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日语:日本海寒帯気団収束帯,英语:Japan sea Polar air mass Convergence Zone,缩写:JPCZ)是一条在日本海冬季形成的辐合带[注 1],长度约1000公里,此现象由日本气象学家浅井冨雄日语浅井冨雄所提出[2]

形成及发展

日本海一带受冷气团笼罩时,同时接受对马暖流日语対馬海流的供热以形成大气混合层英语Mixed layer#Atmospheric mixed layer formation[注 3],从中形成并发展出积云[4]西北季风长白山及周围山脉等地形因素而路径一分为二,气流于位处背风面的日本海再次汇聚,就此形成狭长的辐合带[4][5][6],此时由积云所排列之云街[注 4]不以平行排列而出现交汇,促使“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形成[11][12]

系统位置与影响

由于气流汇聚时行经日本海,配合低温促使水汽凝结成云,一般而言,雪云通常是在寒风抵达日本西岸时受地形作用而出现,倘若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开始发展,其将于雪云出现后笼罩日本本土,近岸平地之降雪量亦会因此增加[13],这通常是日本海沿岸一带出现大雪的主因[5]。而日本海极地气团辐合带并无固定位置,而是随大气配置、气流源地、云流位置等因素采东西向移动[13],南北向可延伸至山阴地方,而东西向则可延伸至北陆地方[14]。若西北季风再受本州中部山区的地形影响,对流云甚至可于关东地方沿海至静冈县东部一带发展[15]

根据2006年至2015年凡十年来,12月至2月在日本海中部及西部海域之各大气分层气象数据显示,气流辐合可自地表至900百帕高度面。1月的辐合带位置略为西南,笼罩范围相当于朝鲜半岛近畿地方北部及山阴地方,而2月辐合带的活跃状况并不明显。此外,950百帕高度面的气象数据表明,12月的西北季风在800百帕高度面气流呈偏西分量,而1月在900百帕则呈偏北分量,2月季风则明显减弱,这被认为是1月的辐合带位置较12月偏南的原因[14]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释义

  1. 辐合(英语:convergence)系指空气汇聚的现象,其中又可分为“气旋式辐合”和“切变式辐合”二种:在地面,空气在科里奥利力气压梯度力、地形摩擦力以及离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时针通过等压线,呈螺旋式向低压中心推进,形成风。若低压中心有闭合等压线(例如热带气旋),则因角动量守恒,离心力加大,而进一步平衡气压梯度力,于是产生旋风。同时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上升后地面气压便会进一步下降,此即“气旋式辐合”。而“切变式辐合”则是二种不同风向的气流辐合,而使空气因压迫抬升,这种切变式的辐合通常出现于锋面或低压槽处,和前者辐合的分别只是气旋式的风向变化比较不明显[1]
  2. 混合比(英语:mixing ratio)系指大气中,在一定体积空气之下所含的水汽(公克)与干空气(公斤)的质量比,乃表示大气湿度的物理量[3]
  3. 大气混合层(英语:atmospheric mixed layer)系指在垂直对流发展旺盛时,位温混合比[注 2]、风速等气象要素,在任何高度皆趋于均匀的大气边界层。由于其上部层结稳定度较高,故对流云系之发展范围囿于其上部[4]
  4. 云街(日语:筋状雲,英语:cloud street)在卫星云图中,系由积云(Cu)及浓积云(Cg)等多个对流云所组成的条状云列,通常与低层风平行,云顶高度几乎不变,云层内风向的垂直风切变较小,但垂直湍流的风速仍较开放胞(英语:open cell)及封闭胞(英语:closed cell)大[7][8]。根据云街走向,可判定冷空气流动方向[9]。当海域在冬季吹起偏北强风时,干冷空气自内陆通过暖湿海面,气流底部的气流转为湿暖而引发垂直对流运动,配合强乱流而有利云层发展[10]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