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克云球(英语:Bok globule)是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含有稠密的宇宙尘埃和可能发生气体云;在天文学中是孤立,相对较小的暗星云。包克云球位于电离氢区(H II区)内,通常质量约为2至50太阳质量[1],包含在大约跨越一光年左右的区域内(数量级大约为4.5×1047 m3[2]。它们含有分子氢氧化物和,以及约1%(按质量计)的矽酸盐粉尘。包克云球通常导致双星或多星系统的形成[3]

船底座星云中的包克云球,由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

历史

包克云球是在1940年代被天文学家巴特·包克首度发现的,在1947年的一篇论文中,包克和E.F. Reilly假设这些云气很像是昆虫的,会经历重力崩塌后形成新的恒星,也就是恒星星团的诞生[4]。这个假说很难在观测上获得证实,因为内部散发出来的可见光被浓密的黑暗云气遮蔽掉而难以看见。1990年,分析在近红外线的观测才证实了恒星在包克云球内诞生[5]。进一步的观测显露出包克云球内嵌有热源,有些是哈比—哈罗天体[6],和向外喷流的分子气体[7]微米发射线的研究,也提供了落入的气体吸积成原恒星的证据[8]

包克云球依然是积极研究的主题,是在自然的宇宙中所知最冷的对象(大约为8K),她们的结构和密度仍有许多神秘之处。目前能运用的方法,是依靠近红外线消光导出的柱密度和未来的恒星计数,以进一步的探测这些天体。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