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孝仪纯皇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孝儀純皇后
Remove ads

孝仪纯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ᠶᠣᠩᠰᠣᠩᡤᠣ
ᠶᠣᠩᡴᡳᠶᠠᠩᡤ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转写hiyoošungga yongsonggo yongkiyangga hūwangheo;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姓魏,姓氏满化为魏佳氏[1]。内管领魏清泰之女,乾隆帝妃嫔之一,嘉庆帝生母。本为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逝世前抬旗满洲镶黄旗

事实速览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姓 ...
Remove ads

早期生平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日出生,生母杨佳氏和祖母曾担任过雍正元年立后封妃时宣册的女官,清朝的确有内管领福晋担任册封妃嫔、皇子福晋女官的实例。乾隆年间魏氏通过内务府选秀而入宫,入宫时间位份及待遇不明,仅知在乾隆十年十九岁时已经封为魏贵人

乾隆帝御制诗《孝贤皇后陵酹酒》其中一句的“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乾隆帝自注:令懿皇贵妃皇后所教养者今并附地宫。)推测魏佳氏有可能曾是皇后身边学规矩女子,由内务府选秀入宫后,即被送到孝贤皇后位下学规矩,称为“学规矩女子”[注 2],但暂时未见有确实证据。

乾隆十年(1745年) 正月二十三日,魏贵人诏封为令嫔,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墨尔根),意为“聪明的,睿智的”。同年十一月十七日,以工部尚书哈达哈为正使,内阁学士伍龄安为副使,册封魏贵人为令嫔[2]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令嫔、舒嫔已晋封为妃,陈贵人已晋封为嫔,陆常在、那常在、林常在已晋封为贵人,娴贵妃与嘉妃此时并未晋封,七月,乾隆帝正式诏封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嘉妃为贵妃、令嫔与舒嫔为妃、陈贵人为嫔[3]。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日,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大受为正使,礼部侍郎木和林为副使,册封令嫔为令妃[4]

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乾隆丧子、丧偶后的烦恼焦躁中,一连串皇亲和大官僚被贬责黜革(参见孝贤纯皇后葬礼)。令嫔之父内管领清泰负责已故孝贤皇后供桌上的饽饽,因“迟误献供饽饽”而被罚,因他有“加四级”的官衔,便销去所加二级抵,以抵偿杖打八十大板。应将内管领清泰、盛观保即比照大祀牲牢玉币黍稷之属一事缺少者杖八十律,杖八十,系公罪,各降二级留任。查内管领清泰有加四级,应销去所加二级抵现降二级,内管领盛观保并无加级,应降二级留任。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朱批:依议。

乾隆十六年(1751年)令妃之父魏清泰去世[5];九月二十二日,奉旨:“令妃娘家包衣浑托和人 (即包衣管领人),著从本旗包衣牛录拨出,钦此”;同月,乾隆帝赏赐令妃家人房屋田地,并为其家人还债。[6]

