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代女皇

台湾历史题材古装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代女皇
Remove ads

一代女皇》,1980年代中国电视公司八点档古装连续剧制作人林慧俊(片头标示“林俊”)[1][2]导播王世纲、锺世桦、王中强、陈明义、林献彰,戏剧指导(即导演李岳峰,首播期间1985年11月18日至1986年1月14日,共40集[2][3]。开播前之暂定剧名为《一代女暴君》[4]

事实速览 一代女皇, 类型 ...
Remove ads

提要

《一代女皇》主要描述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传奇经历,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连续剧,收视率和口碑皆极佳。根据润利事业有限公司调查,1985年11月18日的本剧收视率为51.4%,创下国语连续剧最高收视率[2]主题曲〈一代女皇〉,连水淼作词,张勇强作曲,金佩姗主唱。[5]

《一代女皇》开录当日掌镜者是导播出身的中视节目部经理王世纲[6]从林慧俊递交《一代女皇》企划案开始,中视出动了企划组组长锺世骅、导播组副组长王中强、导播陈明义、导播林献彰与王世纲共同担任《一代女皇》五位导播。[7]

《一代女皇》宫殿戏都在高雄孔庙拍摄;为了拍摄开场的宫殿戏,外景队在高雄市几乎等了一个星期,直到全部宫殿戏拍摄完毕才返回台北市[4]。为了拍摄剧中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竞技中的搏虎项目,制作单位以每日新台币一至二万元租用一只真虎[4];林慧俊另外订做一只几可乱真的假虎用于拍摄某些近距离的镜头,例如武媚娘斗虎的戏[8]。剧中全部服装都是英属香港服装设计师孔权开设计,全部在香港订做之后空运来台;为了表现武则天的富贵之相,潘迎紫不仅与孔权开连续熬夜几日研究武则天服装,也自费订做首饰与配件。[9]

《一代女皇》不完全依据历史记载来编剧,例如:传说中武则天“弑君鸩母”,以及武则天为了争夺皇后大位而不惜捏杀亲生女儿并嫁祸王皇后等事件,不可能出现于剧中[9]。只要是正史中稍微有点疑窦的事件,在剧中皆会稍加润饰、修改,或是根本不出现[10]。林慧俊表示:“尽管《一代女暴君》(《一代女皇》开播前之暂名)描述的是武则天的一生,但是我们策划的是一个娱乐性的节目,绝不敢夸大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潜移默化的功能。我们只希望,藉著这个历史上真实人物的一生,利用一些稗官野史的片段资料,再加上一些善意改编的部分情节,而能带给观众一些启示。”该剧两位编剧独孤红罗文忠在写剧本时,几乎参考了所有有关武则天的资料如林语堂《武则天传》、陈虹《武则天与狄仁杰》、蔡东藩历代通俗演义》、童煦《中国后妃列传》、黄柏松《中国艳姬》……等[11]。1990年代,东视综合台曾经重播该剧。2015年11月13日,该剧母带数位化后上架中视自有YouTube频道“中视经典戏剧”(最初频道名“台湾经典戏剧”),为第一部上架之经典戏剧。

Remove ads

剧情大纲

唐太宗贞观元年,荆州都督武士彟杨氏产下一个女婴,女婴被取名为“媚娘”。相士袁天纲看了媚娘的相貌,说:“口角龙颜,龙颜凤颈,伏羲之相,贵人之极也。”星相大臣李淳风则说:“大唐江山,在三代之后,将会易主,为一女子所篡。”武则天的故事由此展开。[11]

演员

更多信息 演员, 角色 ...

工作人员

  • 制作人:林慧俊
  • 执行制作:李金城、彭朝敏[5]
  • 企划:王时政
  • 编剧:孟子义[15]、独孤红、罗文忠
  • 编审:王为洵[15]
  • 制作助理:程克行、黄庆民、黄炳辉[15]
  • 戏剧指导:李岳峰[15]
  • 武术指导:王永生[15]
  • 资料提供:万盛图书[15]
  • 副导演:斛文斗[14]
  • 服装设计:孔权开
  • 导播:王世纲、锺世骅、王中强、陈明义、林献彰

事件

1985年12月上半月,中视接获观众投书指称,史书记载武则天在位时有彗星出现,可以加入《一代女皇》剧情以赶搭当时台湾的哈雷彗星热潮;中视企画会议遂一致通过邀请《中视气象台》气象主播冯鹏年在《一代女皇》中客串大臣,大谈天象之说,然后分析彗星到底是什么;冯鹏年一口拒绝此项邀约,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一点也不适合在唐朝说天象,而且“在唐朝说哈雷彗星”一事明显不合史实。[16]

