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王 (暹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王(泰语:กรมพระราชวังบวรสถานมงคล,皇家转写:Krom Phra Rajawang Bovorn Sathan Mongkol)是暹罗(今泰国)的副王,为仅次于国王之下的人物。

二王通常由国王的儿子或兄弟担任,二王仅仅只是王位的推定继承人,而非法定继承人。这使国王死后王位的继承存在著不确定性。当二王在国王之前逝世,此头衔往往空缺数年,直到国王任命新的二王。此头衔在1885年被朱拉隆功废除,改设暹罗王储之职。
二王居住的皇家住所是前宫(泰语:วังหน้า,皇家转写:wang na),或音译王纳宫、旺纳宫。二王的泰语名称字面直译是“前宫之主”的意思,有时候也可以简称“前宫”。在英文里,二王被翻译为“Front Palace”,或意译“Vice King”(副王)、“Second King”(第二国王)、“Viceroy”(总督)。在二王这一职位被废除后,前宫被改为曼谷国立博物馆。[1]
Remove ads
历史
副王是印度文化圈中的一个头衔。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副王是阿瑜陀耶王国的王子拉梅萱。拉梅萱拥有素可泰王国王位的继承权。1438年,素可泰王昙摩罗阇四世逝世,拉梅萱被父亲波隆摩罗阇二世任命为副王,派往彭世洛,接管了素可泰这个国家。1448年,阿瑜陀耶王波隆摩罗阇二世逝世,拉梅萱加冕为阿瑜陀耶王,成为波隆摩·戴莱洛迦纳,统一了这两个王国。
此后阿瑜陀耶的副王大多数同时兼任素可泰国王的头衔,只有少数例外。1569年,在第一次阿瑜陀耶陷落之后,玛哈·探玛拉差任命其子纳黎萱为阿瑜陀耶副王兼素可泰国王。1583年,纳黎萱兼并了素可泰王国,彭世洛被降为副王的领地,纳黎萱派弟弟埃甲托沙罗担任副王。
1688年,佩拉差任命銮·索拉沙为副王,授予其称号公摩拍拉差旺博翁沙探蒙坤(รมพระราชวังบวรสถานมงคล,意为“伟大吉祥前宫之主”),二王头衔正式确立。
在拉达那哥欣时代,二王与三王拥有几乎与国王同样大的权力。越南嘉隆帝早年曾流亡暹罗,他的描述也证实了这一点。[2]四世王蒙固在位期间,将二王宾告加冕为共治王,二王甚至拥有效忠于自己的直系军队,这支军队不必听命于国王。
二王权力的无限扩大最终引发了暹罗的政治危机。1874年,二王威猜参与国王朱拉隆功发生了严重对立,双方的军队在曼谷互相开火。威猜参落败,逃入英国领事馆。最终英国支持朱拉隆功,才使危机得以最终解决。这次被称为“前宫危机”的历史事件使朱拉隆功决定废除二王这个职位。
1885年,二王威猜参逝世。朱拉隆功不再任命二王,随后废除了这个职位,长期空缺的三王这个职位也同时被正式废除。朱拉隆功引入西方的王储制度,新设立的储君职务,名为“暹罗王储”。[3]
Remove ads
前宫之主(二王)列表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