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星郡
臺灣日治時期1920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隸屬臺北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星郡(日语:
Remove ads
郡名由来
郡名取自辖内之最高峰七星山(1120米),原先有意取台北近郊之圆山命名为“圆山郡”,但圆山在1920年行政区改制已并入台北市,故改用七星[1]。
郡守
户口统计
七星郡役所

1927年8月6日,七星郡役所落成。由于辖下士林、松山与汐止皆规模相当,基于公平与便利性将郡役所设于台北市内[1],而非七星郡内,所址现为立法院青岛第二会馆。
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主要产米,茶为第二大生产作物。除了士林、北投两街外,其馀地区都属于茶叶的良好产地。其中以内湖庄南港大坑的包种茶最为出名。最初为台湾包种茶的唯一产地。再来是甘薯、蔬菜、甘蔗、豆类和水果等。
工业方面主要有士林的台湾制纸会社,以及北投的北投窑业会社等。
后续发展
战后,1945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通过之《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中,将七星郡与文山郡合并为七星县,为该地方政制的30个县之一。1945年10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认为《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不符实际,因此并未实施。仅将州厅-郡-街、庄各级行政区改称县-区-镇、乡,七星郡改称台北县七星区,1947年撤销,汐止、士林、北投、内湖改隶属台北县淡水区,1950年士林、北投并入阳明山管理局,1967年阳明山管理局、内湖、南港(1946年自内湖分出)改隶属于台北市,汐止后来隶属于台北县(今新北市)。

今日七星已不再作为行政区之名,但士林仍有台北市七星农田水利会等组织。2008年12月22日,台北县政府于汐止市成立台北县政府七星区联合服务中心(2010年改为新北市政府七星区联合服务中心),主要服务汐止、平溪、瑞芳、贡寮及双溪民众,不过事实上后四者在日治末期皆隶属基隆郡。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