1986年1月7日晚间,由于樊日行因胃部急病住院且《一代女皇》无存档,中视不断在节目与新闻中预告《一代女皇》无法播出之理由,同时打出幻灯片向观众致歉。事件起因是1986年1月6日,《一代女皇》录影时,樊日行胃痛得冷汗直流、无法继续工作,林慧俊将樊日行送到医院检查,发现病情严重,樊日行依医师指示住院检查;1986年1月8日下午,樊日行向医师请假,抱病进棚录影。当时外界传闻樊日行是在中视主管授意下装病,樊日行否认:“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本来就会生病;而且装病万一被拆穿了,岂不是无法对广大的观众交代?中视当局怎么可能授意我如此做?”林慧俊则说:“从《一代女皇》播出到现在,我们几乎没有一刻休息过,每天都是日夜不停地赶工,演员及工作人员的身体负荷量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而且为了使观众有精彩的好戏看,我们每一集都是外景内景一起作业,一点也不敢有虎头蛇尾的心态。至于换角色,并不是我一个人就可以全权决定的事。对整个事件,我只能说:我非常难过,也非常抱歉。”中视企画组组长锺世骅则说:“许多人认为,樊日行生病是中视耍的噱头、是为了下一档连续剧《大旗英雄传》铺路;但是即使要出奇招,我们也会以光明磊落的方式来打一仗。何况节目的制作本来就有好有坏,收视率的高低也大部分操纵在观众手中,我们又何必如此搬砖砸脚?一个真正的好节目,是不会受任何奇招异术影响的。至于许多人提议的‘换角色’问题,我想这关系到每家电视台的作业方式,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何况樊日行的戏剩下三集,如果真的换角色,我相信同样会引起观众的不满。我们以后一定更严格地督导制作单位,一定要预录存档。”[17]

1986年1月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锺荣吉行政院提出《一代女皇》事件紧急质询;同时,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接获一通投诉电话抗议《一代女皇》无预警停播,此后没再接获投诉《一代女皇》的电话。[18]《一代女皇》事件,在行政院新闻局坚持下,中视多人遭记过,并非中视员工的林慧俊也被记一大过。[19][20]

1987年1月23日,中视文化公司扫描线周刊》刊登专文,把七先生与武媚娘漫画化,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中国电视公司电视城[21]

2012年12月19日,潘迎紫上TVBS欢乐台女人我最大》,说自己“以前曾为了拍《一代女皇》增胖30磅”[22]

2022年7月26日,潘迎紫在新浪微博发文悼念王世纲逝世,她回忆,《一代女皇》开镜当天,王世纲等五位中视导播一起开拍,王世纲还亲自执导;当时她身穿粉橘色戏服拍摄武媚娘初次进宫觐见皇上的场景,心里紧张,开镜时脑子一片空白,讲台词一直吃螺丝,立刻说“对不起”;此时王世纲从主控室下来对她说“不准说‘对不起’!忘了词儿,就重来,但不准说‘对不起’”,结果她更紧张、更忘词、更吃螺丝、更常说“对不起”,“后来才明白,大哥的用意是要我更努力,如果背得滚瓜烂熟时就不用说‘对不起’了”[23]

Remove ads

评论

《一代女皇》首播期间,随著收视率节节高涨,台湾书报摊上有关武则天的各式专书及野史纷纷出笼,当时国立中央图书馆阅览组组员钱月莲说:“以前书库里没人问津的《武则天传》,(1985年)11月下旬忽然天天出库,到现在还是大家争借的热门书。”[24]

《一代女皇》播出十几集以后,不但台湾报纸上热烈讨论起擅改史实的戏剧分寸,大量的投书与抗议电话涌入中视、行政院新闻局甚至教育部。自称“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投书说:“我们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电视台把一个跋扈专横、乱伦篡国的武则天演成柔弱堪怜的女子,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教育部花了那么多心血投下的历史教育,只要短短数十天便全部改观;以后教育部实在可以不必那么认真地推展教育了……。”一封署名“无辜百姓”的投书说:“……其实,我们和邻居讨论剧情时,也怀疑过《一代女皇》可信的程度;等到看了报上的文章,更感叹:我们被人玩弄而不知。……请多多纠正编剧、导播,给我们一个真正的历史剧吧。”林慧俊回应:“我们是站在比较同情的立场看武后;何况,前半段媚娘多情可人,也是为了烘托后半段武后的跋扈专横,加强戏剧效果嘛!”而在《一代女皇》后段,武则天不但杀人不再假手他人,且经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分阶段铲除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但是遭女性观众抱怨:“我好喜欢潘迎紫演武媚娘,但是我不喜欢看她这样报复别人。”[24]

行政院新闻局光华画报杂志社《光华杂志》1986年2月号(第11卷第2期)总评《一代女皇》:“无论如何,(《一代女皇》)武媚娘如今依旧媚力十足,不但君临八十年代(1980年代)电视收视率,还拉拔了其他杰出女性——包括女儿太平公主、孙媳妇杨玉环和老前辈西施、后起之秀慈禧,她们都将荣膺三台连续剧当家花旦。可以想见:只要剧情不是‘虚’中又‘虚’、无迹可循,观众总归有‘戏’可看。”[25]

Remove ads

前后节目

更多信息 台湾 中国电视公司 周一到周五 20:00-21:00, 接档 ...

外部链接

内部链接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