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2号潜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2号潜艇(英文: HMS M2),所属英国,是皇家海军在一战末期建造的4艘M级潜艇之一,且她为该级二号舰。1918年10月下水。1927年被改造成航空潜舰。1932年1月演习时,与商船相撞后沉没。
Remove ads
幻想造物
英国开发出伪装商船的舰艇偷袭U艇的战术,由于战术的成功,海军部认为“当潜艇在水面上时,就要以火力将其击败”,便催生出M级的构思。用途类似巡洋潜艇。作为其构思的舰船,配备当然要符合海军部的期待,于是在舰艏装备一门阿姆斯特朗305毫米/40舰炮Mark IX,炮源自可畏级战列舰。因为舰炮口径之巨大,成为本级的特色[1]。
功能转换

M2于维克斯的巴罗发内斯造船厂建造,1916年7月12日开工,1918年10月19日下水,1920年2月14日服役。由于其主炮与舰体长度,常作为浅水重炮舰,或巡洋潜舰使用。然而,随着海军条约的签订,还有旗舰的意外事故,让本级舰船存留,成为一大问题。最后,以“拆除舰炮”作为此问题的答复。1925年,M2的主炮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机库、吊臂,并配备一架帕纳尔佩托N255型水上飞机。是的,M2被改造成“航空潜舰”。改造持续至1927年。1928年增加弹射器,如此,飞机就不必在水面起飞了。因为她能发射飞机,于是常担任侦察一职[2][3]。
意外结局
1932年1月26日,从基地波特兰岛离开,前往多塞特郡西湾。10:11分,舰长发电报给缇坦妮雅号潜艇母舰,内容是:“我将于10:30开始下潜。” 11:15左右,一艘来自泰恩河畔新堡的沿海贸易船泰恩赛德号(Tynesider)路过此处,船长看见M2的船尾正快速下潜。抵达目的地后,他与港务人员稍微提一下,但没放在心上[4]。
几天过后,M2迟迟未归港,就派搜救人员去找。在离港后第8天,也就是2月3日找到残骸,舰员无一生还。随后开始打捞工作,由英国工程师欧内斯特·考克斯主导,他曾参与沉没的德国战舰的打捞作业。经历近一年的打捞,终于将其抬至水上6米,随后开始探勘;因为机库门很轻易地就打开了,认定是机库门渗水,造成意外的发生。结论出来后,探勘结束,一阵烈风将她吹回原处[5][6]。
对于为何会失事,提出了两种解释。第一,由于机组人员尝试突破飞机起飞速度,所以在甲板仍然水下的时候打开了机库门,由此水才会从机库渗入。第二,机库进水是由于船尾水平舵失灵造成的。高压储气罐用于将潜艇带到水面,但为了节省储气罐,会接着从外部吹入空气来清除水箱中的水。这可能需要长达15分钟才能完成。因此,本舰弹射飞机的程序是:使用水平舵将船停在水面,同时机库门打开,飞机起飞。这能解释贸易船船长所观察的景象,船尾之所以快速下沉,是因为船尾水平舵的故障,且机库门尚未关上,最终水从机库涌入。
后续发展
M2现今的所在地是位于50°34.6′N 2°33.93′W的海床,水下30米,是一个潜水的好地方。顺带一提,该地为保护处。
此外,由于M2的沉没,使得英国海军放弃航空潜艇;反之,某个东方国家看见了潜艇配飞机的潜力,并建造出一艘又一艘的“航空潜舰”[7]。
关联项目
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