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L型蒸汽机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铁路PL型蒸汽机车,泛指轮式2-6-2形式(Prairie型,又称“平原型”)之蒸汽机车,依其前身不同可区分为几种车款。

形式名称变迁

中华民国交通部于1947年依照华氏轮式,制订以注音符号为蒸汽机车命名规则,但因局势并未全国统一适用此一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道部于1951年参酌交通部命名规则,以注音符号为蒸汽机车命名。其中2-6-2轴式机车定名为“ㄆㄌ型”(PL型),名称取自“Prairie”或满铁命名方式“プレ型”(Pure)。1959年改用汉语拼音命名,并沿用至今。

PL型之车号范围

Thumb
中国铁道博物馆保存的PL3-51号蒸汽机车
更多信息 车号范围, 车型 ...

[1]

PL1型

概要

PL1型蒸汽机车之前身为南满州铁道Purei(プレイ)型 [2] ,于1908年南满州铁道修改轨距为标准轨时 [3] ,向美国ALCO公司Richmond工厂所订制之35辆机车 [4] (一说为34辆[5]) ,主要作为调度用。 原编为“D型”,1920年改称为Pure(プレ)型(车号200-233),后来改称Purei(プレイ)型。

性能诸元

  • 车轴配置:2-6-2(1C)
  • 饱和过热别:饱和式
  • 动轮直径:1,270 毫米
  • 汽缸(直径x行程):483 毫米 x 610 毫米
  • 锅炉使用压力:12.7kg/cm²
  • 火床面积:2.04m²
  • 全传热面积:158.23m²
  • 烟管长:3327 毫米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102.97t
    • 机车:62.69t
    • 煤水车:40.28t
      • 煤:6.1t
      • 水:15.14 m³
  • 黏着重量(动轮上重量):49.89t
  • 全长:16,002 毫米
  • 功率: PS
  • 牵引力:

[5]

保存车辆

PL1-220(沈阳铁路陈列馆

PL2型

概要

Thumb
PL2型248号蒸汽机车

PL2型蒸汽机车之前身为南满州铁道Pureni(プレニ)型[2]。 满铁Pureni(プレニ)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制造,是针对大连港码头线铁路调车使用设计之车型。大连港码头线最小曲度半径只有 75 米,为了强化曲线通过性能,故动轮固定轴距相当短,只有 2940 毫米。外观上亦与以往美国风格不同,而将汽包与沙箱结合包覆于同一突出结构置于锅炉之上,类似于日本国铁C55型日语国鉄C55形蒸気機関車之设计。而且为了调车倒车行驶向后瞭望,煤水车两侧、后端之高度均有降低。

日本车辆于1935年制造6辆Pureni(プレニ)型,专门用于大连港码头线铁路,之后由日本车辆、大连机械继续制造相当数量,推测总数超过20辆 [6]

性能诸元

  • 车轴配置:2-6-2(1C)
  • 饱和过热别:过热式
  • 动轮直径:1,370 毫米
  • 汽缸(直径x行程):500 毫米 x 710 毫米
  • 锅炉使用压力:13.0kg/cm²
  • 火床面积:3.69m²
  • 全传热面积:199.00m²
  • 烟管长: 毫米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122.65t
    • 机车:76.15t
    • 煤水车:46.5t
      • 煤:6.0t
      • 水:18.0 m³
  • 黏着重量(动轮上重量):54.75t
  • 全长:18,226 毫米
  • 功率:
    • 图式功率:1,312 PS
    • 轮周功率:1,100 PS (809kw)
  • 汽缸牵引力:14,250kg

保存车辆

PL2-248:日本茨城县筑波未来市喜乐山公园 (茨城県つくばみらい市きらくやまふれあいの丘公园) [7]

PL51型

概要

Thumb
中国铁路PL51型蒸汽机车(原日本国铁C12型)援助越南后改称为131型机车

PL51型蒸汽机车之前身为日本国铁C12型日语国鉄C12形蒸気機関車

1930年代日本铁路主要干线均已完成,开始兴建低运量之地方型支线铁路。但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为了节省兴建成本,大多以低规格之简易线标准兴建。此类路线需要一种轴重低、操作成本低廉之小型蒸汽机车,因而开发C12型蒸汽机车。

日本国铁于1932年至1940年及1947年间共订制了282辆C12型,分别由川崎车辆(56辆)、汽车制造(44辆)、日立制作所(55辆)、日本车辆(110辆)、三菱重工(17辆)制造。此外,日本外地之桦太(库页岛) [8] 、台湾 [9] 及一些地方型私有铁路亦订制C12型蒸汽机车。由于日本政府于二次大战期间将部分地方型私有铁路国有化日语戦時買収私鉄,有11辆私有铁路之C12被编入日本国铁。

中国的C12型

华北交通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于1398年至1939年征调60辆C12型蒸汽机车(车号:C12-101~C12-160),将轨距由 1067 毫米改造为 1000 毫米后送往中国,用于华北交通正太铁路,称为PureA(プレA)型(车号:501~560)。1939年日本将正太铁路修改为标准轨距后,PureA(プレA)型则移转至南同蒲铁路(太原-风陵渡)继续使用(北同蒲铁路于1940年修改为标准轨距)。

战后,PureA(プレA)型改称为ㄆㄌ51型(PL51型),继续使用至1956年南同蒲铁路修改为标准轨距时停用。中国政府将剩余的PL51型蒸汽机车援助越南,越南政府将PL51型改称为131型(代表轴式1-3-1)。

海南岛

日本窒素于1941年向日本车辆订制2辆C12型,用于海南兴业石碌铁矿的专用铁道,战后为石碌铁矿国民政府接收。

征用情形

  • 征用时间及车号
更多信息 征用期间, 征用数量 ...
  • 征用车辆履历
更多信息 制造年, 车号 ...

诸元

  • 车轴配置:2-6-2(1C1)
  • 饱和过热别:过热式
  • 动轮直径:1,400 毫米
  • 汽缸(直径x行程):400 毫米 x 610 毫米
  • 锅炉使用压力:14.0kg/cm²
  • 火床面积:1.30m²
  • 全传热面积:73.3m²
  • 烟管长:3200 毫米
  • 总重:50.05t
    • 机车:59.82t
      • 煤柜容量:1.5 t
      • 水柜容量:5.5 m³
  • 全长:11,350 毫米
  • 功率:505 PS
  • 牵引力:

备注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