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特-莱诺克斯地球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亨特-莱诺克斯地球仪(英语:Hunt–Lenox Globe)或莱诺克斯地球仪,大约可追溯到1510年,[1]是已知第三古老的地球仪,晚于1492年马丁·贝海姆的Erdapfel,以及与莱诺克斯地球仪系出同源的同型地球仪,可追溯到1504年的原型“鸵鸟蛋地球仪”。亨特-莱诺克斯地球仪由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善本部所收藏。[1]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知仅存的两个历史地图实例中,其中一个使用了惯用语“HC SVNT DRACONES”(拉丁语hic sunt dracones的意思是“此处有龙”)。

描述

莱诺克斯地球仪是一个空心的红色铜质地球仪,没有任何绿色或黑色的铜锈,尺寸约为直径112毫米(约4.4英寸),[3]由两个单独部分组成,在赤道处连接,并且在两极处穿孔作为环形球仪的中心。 [4]此处有龙一词出现在亚洲东岸。[1]
背景
一直到2013年斯特凡·米西纳(S. Missinne)发表关于1504年鸵鸟蛋地球仪的文章,莱诺克斯地球仪的建造方法才始为人所知[5] 。1855 年,建筑师理查德·莫里斯·亨特在巴黎买下这颗地球仪,并将其交予詹姆斯·莱诺克斯,詹姆斯·莱诺克斯的藏品后来入藏纽约公共图书馆,目前地球仪仍保管在那。
亨利·史蒂文斯回忆起 1870 年与亨特一起用餐时看到的地球仪。亨特对地球仪持矛盾态度,他“为了一首歌”买下了地球仪,并允许自己的小孩们玩弄。史蒂文斯认识到其价值,并敦促亨特将其存放在他当时正在设计的莱诺克斯图书馆中。史蒂文斯还在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的前身海岸测量局工作的朱利叶斯·伊拉斯谟斯·希尔加德(Julius Erasmus Hilgard)协助下,借用地球仪来确定其年龄。 [6]

-
北半球
-
南半球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