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伊朗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与伊朗王国于1920—1971年有正式外交关系,断交后,目前没有与现今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互设具大使馆功能的代表机构。对伊朗的相关事务由驻杜拜台北商务办事处兼辖。[1]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于伊朗设立德黑兰台湾贸易中心。[2]
政治

1920年6月1日,中华民国与伊朗卡扎尔王朝签署友好条约,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
1942年,于首都德黑兰设立中华民国驻伊朗王国公使馆,并派驻公使。1944年,于首都重庆设立伊朗王国驻中华民国公使馆,并派驻公使。
1945年2月10日,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并派驻大使。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基于冷战的背景且反共立场一致,两国继续维持邦交,但伊朗直至1957年始重派大使(由驻日本大使兼任)。
1956年12月31日,总统蒋中正接见伊朗参议员马苏第时表示:“共匪侈言与吾人谈和之时,其真义乃欲以政治手段达到彼等前此未能以武力获得之目的。吾人以往与共匪谈判,已有太多经验,绝不致再受共匪最近和平攻势之欺骗。我政府决不考虑任何共匪和平提议。”
1958年,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勒维访问中华民国,并与总统蒋中正会晤。巴勒维也是唯一曾造访台湾的伊朗君主[3]。
1971年8月17日,两国断交。18日,关闭大使馆;[4]10月25日,伊朗投票反对中华民国续留联合国。
1995年9月,伊朗与其他28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的总务委员会中,发言反对将中华民国参与联合国“设立研究委员会”案列入联合国大会议程。[5]
Remove ads
经济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外贸协会)在伊朗首都设有德黑兰台湾贸易中心,拓展双方贸易往来业务,[2]是唯一在伊朗设立公司的台湾机构。[6]
自美国川普政府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后,中华民国自伊朗进口的石油与铝材分量已大幅降低。[6]中华民国亦是伊朗所生产之尿素、氨、甲醇、乙烯的主要进口国。[7]华硕(ASUS)及宏碁(Acer)的个人电脑在2015年的伊朗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二位。[8]
伊朗业者原可经由第三国银行帐户与台湾业者通汇,但台湾的银行自2018年2月起,不论伊朗进口商经由第三国银行帐户汇予台湾出口商之非美元货款,或是台湾进口商经由第三国银行帐户汇予伊朗出口商之非美元货款,因伊朗被列为洗钱防制之高风险国家,而陆续不再承作。[6]
2023年的两国贸易项目如下:
出口至伊朗的前10大项目为:钢铁制螺钉、螺栓、螺帽、螺旋钩、车用螺钉、铆钉、横梢、开口梢、垫圈与类似制品;反应起始剂、反应促进剂与触媒;电路开关、保护电路或连接电路用之电气用具、光纤、光纤束、光纤电缆或光纤传输缆用之连接器;机动车辆所用之零件与附件;诊断或实验用有底衬之试剂或配制试剂,以及检定参照物;手提工具,气动、液压或装有电力或非电力之原动机者;塑料板、片、膜或条;纤维素及其化学衍生物;合成有机著色料、有机荧光增白剂或发光剂;金属、金属碳化物、玻璃、矿物、橡胶或塑胶模具等。[10]
自伊朗进口的前10大项目为:石油焦、石油沥青与其他石油残渣;生物碱及其盐类、醚类、酯类与其他衍生物;铜板、片或扁条;未经塑性加工精炼铜与铜合金;大理石、石灰华、石灰石与其他石灰质纪念碑用或建筑用石以及雪花石膏;姜、姜黄、番红花、麝香草、月桂叶、咖哩与其他香辛料;甲壳类动物;香料、药用或杀虫菌植物及其种子与果实;鲜或干椰枣、无花果、凤梨、酪梨、番石榴、芒果与山竹果;经调制或保藏之果实、坚果与其他植物可食部分等。[11]
Remove ads
由于伊朗发展核计画,受到联合国禁运的制裁,进口中华民国的机械、电子零组件等“战略性高科技产品”不得不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或土耳其等第三国间接进入境内,导致中华民国实际对伊朗的出口值无法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从而产生失真情形。也由于国际间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产品出口至伊朗前,必须先送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审核,以取得核发的“战略性高科技货品输出”许可证,项目达392项,间接影响业者对伊朗出口。[6]直到2016年1月伊朗核问题解决后,贸易关系才逐渐恢复。
