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英语:IPCC Third Assessment Report,简称TAR),标题为《2001年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2001)》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评估报告。 IPCC的声明(即TAR中的信息)经常被用作参考,作为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共识。TAR于2001年完成,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三份来自其3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WG I):科学基础、[1]第二工作组(WG II):影响、调适与脆弱性、[2]第三工作组(WG III):缓解措施及最后一篇,[3]综合报告。[4]TAR中的一些结论都提供其预测正确概率的定量估计,譬如说正确的概率大于66%。[5]所说的是“贝氏几率”,汇整所有可用证据而订立的专家评估。[6][7]

综合报告中提出的"可靠发现(Robust findings)"包括有:
- "观测显示地表正在变暖。就全球观点,20世纪90年代很可能是仪器测量地表温度中最温暖的十年。"[8]大气中人为(即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8]
-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观测到的变暖"有可能(likely)"(根据专家判断,概率大于66%)[5]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8]
- 依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预测,21世纪的变暖速度至少比过去10,000年所经历的速度更快。[8]
- "预测气候变化将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有利与不利的影响,但气候的变化幅度越大和变化速度越快时,不利影响就越会占主导地位。"[8]
- "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对于气候变化和其他压力的影响都具有脆弱性(正如最近观察到的区域气温变化所显现的),有些将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或损失。"[8]
- "温室气体减排(缓解)行动将可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压力。"[8]
- "调适行动将可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且通常可产生立竿见影的附带效益,但不可能阻止所有伤害。"[8]
Remove ads
IPCC的工作组
IPCC由联合国环境署 (UNEP) 及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 (WMO) 于1988年共同设立,目的在"评估与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影响及与影响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以及调适和缓解措施的可能选项。"[10]IPCC由三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s,WG) 和一个特遣队组成[1]:
- WG I:气候的科学面(参见IPCC TAR WG1 2001)。
- WG II:气候变化脆弱性、后果和应对选项(参见 IPCC TAR WG2 2001)。
- WG III:限制和缓解选项(参见IPCC TAR WG3 2001)。
- 特遣队:国家温室气体盘点清单计划[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一工作组涵盖的领域与1995年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 (SAR) 相同,但第二工作组和第三工作组涵盖的领域则与SAR的略有不同。
结论
第一工作组[11]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列:
- 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提供全球变暖与气候系统中其他变化的整体样貌(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约0.6°C、大气最低层的八公里于过去40年来的气温有所上升,以及全球积雪和冰的覆盖范围已经减少)
- 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持续进入大气,而改变气候。人为气溶胶寿命短暂,且大多数会产生负辐射强迫,而自然因素仅会产生微小的辐射强迫
- 科学家对使用气候模型预测未来气候的信心有所增强(需要复杂的物理基础模型来进行详细的反馈和区域特征估计。目前模型尚无法完全模拟气候的全部内涵(例如仍无法完全解释自1979年以来观察到的地表-对流层间温度差异的趋势),同时云与辐射及气溶胶间的相互作用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存在。尽管如此,由于模型已在一系列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证明其性能,科学家对模型能提供有用的预测信心增强。[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6-01.。)
- 有新的、更有力的证据显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变暖,大部分可归因于人类活动
- 人类将在整个21世纪中持续改变大气中的成分
- 根据所有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所列的情景,全球平均气温和海平面仍会继续上升。
TAR估计的气候敏感度为1.5至4.5°C。而预计于1990年至2100年期间,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至5.8°C,同期海平面将上升0.1至0.9米。预测的范围广泛,是基于不同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假设而得的不同结果(参见以下预测一节的叙述)。
TAR综合报告包括主要发现和不确定性的摘要。[12]TAR的"可靠发现"包括:[12]