Remove ads

后期生平

Thumb
孝仪纯皇后朝服像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十五日,令妃在圆明园五福堂生下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 同年,乾隆帝决定与成衮扎布策布登扎布联姻,以“二人皆系额驸之子,谊属旧姻,今伊等办事奋勉可嘉,朕有小公主二人(皇六女与皇七女),伊弟兄倘有二三岁子嗣,即指为额驸”,年仅数岁的拉旺多尔济为二人唯一适龄子嗣,遂被确定为额驸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随驾南巡;南巡途中正是令妃怀孕三到六个月的时候;同年七月十七日,生皇十四子永璐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十四日,令妃生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指婚拉旺多尔济。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闰六月初十日,因令妃遇喜而添炭和守月姥姥[7];九月二十四日,令妃的添炭和守月姥姥停止,说明令妃此时已小产[8]。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诏封为令贵妃;十二月十七日,以大学士傅恒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刘统勋为副使[9],册封令妃为令贵妃[10];同月,乾隆帝赏赐令贵妃在养心殿临时居所一幅“多子图”。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十八日,令贵妃所生的皇十四子永璐在种痘过程中病逝;同年十月初六日,令贵妃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令贵妃随驾南巡。五月二十五日赏予令贵妃八角形铜镀金架时刻钟一座;七月初六日,广东巡抚讬恩多向皇帝进献贡物,进单中包括五盘朝珠,乾隆帝将其中的白玉透雕朝珠一盘赏令贵妃[11]。九月十六日,虽怀孕的令贵妃未随驾热河,但仍被乾隆帝接到南石槽行宫,与乾隆帝单独共进晚餐[12]。十一月三十日,令贵妃生皇十六子,根据十六阿哥生辰日期可推出,令贵妃是在南巡途中怀孕。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五日,令贵妃随驾南巡;三月十七日,皇十六子去世。五月初九日,令贵妃晋封为皇贵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13]。八月十七日,乾隆帝将皇贵妃的垂挂升级为翟尾垂“四等珍珠二百五十五”,金约垂“四等珍珠二百四十九”,提高了皇贵妃的一些待遇。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月初八日的内务府满文奏折显示,怀孕晚期的皇贵妃接替被幽禁翊坤宫后殿的继皇后那拉氏,办理上元令节内庭主位的饽饽桌张以及诣居圆明园事宜。五月十一日生皇十七子永璘。乾隆三十年七月至十月期间,乾隆帝在热河围猎,皇贵妃随驾,所以魏氏这一次依然是在随驾途中怀孕。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二十九日,和硕和嘉公主报病急;九月初一日身在热河的乾隆帝下旨,命留京办事王大臣通知章嘉活佛和留在北京的皇贵妃魏氏等人要他们去公主府探病。此处可见乾隆并没有带上令皇贵妃到行宫,只让其留在宫中。九月初六日,“皇贵妃额涅、内廷主位等前来,奴才 (和硕额驸福隆安) 于门外跪迎,皇贵妃额涅令奴才上前到车旁谒见。探望公主出来后,奴才送行时,又嘱咐奴才称:看来,公主尚似无碍,你不必过于忧愁焦躁。”怎料,九月初七日,和嘉和硕公主病情急变,皇贵妃急忙带着景仁宫颖妃翊坤宫婉嫔七公主九公主,以及在寿康宫寡居的皇子福晋们赶到公主府[14],去见她最后一面。九月初十日,皇贵妃等往和嘉公主府吊丧。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正月,七公主获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七月二十一日下嫁蒙古超勇亲王策棱之孙拉旺多尔济。乾隆三十五年《军机处随手登记档》:“三月初三日……又德保恭请皇太后皇贵妃安折各乙件”,这里说的是“各乙件”,说明折子是分开上,单独呈给时为皇贵妃的魏佳氏。上请安折子的人叫德保,时为广东巡抚,出身于内务府世家索绰络氏,以进士入仕,最后官至礼部尚书。他的女儿曾是皇贵妃(时为令妃)宫中学规矩的瑞常在,后晋封瑞贵人。上这道请安折时,瑞贵人已去世五年。但大概由于女儿与皇贵妃曾经的关系,所以即使女儿去世后,德保仍然向她请安。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皇贵妃随驾东巡泰山及曲阜。十二月,九公主获封为和硕和恪公主。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九公主公主下嫁协办大学士、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之子札兰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贵妃所生儿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为皇储。三十八年十月,九公主生下一女。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月二十七日,皇十五子永琰大婚,娶和尔经额之女喜塔腊氏为福晋。

Remove ads

逝世

皇贵妃在乾隆三十九年底与乾隆帝从热河回宫之后生病,期间在养心殿东耳房体顺堂养病。

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初十皇贵妃所生的七公主去世。正月二十五日,奉旨:“著将皇贵妃娘家抬入满州镶黄旗,如何办理编牛录抬旗之处,命内务府大臣会同该旗大臣等查例后定议具奏[15]。”

正月十一日和正月二十七日,乾隆帝两次回宫探望生病的皇贵妃。

正月二十九日卯时,皇贵妃薨逝,享年四十九岁。乾隆帝公开皇贵妃去世的消息的同时便称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16];乾隆帝命八阿哥同福晋、十二阿哥同福晋、十五阿哥同福晋、大阿哥长子绵德同福晋、五阿哥第五子绵亿在宫内为皇贵妃穿孝,六阿哥、四阿哥长子绵惠、九公主、七额驸拉旺多尔济、九额驸扎兰泰、三阿哥长女额驸丹巴多尔济、四公主长子丰绅济伦在宫外为皇贵妃穿孝,六阿哥、尚书永贵、总管内务府大臣金简总理皇贵妃的丧仪。

