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马喇前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馬喇前地map
Remove ads

亚马喇前地(葡萄牙语:Praça de Ferreira do Amaral),旧称亚马喇圆形地(葡萄牙语:Rotunda de Ferreira do Amaral),是澳门南湾区的一个回旋处,位于澳门半岛南部、南湾的东北边;按堂区划分则属于大堂区。前地的东端连接友谊大马路仙德丽街,北端连接葡京路殷皇子大马路交界,西北端则接有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南端则是嘉乐庇总督大桥在澳门半岛的落脚点。占地约四万平方米。街道是以1846年至1849年时任澳门总督亚马留作命名。

事实速览 亞馬喇前地 PRAÇA DEFERREIRA DO AMARAL, 命名日期 ...

这里是于1930年代填海而成。1940年澳葡政府在此设立纪念亚马留的骑马铜像,故曾俗称铜马广场。1992年时经历第一次改建,扩大面积和在地底建造停车场和商场,而铜像自此亦被移走并运返葡萄牙;2005年时再度改建,成为现在的多层回旋处和地下停车场。而又因为澳门博彩业的地标建筑葡京酒店座落于此,所以这里又俗称为葡京圆形地

Remove ads

名称由来

Thumb
亚马留

这条街道的名字,葡文名称中的 “Ferreira do Amaral” 是取自第79任澳督亚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的全名最后三个字[参1],中文名称“亚马喇”则是葡属澳门政府对 “Amaral” 的译法。现在的名字自1974年10月5日开始使用[参2]

亚马留于1846年4月21日就任澳门总督[参3],他上任后便在澳门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期间拆毁香山县丞衙署[参4]、封闭粤海关澳门关部行台[参5]等,又在望厦村强行拆毁房屋和坟墓以开辟马路,引起望厦村民不满,最终于1849年8月22日遭村民沈志亮等人在关闸附近刺杀。[参6][参7]

葡属澳门政府对于亚马留名字中 “Amaral” 一字的中文翻译不一,称呼人物本人时译为“亚马留”[参3],用作命名街道和铜像时则分别译为“亚马喇”[参2]和“雅马拉”[参8]

历史沿革

Thumb
1936年的澳门地图,可见亚马喇前地的位置当时被记为“雅马拉铜像”[参9]

源起

亚马喇前地的位置原本是南湾东北部对出海域的一角,是后来于1930年代南湾进行填海后才出现的。最初这个位置被划为萨拉沙博士大马路(即今友谊大马路)的一部份[参10],1939年这里以东北的部份被改纳为殷皇子大马路[参11]。从1936年的澳门地图中,可见这里在当时已被画为一块圆形地,而这块圆形地在地图旁边的附注中被记为“Ferreira do Amaral Monument 雅马拉铜像”[参9]

尽管如此,铜像在此时仍未在这里出现。

雅马拉纪念铜像

大概于1939年,一座用青铜铸造、高约4米的雕像运抵澳门,造型是亚马留左手挥着皮鞭、骑着一匹跳起的马,故被坊间称为“铜马像”[参12];而在官方的文件上,其正式名称为“雅马拉纪念铜像(Monumento a Ferreira do Amaral)”[参8]。该铜像是在葡萄牙制造的,从里斯本运到澳门内港统江码头附近(略为今内港5号码头)上岸,之后被搬到妈阁上街嘉路一世政府船坞暂时安置[参12]。后来有关当局在这里建立一座由四条支柱组成的石墩基座,用以安装铜像[参13];该基座为长约7米的正方形,高约12.7米;在石墩下,前后两面共立有两块石碑,记述亚马留的生平[参13][参14],而左右两面则各有一块象征葡萄牙的盾牌[参14]。直到1940年4月26日,有关当局派人用手推木头车[参15],经河边新街火船头街海边新街巴素打尔古街[注1]新马路殷皇子大马路,用一整天的时间把铜马像运到这里;然后把铜像马头朝向南方,装在基座上[参16]。同年5月11日,有关当局决定将铜像所在之处,命名为“亚马喇圆形地(Rotunda de Ferreira do Amaral)”[参17];而当时坊间则俗称这里为“铜马广场”[参18]

