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D-33涡轮扇发动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D-33涡轮扇发动机(俄文:ОДК-Климов RD-33)是俄罗斯(原苏联时期)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现隶属于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于1968年研发的双轴低旁通比带后燃器涡轮扇发动机,为轻型战斗机动力系统的代表作,主要配备于MiG-29战斗机及JF-17“枭龙”战斗机。该引擎由设计局首席工程师S. P.伊佐托夫(S. P. Izotov)领导的OKB-117团队开发,标志着俄罗斯战机动力从MiG-21、MiG-23等机型使用的涡轮喷射发动机,转向效法1960年代西方如F-111与F-4K等机型采用的后燃涡轮扇技术,以提升燃油效率与推力性能。
RD-33为克里莫夫公司首款推力级别达8,000至9,000千克力(78至88千牛顿;18,000至20,000磅力)的后燃涡轮扇发动机,采用模组化双轴设计,便于单独更换损坏部件。其结构包含4级低压扇叶和9级高压压缩段,搭配镍合金环状燃烧室及单级高、低压涡轮,涡轮前温度达1,412°C(2,574°F),最大后燃推力为81.3千牛顿(18,300磅力),推重比为7.9:1。1981年量产后,持续衍生改良型号,包括外销至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生产的JF-17“枭龙”所使用的RD-93衍生型,以及后期开发的RD-33MK。后者透过全权数码式控制系统解决早期型号燃烧不全产生黑烟的问题,并将最大后燃推力增至88千牛顿(20,000磅),使用寿命延长至4,000小时。
除MiG-29系列外,RD-33系列亦应用于MiG-35、JF-17“枭龙”等机型,并曾推出无后燃器版本RD-33NB供Il-102攻击机使用。2010年代后,俄罗斯进一步开发RD-93MA改进型,将最大后燃推力提升至91.2千牛顿(约9.3吨),计划用于“枭龙”后续批次或潜在的轻型隐身战机方案。截至2020年代,RD-33系列仍是俄制中推发动机的代表作,广泛服役于多国空军。
Remove ads
生产次型
- RD-33
RD-33是第一种量产型发动机,使用于MiG-29和MiG-29UB双座教练型上。第一具于1976年开始出厂递交飞机公司。第一代RD-33的翻修间隔(Time Between Overhaul,TBO)为300小时,第二代之后提高至1600小时,第三代将可以达到2000小时。
- RD-33 series 2
提升发动机整体寿命至1,400小时的改良型。
- RD-33 series 3
1999年量产,发动机整体寿命提升至2,000小时,可用于旧型Mig-29替换,或是MiG-29M与MiG-29SMT的选配型号。
- RD-33NB
RD-33的无后燃器版本,Il-102攻击机配备。
- RD-33K
RD-33改良型,提升涡轮前的燃烧温度,同时也提高推力输出。使用在MiG-29K与MiG-29M上。
- RD-33MK
2001年后克里莫夫为MiG-29K与MiG-29KUB战斗机开发的新衍生型,由RD-33K改良,MIG-35战斗机也采用此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的技术突破为采用全权数位式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近代材料科技,大幅改善了RD-33系列以往的燃烧不全产生的黑烟问题;在近似的发动机尺寸上(长4.229米、直径1.040米)RD-33MK净重增加到1145公斤,压缩比增加至24,进气流量为每秒82公斤,最大军用推力5,400公斤,后燃推力则增加到88仟牛顿(2万磅、9080公斤,推重比7.9),发动机寿命提高到4,000小时。
- SMR-95(RD-33N)
俄罗斯共和国为南非法制幻象战机系列提供的改良方案,克里莫夫将RD-33修改供幻象F1战斗机与印度豹战斗机使用。SMR-95与RD-33外观最大差别为发动机齿轮箱挪动至发动机下方、发动机尾管延长,更换此型引擎的幻象机性能均有显著提升,最后在后勤谈判落差与南非经费不足等困境下计划案终结。
- RD-93
外销至中国与巴基斯坦,使用于枭龙战机上,后燃推力增加至98仟牛顿。推力的增加使RD-93的使用寿命从RD-33的4000小时降低到2200小时。[1]
- RD-133
采用向量喷嘴的RD-33改良型,发动机主体仍旧相通。使用于MiG-35上。
Remove ads
采用的飞机
性能(RD-33)
- 类型:双轴低涵道比]]带加力涡轮扇发动机
- 全长:4,250毫米(167.3吋)
- 直径:1,040毫米(40.9吋)
- 净重:1,055公斤(2,325磅)
- 最大直径: 1米
- 压缩器:双轴式压缩器,4级扇叶和9个压缩段
- 旁通比:0.49:1
- 燃烧段: 环状燃烧室
- 涡轮段: 1级低压/1级高压
- 压缩段: 4级低压/9级高压
- 压缩比: 21
- 旁通比: 0.49
- 质流量: 76公斤/秒
- 推力:
- 军用推力:5,098公斤(50.0 kN, 11,230磅)
- 最大后燃推力:8,300公斤(81.3 kN, 18,285磅)
- 总压缩比:20:1
- 涡前温度:1,407 °C (2,565 °F)
- 燃料消耗:
- 军用推力:78.6 kg kg/(kN·h) (0.77 lb/(lbf·h))
- 最大后燃推力:209.2 kg/(kN·h) (2.05 lb/(lbf·h))
- 推力重量比:77.1 N/kg (7.9:1)
- 反应时间:从空转到最大后燃推力共需4秒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