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DVD
光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数字多功能光盘(英语:Digital Versatile Disc,缩写:DVD)或数字通用光盘[1],是一种光盘存储媒体,通常用来播放标清(标准分辨率)的电影,高清音质的音乐与大容量存储资料用途。DVD与CD或蓝光光盘(Blu-ray Disc)的外观极为相似,直径有80mm、120mm规格等。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8年7月26日) |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Remove ads
历史
在1990年代早期,有两种高容量光盘标准正在研究阶段;一个是多媒体光盘(MMCD),支持者是飞利浦和索尼。另一个是超高密度光盘(Super High Density Disc),支持者是东芝、JVC、松下电器、日立、三菱电机、先锋、汤姆逊和时代华纳。IBM则出面希望合并两个标准,以免1980年代VHS和BETAMAX的标准之战又再出现。后来由于电脑界业者(包括微软、英特尔等厂商)坚持他们仅支持一种统一的规格,两大阵营于是将标准合并成为DVD,其于1995年完成开发,并于1996年11月1日在日本首次推出。
DVD原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的首字母缩略字,因初推出时大多厂商只针对视频方面的宣传及推出产品,而且当时的电脑产业对高容量的存储媒体没有太大需求。后因定位更改,于1995年规格正式确立时,重新定义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途光盘),但旧称的Digital Video Disc也有人继续沿用。现在一般都只以“DVD”作为其称呼。
虽然DVD的后继格式BD,已面世超过十年,其后的强化版本UHD BD比标准BD有更高清晰度,但DVD至今仍未被淘汰,仍是主力的一线录播影片媒体。而没有像上一世代的VCD和LD般,在DVD一面世便迅速被淘汰。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DVD推出初期,于原产国的欧美日本等地非常流行,当时在推出时电视广播从模拟电视开始向数字电视过渡,所以录影机和录像带减产,而DVD或VCD,又比LD或预录节目的录像带小巧和便宜得多。
而在DVD推出初期,欧美日本是用专用的DVD录影机录制数字电视节目,属于默认内装有专用刻录的数字视频录像机,即DVD+VR或DVD-VR格式。而不是像后来香港或中国大陆使用机顶盒的录进可拆式的硬盘或U盘内。
当时的数GB以上的高容量U盘还未推出,网上影片流即使有仍然不稳定或需要专用的设备,所以可以兼容预先有节目的正版DVD碟片,便有相当优先。这做成了既定的市场和庞大的产量。
而BD因为大屏幕的电脑和电视机在使用上的不便而未完全普及,而且BD要直接和在其面世前便在使用的高清电视竞争,使观众可能观看电视台播放相似质量的同一节目。
而BD推出时,数GB甚至十GB以上的高容量的U盘,以及网上高清影片流亦已普及,亦对BD构成新的竞争。以及DVD价格不高,而仍然拥有相当市场,也方便做一些电视台不重播或网络难有片源的旧节目,犹对早期由模拟电视或标清电视制作的节目来说,即使改用蓝光亦不一定会明显改善画面的感觉,所以是较适合的市贩媒体。
Remove ads
用途

和CD不同,DVD于一开始已设计为多用途光盘。原始的DVD规格共有五种子规格:
- DVD-ROM:用作存储数字资料或PlayStation 2游戏资料。
- DVD-Video:用作存储数字视频
- DVD-Audio:用作存储数字音频
- DVD-R:只可写入一次刻录碟片
- DVD-RAM:可重复写入刻录碟片

右:DVD-R的读取面
这些标准存储的内容虽然不同,目录和文件排列架构也不同,但除了DVD-RAM外,它们的基层结构是一样的。即是说,DVD-Video或DVD-Audio都只是DVD-ROM的应用特例,将DVD-Video或DVD-Audio放入电脑的DVD驱动器中都可看到里面的资料以文件的方式存储著(但未必能播放)。
由于DVD-RAM的一些缺点及兼容性不佳,另一批厂家成立DVD+RW联盟(DVD+RW Alliance),推出了兼容性较佳的可多次写入光盘DVD+RW和相关的单次写入光盘DVD+R标准。制定DVD标准的DVD论坛为了与DVD+RW联盟竞争,又推出可多次写入的DVD-RW,使用与CD-RW类似的技术,兼容普通DVD机。目前可写入DVD的标准仍然未统一,普遍的DVD刻录机都兼容双制式(DVD±RW/DVD±R)。亦有支持DVD-RW/DVD+RW/DVD-RAM三种规格的刻录机,称为“Super Multi”刻录机。
Remove ads
DVD驱动器
DVD容量规格
计算DVD的容量时,1GB 代表 1,000,000,000 bytes (10003 bytes),而不是惯用的 1GiB (1,073,741,824 bytes, 10243 bytes),详见文件大小转换。
DVD-5是DVD论坛定义的规格,为标称容量4.7GB的单面单层DVD片,而刻录实务上,以简便方便为记,多半以4480MB省略。
DVD-9的标称容量为8.5GB的单面双层DVD片,实际7.92GiB。
DVD-10的标称容量为9.4GB的双面单层DVD片,实际8.75GiB。
DVD-14的标称容量为13.2GB的单面单层+单面双层DVD片。 相较于其他四种容量的片子,较不广为人知及运用。
DVD-18的标称容量为17GB的双面双层DVD片,实际15.8GiB。


