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HC014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HC014病毒(RsSHC014)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的一个病毒株,在中国云南的中华菊头蝠中发现,于2013年发表。此病毒株与造成2003年SARS事件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关系接近,全基因组核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5%[2]。2015年,有研究人员制造表现SHC014病毒刺突蛋白的SARS重组病毒,意外发现此重组病毒可感染人类细胞与实验小鼠,显示自然界中的许多蝙蝠SARSr-CoV病毒可能已跨越物种障碍,而有感染人类的潜力,此研究也造成了质疑其风险过高的争议。
Remove ads
发现
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于中国云南昆明采集中华菊头蝠的肠道与粪便样本,分析后发现其中除Rs672、Rf1与HKU3等数种已知的病毒株外,还有两个新病毒株,即为SHC014病毒与Rs3367病毒[注 1],两种病毒的基因组大小均为29787nt,全基因组序列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相似度均为95%,刺突蛋白中与宿主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氨基酸序列分别为85%与96%,皆高于当时已知的其他SARSr-CoV病毒株[2],且两者的RBD均不具有常见于其他蝙蝠SARSr-CoV、分别长5和12个氨基酸的两段序列缺失,不过基因组中对SARS跨物种传播相当重要的ORF8,SHC014病毒及Rs3367病毒与SARS病毒在此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分别只有32.2%与33%[3]。
Remove ads
重组病毒争议
SARS-CoV病毒的RBD中,与宿主受体ACE2直接接触的氨基酸共有14个[注 2],其中有5个为辨识宿主物种所需[注 3]。这14个位点中,WIV1病毒共有3个与SARS-CoV病毒不同,但仍能以ACE2为受体感染人类细胞,假性病毒实验(pseudotyping)结果显示这3个位点的差异并不影响病毒的感染;相较之下SHC014病毒在14个位点中有7个与SARS-CoV的不同,虽然假性病毒实验结果显示此差异足以影响病毒与ACE2的结合,使其难以感染细胞,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拉尔夫·S·巴里克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合作,制作含有SHC014刺突蛋白、且已适应小鼠体内环境的SARS-CoV重组病毒(SHC014-MA15)后,却发现此重组病毒可感染人类细胞与小鼠[注 4],且用以治疗SARS感染的单克隆抗体与疫苗均对此感染无效。研究人员进一步尝试以SHC014感染人类细胞与小鼠,发现其虽有一定复制能力,但毒力比SARS-CoV低许多,这一系列重组病毒的实验结果显示自然界中的许多蝙蝠SARSr病毒刺突蛋白可能可与人类细胞的受体结合,因此具有跨物种感染人类的能力,虽然这些病毒可能仍需要其他基因的变异以适应人类宿主,惟其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类的几率,可能比原先认为的还高上许多[4]。
此研究结果发表后,有科学家质疑其风险过高,因为实验中制造了可感染人类的重组病毒,若不慎溢出则后果不堪设想,而研究本身所提供的资讯有限,批评者并指出2014年10月(研究发表前数月)美国政府即公告禁止联邦政府资助将SARS、MERS或流感病毒毒力与传播能力提升或扩大宿主物种范围的研究。论文作者与部分科学家则认为此研究结果揭示许多过去不被认为是重大风险的蝙蝠病毒已经跨越物种障碍,因此具有相当价值,病毒外泄的风险则过于夸大[5][6][7]。
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初期,有网络谣言指造成疫情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可能是自实验室泄漏,其中有指SARS-CoV-2为衍生自SHC014-MA15重组病毒者,但两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差异甚大,没有证据显示两者有关连[8]。
Remove ads
演化树
截至2021年1月[update],SARS-CoV与相关病毒株的系统发生树:
| ||||||||||||||||||||||||||||||||||||||||||||||||||||||||||||||||
SARS-CoV-2 79 % | ||||||||||||||||||||||||||||||||||||||||||||||||||||||||||||||||
蝙蝠病毒
果子狸病毒
人类病毒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