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工学院支部委员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工学院支部委员会,简称台大工学院支部台湾大学工学院支部学工委工学院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台湾成立的学生工作组织,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由台大工学院学生王超伦,王子英、杨斌彦、涂南山、简文宣及农学院的陈挺旭共同成立[1],成立之初由王超伦担任书记领导,吸收张坤修、叶雪淳、陈子元、孙进丁等工学院学生陆续加入。同时台大工学院学生会成立,王子英担任台大工学院学生会主席,工学院支部由学生工作委员会书记杨廷椅统一领导。[2][3][4]

事实速览 格言或口号, 第一届1947年—1950年 ...

历史

成立

台大工学院支部是由台大工学院学生王超伦,王子英、杨斌彦涂南山简文宣及农学院的陈挺旭共同成立的学生工作委员会辖下组织[1]。1947年228事件后,王超伦等青年有感于时局,经常到碧潭船上讨论如何推翻国民党,由王子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杨廷椅等领导成立学工委台湾大学工学院支部,由王超伦担任支部书记。[5]

活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部分台籍青年如锺浩东郭琇琮李苍降林如堉李中志等同情中共遭遇,并对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所提的主张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心生向往,甚至成立如新民主同志会等以新民主主义为名的组织。以此,在中国的知识份子之间开始出现大幅度地的左倾。1945年起,国民党与共产党的争斗益加剧烈,中共开始大量渗透到非沦陷区,及至1946年沈崇案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声望一落千丈[6][7],各地学潮不断,大学生甚至为支援共产主义游行并疯狂引为风尚[8][9],此时期加入共产党的台籍青年如吴克泰陈炳基或渗透至台湾的学者如黄肃秋等,开始结合旧日在台的同志加入解放台湾的工作,以此至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大量台籍菁英左倾,加上当时国民党政府在中国战事节节败退,犹如风中残烛,激起有志青年加入中共解放台湾的工作,当然也有少部分投机者认为国民党政府不可能支撑太久,加以老台共如廖瑞发与回台后的蔡孝乾张志忠本来在日治时期即与部分反日青年相结合,双方在二二八事件后快速激荡,1947年后地下党的组织快速膨胀。[5] 王子英在二二八时参与了包围警局并加入共产党,并与工学院同学王超伦杨斌彦涂南山简文宣及农学院的陈挺旭共同成立省工委学生工作委员会台大工学院支部,由王超伦担任书记,受学工委书记杨廷椅领导,王子英于1947年10月当选台大工学院学生自治会会长,积极发展组织吸收有志青年。化工系杨斌彦透过社团发展组织到机械系,机械系学生罗吉月则在苗栗时即受到留学日本早稻田返台的曾永贤影响而左倾,1948年加入台大工学院支部,并介绍同系石玉峰入党,1949年傅炜亮郑熙炳张灿生也透过社团受杨斌彦罗吉月影响先后加入组织,石玉峰则另吸收同学吴东烈施至成加入组织。[4][2]

解散

1949年8月省工委发行的《光明报》被国民党政府破获。由于光明报的发行涉及省工委基隆市工作委员会,台大法学院支部首当其冲,多人遭约谈,许多台大师大学生都先后返乡躲避。1950年1月台北市工委会张秀伯、郭琇琮落网,1950年2月学工委书记徐懋德潜逃回大陆,学工委转交由李水井带领[3][5],5月李水井遭逮捕,学工委瓦解,王超伦、张坤修、叶雪淳等先后被捕,罗吉月王子英杨斌彦等人则潜逃躲藏,台大工学院支部至此瓦解。[10][2]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