二月十一日,命简亲王丰讷亨为正使,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官保为副使,赍册宝、诣静安庄,册谥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谥号“令懿”的“令”,与原封号满文相同,“懿”的满文为“fujurungga”,意为有文采、风采翩翩、风姿、懿美)

皇贵妃薨逝后,乾隆帝多次前往吉安所及静安庄,为其金棺奠酒。自奉移殡宫之日起,护国寺喇嘛一百零八人、贤良寺禅僧及大光明殿道士各四十八人轮班诵经,直至皇贵妃奉移至羽灵地宫永安,诵经活动每日不断。[17]

十月二十六日,祔葬于胜水峪地宫(今裕陵),乾隆帝棺位的西侧。

乾隆帝曾写《令懿皇贵妃挽诗》纪念她:儿女少年甫毕姻,独遗幼稚可怜真。(皇十五子昨年始毕婚。七公主、九公主皆近年甫下降。皇十七子则方十一岁也。)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戺殷勤懿孝纯。了识生兮原属幻,所惭化者近何频?(前年豫妃、去年庆贵妃、今年皇贵妃,连遭薨逝,是以为惭而。)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度念谆。

身后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颙琰皇太子,同时追赠皇太子生母魏佳氏为孝仪皇后。(谥号“仪”,满文为“yongsunggo”,意为“有礼的”)。十月,命睿亲王淳颕为正使,郑亲王乌尔恭阿为副使,恭赍册宝诣裕陵,册谥魏佳氏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谥号全称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1]

嘉庆元年十二月初三日、嘉庆二年十一月初六日,乾隆帝几次嘱咐嘉庆帝在其去世后,养心殿佛堂及圆明园安佑宫只供奉生父(乾隆帝)和生母(孝仪皇后)的神牌。[18]此年乾隆帝携嘉庆帝祭拜孝贤皇后和孝仪皇后曾写下《孝贤皇后陵酹酒》一诗: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孝贤皇后于戊辰三月十一日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四十八年分(自戊辰至今已四十八年矣)。携叩新皇帝,酹觞太上君。母应以子贵(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附孝贤皇后之侧,今伊子绍登大宝晋册为孝仪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贵之义也),名正顺言欣。

嘉庆四年二月初二日,仁宗命庄豫德和冯宁依照孝仪皇后像仿画一幅。画像的衣纹著清柱和嵩贵依照皇后的衣纹式样绘画。按照惯例裱挂一轴,配以象牙轴头,又用万寿锦做囊套。寿皇殿长年供奉高宗纯皇帝圣容的暖阁内,亦供奉过孝贤皇后、孝仪皇后的御容玻璃挂屏、插屏,作为高宗神龛内的陈设物品之一。每年的除夕至次年正月初二日,都会于寿皇殿正殿内安设“一帝二后”形式的大型屏风[19],供奉元配皇后孝贤皇后和嗣皇帝之生母皇后。

嘉庆年间,嘉庆帝曾在孝仪纯皇后生前居住的寝宫储秀宫中设立纪念影堂,供奉孝仪纯皇后的画像及生前的遗物。

Remove ads

尸身不腐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清裕陵定东陵后,住在天津溥仪派遗臣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处理善后工作。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在棺床西边的两棺间发现了穿着黄色龙袍,皮肉完好,无腐烂,两腮及嘴下多皱纹,牙齿未完全脱落且面带微笑的孝仪纯皇后遗体。

宝熙在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午后于石床西边两棺之间发现后妃玉体一,幸未损伤脱失……敬审其貌,颏多皱纹,齿未全脱,似五六十岁人,而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徐榕生在日记中记道:“ 忽于地宫西南隅两棺之间衾襚之下,觅得后妃玉体一,身着宁稠云龙袍,已一百四五十年之久,面目如生,并有笑容,年约五十岁,耳环尚在。一足着黄缎朝靴,又于侧近拾得一靴一袜。以水濯之,靴之花纹与着于足者同(袜亦有花纹),不知是后是妃也。”

