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伊集院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伊集院站(日语:上伊集院駅/かみいじゅういんえき Kami-Ijūin eki */?)是位于鹿儿岛县鹿儿岛市上谷口町,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的鹿儿岛本线车站。车站海拔141米,为鹿儿岛本线车站中最高位置,经邻站广木站至鹿儿岛中央站之间约9公里为坡度。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建有木制单层站房一座,为第二代站房,完成于1985年3月[1]。站房右侧采用八角柱形兼配有两层高的天井,为不设间隔的开放式候车室,中央放置了一组同样为八角柱中心、周边围上长凳的候车座椅;靠向验票口的墙身则放置了一组展览柜,摆放了附近学校的学生作品及或当地工艺品;中央部份为车站正门及开放式验票口,其中验票口建有一座以木砌成、可供人手验票的站岗位,以及装备了一组对应出、入站的IC卡感应器;左侧前端设有一部自助售票机,提供不包含售卖特急劵的短距离车票、及为IC卡增值;后方则为售票窗口、验票窗口及站务室;最左侧为洗手间,属于男、女及伤残人士皆可使用的共用式洗手间,入口设于月台范围内。由于月台与站房间有水平偏差,通过验票口后,需要经过下行的数级楼梯、或位于右侧新加建的无障碍斜道进入1号月台范围。
此站曾是JR九州铁道营业管理的业务委托车站,在夜间为无人车站。2023年10月随JR九州取回管理权,使其再次成为直营站,但是却没有站长的设置。
Remove ads
设有侧式月台及岛式月台各1个,原可提供2面3线的配置,但是由于进行月台改善工程,包括将月台增高以配合新型电车、兴建新的跨线行人天桥、升降机及增设无障碍斜道等,令位于岛式月台内侧的原2号月台停用,原外侧的原3号月台则改成为现时的2号月台。
另外在2号月台对出设有一条供保线车辆停泊的侧线,而原岛式月台内侧的路轨,其中向鹿儿岛方向的部份也获得保留,成为另一条保线车辆侧线。
历史
- 1913年10月11日:铁道院川内线东市来至鹿儿岛之间开通,在上伊集院村大字上谷口开设馒头石站(まんじゅういしえき)[2][3][1][4]。
- 1914年1月12日:发生樱岛地震,使鹿儿岛站至伊集院站之间不通,在翌日重开[5]。在该地震与樱岛发生大正大爆发中,鹿儿岛市区避难市民前往馒头石站,上伊集院村在站前临时煮食[6]。
- 1924年10月20日:川内线随著宫之城线启用,改名为川内本线。
- 1927年10月17日:川内本线编入鹿儿岛本线。
- 1949年12月15日:馒头石站改名为“上伊集院站”[7][1][4]。
- 1968年9月27日:上伊集院站至广木号志站(现时为广木站)双线化[1]。
- 1972年4月21日:开始使用行人天桥[1]。
- 1974年4月21日:西鹿儿岛站至上伊集院站之间发生鹿儿岛本线特急列车弯位超速出轨事故。
- 1973年4月1日:由直营车站改为业务委托车站[1]。
- 1980年2月6日:萨摩松元站至上伊集院站双轨化。
- 1985年:上伊集院站附近的松阳高校开校,使使用人次增加,由于当时站房较细,因此重建成为现时站房[1]。
- 1987年4月1日: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营运。
- 2004年3月13日:随九州新干线部分路段启用,实施时间表修正。停此站的特急列车消灭,鹿儿岛中央站→川内站之间尾班列车变成快速列车,成为停车站(鹿儿岛中央站至此站之间各站停车)。
- 2012年12月1日:可以使用IC卡“SUGOCA”[8]。
- 2020年3月7日:新跨线桥开始使用。
- 2023年10月1日:从JR九州服务支援取回委托权,改为直营化[9][10][11]。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以下是近年1日平均使用人次: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在站前设有鹿儿岛县道24号鹿儿岛东市来线。在车站北边设有由鹿儿岛县住宅供给公社建成的“花园山松阳台”,在车站南边邻接春山町,北边邻接石谷町。周边一直急速发展住宅区。
- 市营上伊集院站单车等停车场
- 上伊集院邮局
- 鹿儿岛县立松阳高等学校
- 馒头石 - 在车站东边约1公里,在松林中的大石。车站曾收该处命名。
图库
-
站房内部
-
月台
-
1937年的馒头石站
-
在松阳台町入口观景台可望向站内
相邻车站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