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主要通过呼吸或肠道吸收,迅速进入血液,代谢产生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成年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1.6-2.0g/kg[3]。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005。操作时应戴防毒面具,发现中毒后立即脱离现场,对症治疗。
被含有二氯甲烷的针头扎伤时应立刻就医。[5]
二氯甲烷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和使人体一氧化碳中毒。
平均户外二氯甲烷含量大多低于5μm/m3。但若在短期暴露在浓度高于1050mg/m3(300ppm)的二氯甲烷,会导致行为及反应缓慢,不会持续。[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