Thumb
1970年代的铜马广场
Thumb
铜马茶座,其前亦可见当时的“亚马喇圆形地”街名路牌

此后这里成为了一处游览区,1950至60年代起在圆形地周围陆续设有茶座和咖啡摊档[参13]。1964年,在圆形地东北面动工兴建葡京酒店,并于1970年2月初揭幕[参1],自此亚马喇圆形地又被称为“葡京圆形地”[参19]、“葡京回旋处”[参20]等。往后逐渐有三轮车聚集在这里[参21]。而在葡京酒店开张之前约一个月,时任澳门总督嘉乐庇批准在圆形地的南端兴建以他来命名的澳氹大桥[参1]

1974年9月17日,澳门市政厅召开市政会议,决定将亚马喇圆形地重新命名为“亚马喇前地(Praça de Ferreira do Amaral)”,至10月5日刊登政府公报后正式实施[参2];公报当天,嘉乐庇总督大桥同告开幕[参1]

Remove ads

第一次改建

规划与落实

1990年中,澳葡政府有意整顿嘉乐庇大桥桥头交通和拆除铜马像[参22]。同年八月,有关当局公开征求重整亚马喇前地的设计方案,并组成一个九人评审委员会评选作品(当中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各有一名代表)[参23];11月初评审委员会公布结果,宣布采用其中一个获得亚军的方案。该方案是由澳门建筑师安德礼葡国美术学院校长利亚尔教授、长江工程有限公司与几位葡萄牙工程师、画家、雕刻家等人共同用45天时间设计的,设计过程花费约38万澳门元[参24]

1991年10月7日,当时的土地工务运输司(即今土地工务运输局)为主体重整工程部份进行历时三个月的公开招标[参25],共收15份标书[参26];结果由葡资公司森美Somec)、澳嘉Obras Públicas e Cimento Armado;简称OPCA)和Mota-Engil葡萄牙语Mota-Engil共同组成的集团投得,造价为2,426万澳门元[参27]

Remove ads

拆除铜马像

至于拆除铜马像的部份,则因为铜马像属于文物而交由当时的文化司署(即今文化局)统筹,并由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负责监督[参28]。土木工程实验室于1992年6月18日完成铜马像的摄影和测量工作[参29];7月30日完成对拆卸建议书的草拟,书中提到不需要保留石墩基座[参14];8月15日有关方面发出招标书,邀请七家工程公司竞投拆卸铜像的工程[参30],其中四家接受邀请[参31],结果由葡资德力公司Constru o Técnicas)投得[参32],工程费用为50万澳门元[参33]。而铜马像最终于1992年10月28日下午约3时40分被拆下,并装箱运到九澳货柜码头暂存,基座亦于之后的两天内拆毁[参34],下面的石碑和盾牌则由当局保存[参14]。1993年2月,铜马像运抵葡萄牙里斯本[参35],现时安放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恩卡尔纳桑广场大道Alameda da Encarnação)上[参36]

铜马像拆除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于1989年9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鲁平表示所有象征和表扬葡萄牙殖民主义的建筑在澳门回归后都不容存在,故葡萄牙方面担心铜马像日后会被中方毁掉而自行拆除[参16][参37]。但前澳门总督文礼治在1992年时否认此说,声称早在鲁平说这番话之前约一年半已有意拆走铜马像[参38]

Thumb
1999年时的亚马喇前地[参18]
Remove ads

设施竣工

而主体重整工程则已于铜马像拆除之前的1992年8月17日正式动工[参39],依照所采纳的方案对亚马喇前地进行改造,直至1994年11月完工并对公众开放。经过这次改建后,亚马喇前地的占地面积扩大至七千多平方米,地底进深两层;地库一层为收费停车场,官方命名为“柏嘉多层停车场(Silo Ferreira do Amaral)”,共有198个轻型汽车车位及340个重型摩托车车位[参40];地库二层为地下商场,共有40个商铺。地面中间则是一个长120米、阔80米的椭圆形休憩区,休憩区比马路高出约2米,以葡式碎石路铺砌路面,种植树木,并设有楼梯和斜坡道贯通休憩区和地底,中间竖立两列各六根的浮雕圆柱,正中央则有透光口为地底采光;休憩区还设有激光喷泉、水池和中式花圃等,面向嘉乐庇大桥一侧设有瞭望台,台下则是停车场的出入口。休憩区外围是两线行车的回旋处;地面另设有五个出入口通往地下商场,分别设在葡京酒店前、殷皇子大马路与亚马喇前地交界处西侧、以及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东南端[注2][参18][参41]