光盘种类与规格
Remove ads
DVD-Video格式
正常情况下,DVD影碟有以下2个目录:
- AUDIO_TS
- 预留给DVD-AUDIO的目录(有些DVD没有此目录)。
- VIDEO_TS
- 存储所有DVD-VIDEO(包括音频,视频,字幕等)所有数据的目录
注意:DVD-AUDIO是指只有AUDIO数据的DVD光盘,我们通常说的DVD影碟是指DVD-VIDEO碟。
一个标准的VIDEO-TS目录中包含有3种类型的文件 VOB、IFO、BUP
- VOB文件
- 视频目标文件(Video OBjects)
- VOB文件有视频、声音、字幕流组成。视频流是MPEG2格式,音频流是 Dolby Digital AC3或者LPCM、MPEG2、MP2、DTS等,AC3基本上是事实的标准,MPEG2多声道只在极少数2区碟上可以看到(比如In the line of fire,2区)。MP2只在非出版级DVD上有等。PCM是高质量无压缩数字音频,需要的空间太多,并不适合用于DVD电影光盘。AC3的比特速率介于192-448kbps之间,192kbps用于2声道,384-448kbps用于5.1声道。 字幕流由字幕图片文件(.sub文件)和字幕索引文件(.idx文件)组成,为影片提供字幕功能。一个.sub文档可同时包含多个语言的字幕,此外,在DVD中,字幕是以图片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即俗称的“硬字幕”。通常情况下,DVD中不会看到这两个文件,需要通过播放软件从VOB文件中进行分离。
- 一个VOB文件可以包含一个主要的视频流和几个多语言声道和字幕。最大视频比特速率是9.8Mbps,视频和音频比特速率的上限是10Mbps。一张DVD最多可以有9种语言声道和32种字幕。
- IFO文件
- InFOrmation
- IFO文件告诉DVD机播放信息:比如章节的开始时间,声道流在哪里,字幕在哪里。也就是说,VOB文件是影片本身,而对应的IFO文件把组成影片的各个片段有连接起来。这样DVD机才“懂”得如何播放。
- BUP文件;备份文件(BackUP)
- 和IFO文件完全相同,如果IFO文件出错的时候,DVD播放机也可以通过BUP来得到相应信息。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到IFO文件的重要性,所以还有相应的BUP备份文件。
一个实际的例子:
⒈VIDEO_TS.IFO/VIDEO_TS.BUP是第一个被播放的文件。就像程序安装光盘一样,第一个要找的就是AUTORUN文件,然后就可以自动执行。DVD机会先找到VIDEO_TS文件,然后再执行对应的操作。通常VIDEO_TS是著作权消息、FBI警告和杜比数字的介绍片段,有时包含菜单。(在我们的例子中,VIDEO_TS.IFO/VIDEO_TS.BUP就包含标题菜单,菜单的图像文件是"VIDEO_TS.VOB"。)
⒉VTS_01_0.IFO 前两个数字是标题数字。例如:VTS_01_*是标题1,VTS_02_*是标题二。最多可以有99个标题,每个标题最多可以有10个VOB文件。由于通常都有一个含有菜单资料的VTS_XX_0.VOB,因此每一个标题至少会有2个VOB文件。
Remove ads
DVD-Audio
DVD-Audio是DVD上的高保真音效格式,他允许多种声道的选项(从单声道到7.1声道)和各种不同的采样率(相对于CDDA的16-bits/44.1 kHz,最高可到24-bits/192 kHz)。相较于CD格式,DVD可容纳更长时间的音乐或更高质量的内容(在采样率和分辨率的提升,以及其容许多声道的内容) 。
DVD +/-
- DVD-R/RW
由DVD论坛(DVD Forum)制定。
- DVD+R/RW
由DVD+RW联盟(DVD+RW Alliance)制定,其宣称DVD+R/RW支持较多功能。[4]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