- 观测到的地表变暖、人类活动导致的变暖归因、预计未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以及热浪频率增加。
- 变暖将产生有利与不利的影响,但对于更强的变暖,不利影响将占主导地位。
- 发展中国家和穷人有最高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TAR中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包括:[12]
预测
TAR中使用预测作为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指南,例如全球平均气温和海平面的变化。[13]在本评估报告中,"预测"一词较"预言"更会受到采用,[14]原因为许多与气候相关的变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15]例如气候变化预测会因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而受影响。[16]
TAR根据将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来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17]其他预测则根据IPCC设定的情景来制作。[13]IPCC于2000年[18]发布有40种不同的情景[19](参见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情景)),其中包含对未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变化作估计。SRES情景预测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可能的广泛变化,[19]因情景不同而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会不同。[20]IPCC尚未为此40个SRES情景分配发生的概率。[20]一些报告撰写者[21][22]认为某些SRES情景比其他情景更有可能发生。
科学观点
IPCC提出的科学共识得到科学界的支持。[23]例如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加勒比地区、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爱尔兰、意大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瑞典和英国的科学院于2001年5月发表联合声明,指出:"我们承认IPCC是世界上有关气候变化及其成因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并且我们支持其达成共识的方法。"[23]
美国联邦政府行政部门于2001年要求美国国家学院研究委员会(US NRC,2001)[24]对气候变化科学进行评估。研究委员会[25]的部分评估着眼于TAR第一工作组 (WG I) 编写的报告。第一工作组对第三次评估报告的贡献在于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物理科学部分。研究委员会[25]总体上与第一工作组报告的调查结果意见一致,例如其[26]指出"IPCC的结论是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导致的结果,准确反映科学界目前对此问题的看法。"
研究委员会[27] 强调政府需要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科学具有的不确定性。研究委员会[27]引用的例子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低于或高于TAR的预测。研究委员会[27]还指出:
美国科学家能提供最有价值的贡献是不断质疑基本假设和结论,促进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及科学能取得可靠结论的领域之中,进行清晰和仔细的评估和陈述,并努力改善预测未来的能力。
Remove ads
接受度
总结
视角
16个国家的科学院(澳洲科学院、比利时皇家弗拉芒科学与艺术学院、巴西科学院、加拿大皇家学会、加勒比科学院(Caribbean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德国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印尼科学院(Indonesian Academy of Sciences)、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马来西亚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 Malaysia)、新西兰皇家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于2001年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8]此联合声明也以社论形式在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称"我们支持[TAR]的结论,即至少有90%几率确定气温将继续上升,预计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在2100年将比1900年的水平上升1.4至5.8°C"。[29]TAR还获得加拿大气候与大气科学基金会、[30]加拿气象与海洋学会、[31]和欧洲地球科学联盟[32]的认可(参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Endorsements and awards)。
美国国家学院研究委员会于2001年[33]编写一份报告,评估第一工作组对TAR的贡献。研究委员会[34]"总体上赞同"WG I的评估,并将整篇WG I报告描述为"气候科学研究工作中令人钦佩的总结"。[35]
IPCC报告撰写者之一理查·林岑给予TAR一些批评。[36]林岑在他的批评中指出WG I提出的政策制定者摘要 (SPM) 没有忠实将完整的WG I报告作总结。 [36]例如SPM低估与气候模型相关的不确定性。[36]TAR WG I联合主席约翰·豪顿[37]对林岑的批评予以回应,[38]强调SPM得到世界许多政府代表的同意,对SPM做任何改变都必须取得科学证据的支持。[38]
IPCC报告撰写者之一凯文·泉伯也对WG I撰写的SPM发表评论。[39]泉伯表示一些国家政府代表团在起草WG I SPM期间试图"钝化,甚至可能是混淆报告中的信息"。[39]然而泉伯的结论是SPM是个"相当平衡的总结"。[39]