至于原设在前地周边的茶座,也因为这次重建而迁离[参42]

Remove ads

第二次改建至今

规划与落实

Thumb
亚马喇前地今貌

随着澳门交通日益繁忙,有关当局为了提升南湾区的疏导交通能力,土地工务运输局建设发展办公室自2003年起为此谘询意见,至2005年初决定再把亚马喇前地重新改造,计划包括把地面回旋处改为四线行车、地底改建行车隧道等[参43]。2005年2月23日建设发展办公室刊登公报,为重建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参44],共收12份标书[参45];结果由通利建筑置业工程有限公司承投,造价约为6亿5846万澳门元[参46]。同年3月15日,柏嘉停车场停止使用[参47]。重建工程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动工,并将嘉乐庇总督大桥封闭,自此来往澳门半岛氹仔只可取道友谊大桥西湾大桥[参20];直至10月5日重开嘉乐庇总督大桥予公共巴士和的士通行,同时也开通亚马喇前地部份地面道路[参48]

工程期间曾发生多宗意外:2005年7月5日,一名工人在地盘工作时触电死亡,但事件没有即时公布,直至死者家属向澳门工联求助才得以公开[参49]。9月13日地盘西边在安装混凝土平台时,因为电焊品质有瑕疵而发生塌陷[参50],两名工人死亡,也令重整工程被敕令停工[参51];至9月23日才开始陆续复工[参52]。2006年1月16日,一辆澳巴巴士从嘉乐庇大桥失控撞入地盘,导致15人受伤[参53]

Remove ads

各层设施

亚马喇前地经过这次重建后,面积扩大至约四万平方米,地底进深有两层。

地库一层的周边为三线行车的隧道回旋处,有入口和出口各两个:入口设在殷皇子大马路仙德丽街,出口则设在友谊大马路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参54];隧道回旋处的北面另设有可供632辆摩托车停泊的收费停车场[参55]

地库二层为轻型车辆停车场,设有879个收费停车位[参55],停车场东南西北四端各有行人隧道通往地面,车辆出入口则设在地库一层的回旋处内。

Thumb
地库回旋处及轻型车辆停车场入口
Thumb
电单车停车场
Thumb
轻型车辆停车场
Thumb
商业中心

地面作为四线行车的回旋处[注3],其西北面设有公共巴士转乘区[参56],转乘区的中间、北端、西端、西南端和东南端共设有五条通道通往电单车停车场[注4]。中间的环形安全岛为休憩广场,以葡式碎石路铺砌路面,也种植树木和设置座椅。围边共设有八条走火通道通往地库,其出入口以尖角设计的玻璃作为上盖,而各出入口之间另设喷泉水池。广场中央则有高两层的商业中心,以采光玻璃作为上盖,二楼外设有阳台,中心里面可通往地库一层和二层,最底层中间也设有圆型喷泉水池,池上搭有一条“之”字形木桥,水池东侧和西侧各设三部升降机,另外也设多组电动扶梯[参57]

Remove ads

逐步开通

2006年9月4日,通往亚马喇前地地面回旋处的道路正式通车[参58];同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因应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举行而临时开放部份地下行车隧道以疏导交通[参59];直至2007年2月10日,地下行车隧道正式对外开放[参54]

Thumb
公共巴士转乘区

2007年9月30日,地库一层的电单车停车场开放试用[参55];10月18日,地库二层的轻型车辆停车场亦开放试用。试用期间提供首两小时免费停泊的优惠[参60]。2010年2月间又为轻型车辆停车场加装泊车诱导系统以协助驾驶者在场内寻找车位[参61]。2010年5月15日,当局宣布试用期结束,实行正式收费[参62]

