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map
Remove ads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是三区革命时期,三区(伊犁、塔城、阿山)军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1][2]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于1949年建成,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速览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建筑历史

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成立前夕,在阿合买提江·卡斯木的倡议下,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开始修建。1949年夏,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三区革命政府领导人及军民参与军事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群众集会的场所。[3][1]夏季时,会在活动中心的露天剧场放映电影、表演节目。[2]

新疆和平解放后,《白毛女》等舞台剧在活动中心的露天剧场上演。1950年代开始,伊宁市园林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伊宁市委员会等单位陆续将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其办公地点。1991年,以上单位陆续迁出,伊犁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开始管理和维护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1993年,旧址检阅观礼台一部分被辟为伊犁地区博物馆(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2004年,博物馆新馆建成,博物馆迁出旧址。此后旧址又有一段时间作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群艺馆(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馆)办公场所[a][3]

保护方面,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被调查并建档。1991年,第三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之一。[2]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5]2008年,伊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6]同一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复查。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于1992年、2013年等时期经历恢复、修缮,期间也经历数次对舞台屋顶、观礼台屋顶的局部修缮工程。[1][7]

Remove ads

位置形制

Thumb
Thumb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检阅观礼台和舞台一角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坐落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人民公园内,旧址周围为树木。[1]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整体坐西向东,自东向西分为三部分:检阅观礼台、露天剧场、舞台。旧址东西100米,南北53余米,占地约5330平方米。其中建筑以砖木结构建筑为主。检阅观礼台是二层苏式建筑,建筑面积1445平方米,长近59米,宽24余米,平面呈中心对称,立面中高两侧低。楼前有面积150平方米的水泥平台,平台原为青砖,后铺筑水泥地面。进入检阅观礼台内,分为前后两厅,前厅有通向二层的楼梯,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屋,二层与一层布局类似。两层皆为木地板,建筑天棚也为木质。检阅观礼台内外存不同石膏雕饰。[3][8]

露天剧场位于检阅观礼台西侧,检阅观礼台与舞台之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剧场原有可容纳千人左右的四列长条木质坐席,皆不存。剧场地市东高西低,便于观看演出。剧场周围有土坯砌筑的围墙。位于最西侧的舞台与露天广场平面形成“T”字形,同检阅观礼台一样,为苏式建筑风格建筑。分为舞台演出区域和化妆间,建筑长28米,宽22米。为不影响观看视线,舞台乐池设于地面以下。舞台演出区域面积约200平方米,为木质地板。舞台演出区域后有小门,穿过小门为通向两间化妆室的走廊。舞台靠近南北两侧墙体处分别有3根石质立柱,舞台上共有10根木质立柱支撑屋顶,舞台屋顶为铁皮顶。如柱等处存不同石膏雕饰。[3][8]

Remove ads

注释

  1. 具体迁出时间查询未果,不过至少在2014年,伊犁州文化馆新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4]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