人物轶事

根据敦祟记载:“孝懿(仪)纯皇后者,仁宗睿皇帝嘉庆之母也,有淑德。 高宗欲授后族官,后曰,“彼等无教,不能尽为官,但人给兵,一兵丁之饷足矣,不必官也。”故魏佳氏子弟,生而当兵,其材可为官者,听其进取,然亦无甚显者,可谓能见其远矣。”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裕陵及慈禧陵后,住在天津溥仪派遗臣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处理善后工作。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在棺床西边的两棺间发现了穿着黄色袍服,皮肉完好,面目如生,并有笑容,无腐烂,且两腮及嘴下多皱纹,牙齿未完全脱落的孝仪纯皇后的遗体[20][21]。宝熙在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午后于石床西边两棺之间发现后妃玉体一,幸未损伤脱失……敬审其貌,颏多皱纹,齿未全脱,似五六十岁人,而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徐榕生在日记中记道:忽于地宫西南隅两棺之间衾襚之下,觅得后妃玉体一,身着宁稠云龙袍,已一百四五十年之久,面目如生,并有笑容,年约五十岁,耳环尚在。一足着黄缎朝靴,又于侧近拾得一靴一袜。以水濯之,靴之花纹与着于足者同(袜亦有花纹),不知是后是妃也。

1932年3月4日,齐如山在《国剧画报》第一卷第七期发表《嘉庆生母为歌者之传说》一文,并刊登《景山观德殿旁所祀之神像》照片。其中提到旧升平署正殿曾供奉一位“喜音圣母”为嘉庆帝生母,遗言按照戏中打扮、供于升平署中,神像前案供奉有有嘉庆道光两位皇帝神牌。

Remove ads

画像

家族

更多信息 孝仪纯皇后家族 ...
Remove ads

影视作品

  • 电视剧
年份 剧名 演员 剧中姓名、称谓
1987 猪哥亮与嘉庆君 吴梅芳 嘉庆帝母亲太后
1988 中国民间故事 杨文淑 名“萧可人”,身份“淑妃”
1989 满清十三皇朝 陈迪华 令皇贵妃
1998 还珠格格第一部 娟子 令妃
1999 还珠格格第二部 娟子 令妃
1999 扬州八怪 陶红 凌妃
2000 乾嘉巨案 周瑾 嘉庆帝母亲太妃
2001 风流才子纪晓岚 陈莎莉 魏贵妃
2002 皇宫宝贝 戴春荣 玲玲
2002 九岁县太爷 高宝宝 魏贵妃
2003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陈莉 令妃
2003 乾隆王朝 刘文凤 令贵妃
2003 宫廷画师郎世宁 不详 令妃
2003 江南京华梦 陈愚儿 意妃
2005 褡裢王爷 黄爱玲 太后
2006 少年嘉庆 庄庆宁 令贵妃
2007 铁咀银牙 陈敏之 仪贵妃、皇后
2010 大内低手 王静 令懿贵妃
2011 新还珠格格 刘晓晔 令妃
2018 如懿传 李纯 卫嬿婉、樱儿(四执库宫女、大阿哥宫女、花房宫女、启祥宫宫女、御前宫女、卫答应、卫常在、炩贵人、炩嫔、炩妃、炩贵妃、皇贵妃)追谥炩懿皇贵妃(历史上真实谥号孝仪纯皇后则未出现)
2018 延禧攻略
金枝玉叶
吕晨悦(少年)、吴谨言(成年) 魏璎珞(绣坊宫女、长春宫宫女、辛者库宫女、长春宫宫女、圆明园宫女、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
2019 金枝玉叶 吴谨言 魏璎珞
2019 遇见天坛·鸳鸯尺 杨幂 令妃
2022 书画里的中国·真假〈富春山居图〉 陈瑶 令嫔
2022 嘉庆君游台湾 叶丽娜 魏佳兰
2023 正好遇见你·戏中戏〈玉雕〉 张楠 令妃

注释

  1. 皇贵妃逝世后,因其子颙琰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乾隆帝追赠其为皇后[1]
  2. 皇帝看上经内务府选秀入宫或蒙古旗盟出身的女子,就会送到后宫各内廷主位下学规矩,皇后位下的学规矩女子按例都会封为贵人,如和卓氏为和贵人、拜尔葛斯氏为伊贵人。其他内廷主位下的学规矩女子按例封为常在,如霍硕特氏为郭常在、武氏为武常在。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214》,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