至于地面的公共巴士转乘区则于2008年2月5日局部开通[参56],至3月28日全面启用[参63],初时设有四条车道;至2009年3月因应巴士路线调整而再进行优化工程,使转乘区增加至有五条车道[参64],至4月26日启用[参65]。现时有超过20条巴士路线途经此转乘区,成为澳门最多巴士使用的站点。[参66]

争议

Thumb
2010年时的商业中心内部,可见其天花板仍未安装完成

2006年12月6日,当时的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被揭发贪污[参67],涉及多项公共工程,包括亚马喇前地的第二次改建工程。欧文龙被指在此工程中收受三千万港元贿款,干预评标,令通利工程公司获得工程合同[参68][参69]

自从第二次改建后,亚马喇前地被指欠缺无障碍设施[参70],地库的路线指示不清晰,部份区域又互不相通,多组电梯和升降机没有启用等,都使到中间的商业中心和休憩广场都乏人问津,导致实用率低下,也产生行人乱过马路进入休憩广场的问题[参57][参66]

再行修缮

基于上述的批评,使得当局在2010年决定进行优化工程,计划在地库一层开辟行人通道以打通前地各区域、改善通行指示牌和增加辅助设施等[参71];优化工程于2010年7月21日公开招标[参72],共收15份标书[参66],并于9月10日开标[参71],结果由华联创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投,造价逾755万澳门元[参73]。工程于2010年第四季动工[参74],2011年11月完成[参75]

沿途地点

葡京酒店

位于亚马喇前地东北侧,1970年开幕,酒店南部为鸟笼式造型,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旗下的五星级酒店,两座酒店共有1,071个房间,另设有商场、四间赌场、一间角子机娱乐场等设施。[参76][参77]

中国银行大厦
Thumb
中银大厦(中)与葡京酒店(右)
Thumb
嘉乐庇总督大桥

位于亚马喇前地西北侧,1991年落成,楼高163米,内分成38层;大厦外铺设红色花岗石和银色玻璃幕墙,外形如火箭。是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总办事处。[参78]

嘉乐庇总督大桥

位于亚马喇前地南面,1974年落成,是澳门第一条来往澳门半岛氹仔的跨海大桥,全长约2,570米,阔9米。[参79]

交通配套

公共巴士

路线:2A2AS3A3AX3X6B78A99A1121A22232525AX25B26A28A293233395050B527173101XH1MT1MT2MT5N1AN1BN2N3N5

备注

    注:

  1. 这里所指的海边新街巴素打尔古街是今天的新马路道德巷的一段火船头街。当年火船头街由新马路至白眼塘横街之间的一段属巴素打尔古街,而白眼塘横街至道德巷之间的一段属海边新街;1990年9月17日起此两段路皆改并于火船头街[参80]
  2. 葡京酒店前和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东南端各有两个,故全部合计共有五个出入口。另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的其中一个出入口为斜坡道设计,以供伤残人士专用;而其馀出入口则为楼梯和电动扶梯
  3. 嘉乐庇大桥入口处顺时针方向至其出口处的一段为三线。

参考资料

总结
视角

    参:

  1.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附件一:澳門大事記.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2. (第一部份) 公共街道.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门市政厅. : 第93页.
  3.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附件三:人名錄.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4. 王文达. 蘆石塘. 《澳門掌故》 1999年整理版. 中华教育会《澳门教育》出版社. : 第176页 [1950年代]. ISBN 972-97840-1-9.
  5.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關部行台.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6.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亞馬留.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7. 03.沈志亮刺殺阿馬留. 澳门古村落研究-望厦村今昔. 澳门培道中学历史学会. [2010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3日).
  8. 第116/76/M號訓令 (PDF). 澳门政府公报 (澳门: 官印局). 1976年6月23日, (1976年第25期)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9. Tourist Map. Macau, Oldest Foreign Colony in Far East, Founded in 1557. Agência de Turismo. 1936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英语).
  10.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门市政厅. : 第283页.
  11. (第一部份) 公共街道.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门市政厅. : 第115页.
  12. 文戈. 大炮台下-銅馬像紀念亞馬留. 澳门: 市民日报. 2005年7月27日: 页08.
  13. 文戈. 大炮台下-有關銅馬像的種種(三). 澳门: 市民日报. 2010年6月11日: 页07.
  14. 拆銅馬像建議書完成 認為無需保留銅像底座. 澳门日报. 1992年7月31日.
  15. 唐嘉. 阿馬喇被吊走. 澳门日报. 2007年7月15日: C2版.
  16. 盤踞五十年終難逃厄運 面對新時代難耀武揚威. 澳门日报. 1992年11月2日: 第十五版.
  17.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门市政厅. : 第286页.
  18. 唐思. 南灣廣場嶄新景象. 《澳門風物誌》續篇. 澳门文学丛书.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11月. ISBN 7-5059-3503-8.
  19. 外圍道路下月完成上蓋景觀分段佈置 葡京圓形地灌漿工程展開. 澳门日报. 2006年8月7日.
  20. 葡京迴旋處重整 今封舊橋. 澳门日报. 2005年4月8日: A1版.
  21. 黄健威、邱显哲、何庆文、曾文山. 三輪車業之興衰. 陈子良 (编). 《澳門百業》 1998年6月修订版. 澳门培正中学史地学会. [1996年12月].
  22. 當局整頓橋頭交通短期內拆卸銅馬像. 澳门: 市民日报. 1990年5月13日.
  23. 整頓南灣銅馬廣場 徵求設計建地下停車場. 澳门: 市民日报. 1990年8月14日.
  24. 銅馬廣場將於下月初拆卸 建地下停車場重整道路網. 澳门日报. 1990年11月9日: 第一版.
  25. 重整銅馬廣場工程今招標 建二百多車位地下停車場. 澳门日报. 1991年10月7日.
  26. 中葡九公司共十五份標書 參與銅馬廣場主體工程競投. 澳门日报. 1991年11月9日: 第十三版.
  27. 銅馬廣場重整主體工程開標 葡資集團投得造價二千四萬. 澳门日报. 1992年2月21日.
  28. 拆銅馬像需費百多二百萬. 澳门日报. 1992年3月6日.
  29. 銅馬像拆卸工程下月招標. 澳门日报. 1992年6月18日.
  30. 土地工務運輸司發招標書 邀七公司投搬銅馬像工程. 澳门日报. 1992年8月15日.
  31. 銅馬像拆卸工程競投快揭盅. 澳门日报. 1992年8月27日.
  32. 銅馬像拆卸工程 葡德力公司承辦. 澳门日报. 1992年10月8日.
  33. 南灣銅馬像廿八日拆下. 澳门日报. 1992年10月20日.
  34. 殖民主義色彩濃烈建築物 銅馬像昨終於被拆除. 澳门日报. 1992年10月29日.
  35. 阿馬留銅像運抵里斯本 待選適當地點永久安放. 澳门: 华侨报. 1993年2月17日.
  36. Estátua de 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 iGoGo. [2010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葡萄牙语).
  37. 魯平反對保護葡殖民文物 孟智豪昨提出公開批評. 澳门日报. 1989年9月20日.
  38. 銅馬像拆卸澳府早已決定. 澳门日报. 1992年11月8日.
  39. 羽心. 銅馬整治工程難依期完成 附近商業及交通續受影響. 澳门日报. 1993年3月8日: 第廿七版.
  40. 第108/94/M號訓令. 澳门政府公报 (澳门政府印刷署). 1994年5月2日, (1994年第18期第一组)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41. 銅馬廣場地下停車場接近完竣 下月中啟用提供二百七十車位. 澳门日报. 1993年8月4日: 第一版.
  42. 銅馬廣場改建招標快進行 外圍交通將大調整大兜亂. 澳门日报. 1991年4月24日: 第二版.