2018年11月5日,美国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各国向伊朗采购石油,但也暂时允许包括中华民国(台湾)、印度、韩国、土耳其、义大利、希腊、日本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8个国家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豁免期限最高180天[12]。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能源局统计,2017年中华民国向伊朗采购石油约400万桶,占石油进口比率不到2%。除了伊朗,中华民国还向沙乌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曼、伊拉克、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安哥拉和印尼等产油国采购石油,若豁免期满不得再向伊朗采购,石油供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13]
2018年11月,中华民国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公告停发“伊朗输出货品证明”与“伊朗战略性高科技货品输出”两项许可证。“台伊贸易款项清算机制”亦停止运作,该机制的伊朗方面管理银行Parsian Bank于2018年10月被列入制裁名单,台湾方面管理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随即停止各项付款业务。[6]
Remove ads
2000年上半年,台湾中鼎工程与伊朗经过多次谈判后,于次年在伊朗中部大城伊斯法罕合作设立ABS工厂,总工程费2,800多万美元。此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20多年来,两国间第一项合作工程。[6]
2011年10月,与伊朗中央银行合作,设立“与伊朗贸易金融管理措施”,接受6家非受联合国制裁的民营银行之贸易文件,透过此一措施,双方可以取得货款。[6]
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投资审议司统计,截至2023年6月,台商赴伊朗总投资金额约18.3万美元,计有1件;伊朗赴台湾总投资金额约778万美元,计有81件。[14]
2009年5月,中华民国经济部常务次长林圣忠率领“2009年中东贸易访问团”共59家厂商81位团员访问伊朗首都德黑兰,为两国断交后,访问伊朗层级最高的政府官员,该团也是中华民国历年规模最大的中东地区拓销活动。[6]
2016年3月,经济部政务次长卓士昭率领拓销团访问德黑兰与马什哈德。另外,伊朗有5家厂商前往台湾参加采购大会,是国际解除对伊朗制裁后首次受邀参加外贸协会的采购大会。[6]
交流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部发生强烈地震,中华民国政府从“国际灾难人道救济基金”提拨10万美元协助伊朗赈灾救难工作。[16]
1991年3月,伊拉克爆发内战后,其国内上百万库德族难民涌入伊朗及土耳其,中华民国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库德族难民,其中,有70万美元捐赠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红新月会。[17]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发生大地震,中华民国政府除捐赠10万美元,并派赴救难队前往灾区巴姆,亦协调非政府组织(NGO)办理后续救灾物资的募集与运送事宜。[18]
2025年6月,伊朗与以色列爆发战争后,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在伊朗设立的德黑兰台湾贸易中心帮助6名在当地经商、研究的台湾人经由陆路撤出伊朗。当时尚有中心主任等5名台湾人留在伊朗。[19]
协定
签证


两国国民皆须申请签证方可入境对方国家。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中华民国国民可以落地签证的方式入境伊朗,须先备妥相关资料后上网登记,选择签证类别与实体签证核发机构,例如伊朗驻香港总领事馆或德黑兰机场等,观光与商务停留最多90天。护照文件有以色列签证或入出境章戳者,得拒发落地签证。[21][22]
2015年,中华民国将伊朗从特殊国家名单移除,放宽伊朗国民的签证申请规定。[6]持有伊朗护照的伊朗国民抵台参加由中央政府机关主办、协办或赞助之国际会议、运动赛事、商展活动,或经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驻当地机构之推荐,则可以电子签证入境中华民国,停留最多30天并不得延期。[23][24]
Remove ads
交通
两国无直航班机,可经由(不计航点远近,截至2023年6月15日)[25]: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