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Remove ads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3](英语: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Ming Kei College, 简称CCCMKC)是于1967年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创办的一所英文文法中学,是在奥运区一家知名中学

事实速览 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Ming Kei College, 地址 ...
Thumb
樱桃街望向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校舍
Thumb
晏架街游乐场望向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校舍
Remove ads

历史

书院创办初期于铭贤书院的校舍上课,于1969年1月29日正式迁入现校舍,校训为“施比受更为有福”。

学校概览

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方面,该校自1967年创校至今,一直采用英文为教学语言。教育局之教学语言微调方案于2010年9月推出,该校全体中一学生于所有科目(除宗教教育、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及普通话外)均接受英语教学。

学校设施: 全校30间课室及特别室均覆盖无线网络服务,并设有空调、电脑、投影机、Apple TV及实物投映机等设备。

特别室包括:IT创新实验室(设有多台雷射切割机、立体打印机、3台iMac及24台MacBook Air)、STEM学习室、电脑室及多媒体学习室(两间)、实验室(五间)、图书馆、英语活动室、地理室、陶艺室、美术室、家政室、缝纫室、音乐室等。

本校设有可容1300人的礼堂,备有可供戏剧及其他表演设施的小礼堂、可容100人的食堂、艺术廊、宗教资源中心、健身室、具冷热水设备的更衣室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设施:斜道、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触觉引路带、畅通易达的公共询问或服务柜台及视像警报系统。

推展全人教育

该校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为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群、美、灵六育并重,学校不遗馀力地推行一系列计划,如为加强学生对国家、社会、地区的认识和归属感,校方全力推行的公民教育;积极推行“阅读奖励计划”,并于早上增设20分钟的“早读堂”以加强学生中、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并通过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等措施以及创建丰富英语环境的安排,以提高学生“ 两文三语”的水平;通过学生会、领袖生等的选举及运作,向学生灌输民主意识,并培养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还有让学生学习关怀和扶助弱小的“哥哥姐姐计划”等。

重视家校合作

该校十分重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自从学校于1993年10月成立“家长教师会”之后,就经常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借此加强双方的联击。同时,校方又透过学校社工举办辅导课程,使家长能更好地与子女沟通和教导子女。

服务社会

为使学生尽快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该校推行服务积点计划,早年更开始与岭南大学合作推展“长幼同心课程”,并于近年正式设立铭基长者学苑,由学生当老师教授长者电脑,以期学生能通过实践,深切体会铭基校训,即耶稣基督的圣训:“施比受更有福”。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4]
  • 1967年至1973年:潘顿 牧师
    • 1967年至1968年:京力士 先生(兼任)
  • 1973年至1984年:汪彼得 牧师
  • 1984年至1985年:李清词 牧师
  • 1985年至1988年:郭乃弘 牧师
  • 1988年至1993年:翁珏光 牧师
  • 1993年:苏宗仁 先生
  • 1993年至1994年:吴振智 牧师
  • 1994年至1997年:胡丙杰 牧师
  • 1997年至2003年:陆辉 牧师
  • 2003年至2005年:张黄韵瑶 女士
  • 2005年至2011年:李锦昌 先生
  • 2011年至2017年:许俊炎 先生
  • 2017年至2023年:岑国欣 教授
  • 2023年至今:高一村 博士
历任校长[4]
  • 1967年至1977年:韦仲坚先生(Mr. J K Walls[5],任期:1967-1977)
  • 1977年至1992年:陈和通先生(曾任职同系何福堂书院铭贤书院
  • 1992年至2007年:许俊炎 先生
  • 2007年至2017年:陈洁贞 博士
  • 2017年至2021年:李扬真 博士
  • 2021年至今:张佩姗 博士
Remove ads

事件

2024-2025 夺得学界港九第二组女子篮球甲组冠军、九龙第三组男子排球甲组冠军及九龙第三组第三区男子足球乙组冠军。成为本年度港岛及九龙地域中学分会中,唯一同时夺得篮球足球排球学界冠军的男女津贴学校。

2022-2023 夺得学界女子羽毛球比赛甲组冠军(九龙区第三组)

著名校友

商业、医学界
教育及学术界
传媒、演艺、体育及文化界
  • 白双全:香港著名艺术家[11]
  • 梁建锋星岛日报美西版总编辑
  • 周立文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 郑子诚香港艺人[12]
  • 黄守东:前亚洲电视公关及宣传科高级经理[13]
  • 徐羡曾:插画师、舞台创作演员、广告演员[14]
  • 韩毓霞:无线电视体育节目主持、电视艺员[15]
  • 陈国熙(Jerry):旅游节目主持、司仪、专栏作家[16]
  • 林创成:前《太阳报》总监,现任《信报》主笔。[17]
  • 黄智亨:香港电影制作人
  • 张国林:环星音乐、环星娱乐 创办人/老板丨IFPI香港会主席
  • 谭舜而:保龄球运动员
  • 潘明珠:儿童文学作家
  • 蔡嘉欣:香港女艺人
  • 祝紫嫣:香港电影导演﹑编剧﹑作家
  • 黄秋南:香港躲避盘总会创办人及前主席[18],亦为香港引入了VX球、三人羽毛球及雪合战等新兴运动,2019芬兰木柱世界杯季军得主[19]
  • 古芷程:女子篮球运动员
其他
  • 洪家耀:香港唯一华人鲸豚专家、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20]
  • 梁嘉莹:因为有米所以派米大行动-发起人29
  • 刘富生:保安局局长政治助理

著名老师

校歌

该校的校歌是使用著名奥地利古典音乐家海顿于1797年所作的《帝皇颂》音调,与历史上的奥匈帝国纳粹德国以及今天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一样。

香港杰出学生选举

截至2021年(第36届),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共出产1名香港杰出学生。[23]

外部链接

媒体报导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