  43. 建兩行車隧道擴闊周邊路網 重整葡京迴旋疏導交通. 澳门日报. 2005年2月5日: A1版.
  44. “亞馬喇迴旋處及通道改建的承攬工程”總額承攬工程的公開招標.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澳门: 印务局). 2005年2月23日, (2005年第8期第二组)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45. 亞馬喇迴旋處及通道改建工程六日完成評標 江麗蓉認有收指示加快審批. 澳门: 华侨报. 2008年5月31日.
  46. 葡京迴旋處工程 造價逾六億. 澳门日报. 2005年5月3日: B6版.
  47. 柏嘉停車場今晚停用. 澳门: 正报. 2005年3月15日.
  48. 澳氹大橋今有限度重開. 澳门日报. 2005年10月5日: A1版.
  49. 月初地盤意外並無報道令人猜疑刻意隱瞞 議員籲保障公衆知情權. 澳门日报. 2005年7月29日: B6版.
  50. 勞工局分析兩死一傷工業事故成因 疑電焊品質有瑕疵引致. 澳门: 华侨报. 2005年9月17日.
  51. 葡京迴旋處又一嚴重意外 搶救逾七小時地盤塌平台奪兩工人命. 澳门日报. 2005年9月14日: A2版.
  52. 奪命地盤工業意外恢復打樁 發生石屎倒塌平台一帶仍未解封. 澳门日报. 2005年9月23日: C10版.
  53. 葡京迴旋驚現生死時速. 澳门日报. 2006年1月16日: A1版.
  54. 亞馬喇前地行車隧道明通車 兩入口分設於殷皇子大馬路及仙德麗街. 澳门日报. 2007年2月9日: B3版.
  55. 亞馬喇前地停車場電單車泊位明試用. 澳门: 正报. 2007年9月29日.
  56. 亞馬喇巴士轉乘區啟用. 澳门: 新闻局. 2008年2月1日.
  57. 鬧市園地變孤島. 澳门日报. 2010年9月11日: A3版.
  58. 周邊新路開通司機須留神 友誼馬路今起改道. 澳门日报. 2006年9月4日: A3版.
  59. 亞馬喇前地一帶下周一實施臨時交通分流措施. 澳门: 新闻局. 2006年11月10日.
  60. 亞馬喇前地停車場汽車泊位周四開放試用. 澳门: 大众报. 2007年10月16日.
  61. 亞馬喇前地停車場試行引入泊車誘導系統. 澳门: 新闻局. 2010年1月17日.
  62. 三公共停車場15日起取消免費泊車試驗措施. 澳门: 交通事务局. 2010年5月6日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8日).
  63. 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全面啟用 新巴部分路線今起改道. 澳门日报. 2008年3月28日: E3版.
  64. 工程關係亞馬喇前地巴士轉乘區候車道縮減至2條. 澳门: 交通事务局. 2009年3月10日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8日).
  65. 第二階段巴士路線調整26日實施. 澳门: 交通事务局. 2009年4月12日 [2010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9日).
  66. 15公司投亞馬喇前地行人通道工程 地庫一層闢兩通道接停車場 方便行人到中心圓形地. 澳门日报. 2010年9月11日: A3版.
  67. 廉署打老虎 歐文龍落馬. 澳门日报. 2006年12月8日: A2版.
  68. 工務局建設辦評標受歐文龍干預. 澳门: 市民日报. 2008年6月19日.
  69. 四千八百萬賄歐換廿億工程合同 法官責鄧破壞廉潔社會. 澳门日报. 2008年7月10日: A1版.
  70. 葡京迴旋處重整無照顧傷殘人士設施 容永恩質詢當局如何監督. 澳门: 华侨报. 2007年3月22日.
  71. 亞馬喇前地行人通道優化工程公開開標. 澳门: 建设发展办公室. 2010年9月10日 [2011年1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72. 政府機關通告及公告.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澳门: 印务局). 2010年7月21日, (2010年第29期第二组) [2011年1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3日).
  73. 判給結果 (PDF). “亚马喇前地行人通道优化工程”的公开招标 (澳门: 建设发展办公室). 2010年11月17日 [2011年1月1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年8月20日).
  74. 項目案例-已完成. 澳门: 华联创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75. 亞馬喇圓形地行人通道優化工程. 澳门: 建设发展办公室. [2013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8月27日).
  76. 五星級酒店-葡京酒店. 澳门: 旅游局. [2013年9月5日].
  77.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葡京酒店.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78. 澳門新地標-中國銀行大廈落成.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 [2012年7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28日).
  79. 吴志良; 杨允中 (编). 澳氹大橋.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80. (第一部份) 公共街道.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门市政厅. : 第125页.

相关条目

22°11′17.78″N 113°32′33.55″E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