研究委员会报告[40]的结论是WG I SPM和技术摘要与完整的WG I报告内容"一致"。研究委员会报告[35]指出:
...技术摘要充分将完整的[WG I]报告作总结。整篇的WG I报告及其技术摘要并非专门针对政策制作。决策者摘要传达较少不确定性信息,而是更加强调与人为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领域。这种强调重点的变化似乎是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就这份报告进行总结过程的结果。但美国协调撰写者与主要科学撰写者写给委员会的书面回复指出,(a) 未经召集主要撰写者(此群体仅占主要撰写者和一般撰写者的一小部分)同意,不得进行任何更改;(b) 实际发生变化中的大多数均未造成重大影响。
Remove ads
有少数气候科学家[41][42]对于IPCC工作的某些方面不表同意。其中最著名的该是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教授理查·林岑。[41]
英国国会上议院经济事务专责委员会(EAC,2005)[43]的一份报告中包含有对IPCC报告的批评,包括TAR中使用的"SRES"温室气体排放情景。[44]经济事务专门委员会负责对政府立法进行审查和投票。所提出的批评之一[45]是第二工作组政策制定者摘要与完整报告中的声明之间有明显差异:"IPCC政策制定者摘要表示经济研究将损害低估,而完整报告中则说损害情况尚不清楚。"
英国政府[46]对EAC (2005) 报告做出回应,[43]承认WG II SPM与EAC (2005)[47]提到的完整WG II报告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仍支持IPCC的工作。英国政府对EAC (2005) 为TAR提出的其他一些批评予以反驳。[48]



第三次评估报告(TAR) 中特别显示[50]一张有标题"北半球千年气温重建"的图形,这张图系根据麦可·E·曼、雷蒙·S·布莱德勒与马尔科姆·K·休斯(Malcolm K. Hughes) 于1999年发表的论文 (MBH99)中的图形(称为"曲棍球棒形状图")。此图被用来扩展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Figure 3.20的类似图形,与第一次评估报告中缺乏温度单位的示意图不同,描绘过去1,000年扩大的全球温度变化,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的气温高于20世纪中叶的现象。此示意图并非根据实际全球数据制作,而是根据英格兰中部的气温变动制成(英格兰中世纪葡萄园的文献显示温度有所升高)。中世纪温暖时期的气温即使有增长,其最高气温也没达到2007年英格兰中部记录的温度。[49]MBH99的发现经研究人员Jones等人(1998年)、研究人员Pollack, Huang & Shen(1998年)、研究人员Crowley & Lowery(2000年)及研究人员Briffa (2000年)使用不同的资料与方法重建,而予以引述及支持。Jones等人和Briffa的重建图与IPCC报告中图2.21中引用的MBH99重建图有重叠情况。[51]
这些研究被广泛提出,显示当前的变暖期与1000年至1900年间的气温相比属于异常,且根据MBH99而制作的图表也在宣传中出现。即使在撰写草案期间,此一发现也受到反对者的质疑。
2003年,随着反对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游说力度加大,小布希总统设法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建议的气候重建内容删除,和美国联邦参议员吉姆·殷荷菲于参议院演讲中声称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是个骗局,这两件事均由所谓的Soon和Baliunas争议事件所引起。[52]后来在2003年,Steve McIntyre和Ross McKitrick共同发表文章,驳斥MBH98报告中提出的数据,但他们的论点遭到反驳。 在2004年,德国气候科学家Hans von Storch表示MBH98论文中统计技术把自然变率的作用低估,但他错误指出就因此而整体图表会失真。[53][54]在2005年,Steve McIntyre和Ross McKitrick对MBH98论文和MBH99论文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出批评,但有Huybers(2005年)(Huybers 2005 )和Wahl & Ammann(2007年)(Wahl & Ammann 2007)两篇报告指出Steve McIntyre和Ross McKitrick所犯的错误。 美国国家学院于2006年所提的诺斯报告支持MBH98/NBH99的论点,但加注有小的应注意事项。[55]由美国统计学家爱德华·韦格曼撰写的韦格曼报告支持Steve McIntyre和Ross McKitrick的研究结果,但随后遭到质疑。反对MBH报告的论点(这些论点后被称为气候门)被再度引入,但遭到8项独立调查结果驳回。
2005年6月23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乔·巴顿与众议员与监督和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埃德·惠特菲尔德联名发函,要求提供气候研究的完整记录以及有关撰写者麦可·E·曼、布莱德勒和休斯的个人财务和职业信息。[56]美国国家科学院提供的报告认为研究报告存在一些统计失误,但对图形影响不大,图形总体上属于正确。麦可·E·曼、布莱德勒和休斯在2006年写给《自然》杂志的一封信中指出,他们的原始文章表示"需要更广泛的高分辨率数据才能得到置信度更高的结论",而不确定性是他们"研究报告的重点" 。[57]
Remove ads
科学研究的一个例子是一项关于预测海平面上升的研究,表明IPCC之前提出的估计远非夸大危机及风险,而实际上是有低估现象。当研究人员的分析"应用于IPCC概述的可能情景时,发现2100年海平面将比1990年的水平高出0.5–1.4米[50–140厘米]。这些数值远大于IPCC在其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9-88厘米"。这可能部分归因于人类对气候有更为扩大的认识。[58][59]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服务的格雷格·霍兰(Greg Holland))在回顾詹姆斯·韩森提出较激进海平面上升数字后指出:"毫无疑问的,IPCC提出的海平面上升数字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所以实际数字应该是"介于IPCC和韩森提出的数字之间。”[60]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