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丽莎白 (音乐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丽莎白》(德语:Elisabeth)是一部德语音乐剧,由迈克尔·昆泽(Michael Kunze)编剧及作词,由西尔维斯特·莱维(Sylvester Levay)作曲。剧本取材自布里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所撰写的传记《伊丽莎白,不情愿的皇后》(Elisabeth, Kaiserin Wider Willen),故事围绕在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不幸的一生。本剧于1992年在维也纳河畔剧院进行首演。

事实速览 伊丽莎白, 音乐 ...
Remove ads

内容介绍

本剧描述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的一生,从幼年时天真浪漫的巴伐利亚公主,到嫁给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后成为皇后,直到1898年遭遇刺杀为止。

嫁到皇室的伊丽莎白无法适应宫廷中的繁文缛节,她渴求自由,这使得她与婆婆苏菲间关系紧张。刺杀伊丽莎白的鲁契尼是义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这部剧以鲁契尼的视角带出茜茜充满传奇与悲剧的一生。借由将死亡概念具体化的死神一角,象征死亡始终伴随茜茜左右,诱惑她投向死亡的怀抱,也暗示哈布斯堡王朝走向灭亡的结局…

第一幕

开场,百年前刺杀伊丽莎白(Elisabeth)的义大利无政府主义者鲁契尼英语Luigi Lucheni正在地府中接受审判。鲁契尼辩称自己是遵从伊丽莎白的意愿才行刺,因为她与死神(Der Tod)相爱,为了证明自己的说词,鲁契尼唤醒了生活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亡魂,拉开故事的序幕(序曲)。

幼年时伊丽莎白过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父亲马克斯(Max)喜好旅游和马戏,不拘小节。一日,为了离开无趣的家庭聚会,伊丽莎白央求父亲带她一同去打猎,但家庭教师提醒她别忘了自己的身分(和你一样)。聚会中(真高兴见到各位),觉得无聊的伊丽莎白爬到树上但却不慎失足摔落,就在这个时候,她第一次见到了死神(爱与死的轮舞/黑暗王子),开启了一生与死神纠缠不清的命运。

另一头,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在母亲苏菲皇太后的监督下处理政务。途中一名母亲闯入并向皇帝请愿,希望能赦免自己的儿子,但苏菲提醒皇帝要冷酷和强硬,在母亲的压力下,法兰兹做出不予赦免的决定。当大臣提及奥国在英、俄两国间的外交难题时,苏菲决定先行搁置并宣布皇帝要结婚了(吾皇圣明)。

原本苏菲的属意对象是伊莉莎白的姊姊海伦,但法兰兹却看上了活泼的妹妹伊丽莎白(无心插柳柳成荫)。法兰兹很快就跟伊丽莎白求婚,并赠予一条项链做为信物(天下无难事)。1854年4月24日,这一场在黄昏时举行的婚礼,隐约中已显现出哈布斯王朝衰败的迹象(一切化作过眼云烟)。婚礼中,贵族和宾客们谈论著这位年轻的皇后,苏菲认为茜茜不适合当皇后,而茜茜的父亲则认为软弱的法兰兹无法保护茜茜(她不属于这里)。然而死神却在此时莅临婚礼,并诱惑著茜茜选择死亡(最后一支舞)。

婚礼结束后,茜茜无法习惯保守的维也纳宫廷礼仪,婆婆苏菲要求茜茜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后。当茜茜向丈夫求救时,长期受制于母亲的法兰兹却希望她能服从母亲,得不到支持的茜茜,唱出了本剧的名曲“我只属于我自己”,表达了即使嫁到皇室,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拘束,她的人生只属于自己。

最初的四年中,茜茜受制于婆婆,就连刚出生的女儿也被夺走(最初四年)。为了夺回女儿,茜茜以自己的美貌做为政治上的武器,以此换回被夺走的女儿。但不幸的是,大女儿苏菲却在匈牙利的旅途中死亡(黑暗蔓延)。

场景转到维也纳街头的咖啡厅里,市民讨论著皇室的八卦并讨论著这个国家将灭亡,人人都等著末日的最后判决(等待末日)。而在皇宫中,婆婆要求帝国的继承人鲁道夫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并阻止他见母亲茜茜(无权扶养)。为了争取能以自己的方式扶养鲁道夫,茜茜将法兰兹拒于门外并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丈夫在自己与母亲间做出选择(亲爱的伊丽莎白,请开门),此时,死神又出现表达自己的爱意,再次诱惑茜茜跟自己离开,但茜茜认为自己还有美貌能作为武器因而拒绝了死神(伊丽莎白,不要绝望)。

市集上,人民抱怨买不到牛奶,鲁契尼跳出来说牛奶之所以短缺是因为全被拿去供皇后美容之用,因此点燃了人民的愤怒(牛奶)。

皇后的梳化间外,茜茜正进行奢侈的美容(美容),此时,法兰兹罕见的驾临,向仍在梳化的茜茜表示自己决定选择她,茜茜以一席正装出现,向丈夫表露自己的心意并再次诉说自己的人生希望由自己掌控(我只想对你说)。

Thumb
1865年由弗朗兹·克萨韦尔·温德尔哈尔特所绘的伊丽莎白画像。剧中第一幕最后,茜茜以此装扮亮相。
Remove ads

第二幕

1867年6月8日,在布达佩斯大教堂前,鲁契尼扮作小贩,贩售著庸俗的纪念品,叙述茜茜只是利己主义者,藉争取儿子的扶养权向婆婆证明自己的强大,但却为了享受自由,而将儿子丢在一旁,讥讽被茜茜美貌所迷惑的人群(媚俗)。在人群的拥戴下,法兰兹和茜茜加冕为奥匈帝国的皇帝和皇后,但在人民的欢呼声中,鲁契尼却预告了旧时代将结束,新时代属于民族主义(万岁)。作为奥匈帝国新皇后的茜茜,骄傲地向死神宣告自己的胜利,自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受人摆布(当我想跳舞时)。

年幼的皇太子鲁道夫在自己的卧房呼唤著妈妈,但却只有死神回应他的呼唤,鲁道夫要死神陪伴孤单怕黑的自己(妈妈,您在哪里?)。将儿子弃置一旁的茜茜,造访维也纳附近的精神病院,院中的一名女病患此时却宣称自己才是伊丽莎白皇后(她疯了),在众人合力将病患拉走时,独自一人的茜茜却希望能像那名病患一样,自己什么都没有,若自己疯了,或许就能得到自由(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在皇宫中的沙龙中,皇太后向大臣表达皇帝对茜茜百依百顺的不满,大臣于是向太后进言(别害羞),可以女人来对抗女人。维也纳伍尔夫女士的妓院中有各式各样的女孩,鲁契尼在旁暗示大臣挑选给皇帝的妓女已经得了花柳病。

茜茜在练体操时晕倒,扮演医生的死神告诉茜茜她的病是梅毒。茜茜原本打算与丈夫断绝关系并自我了断,死神在此时鼓动茜茜投向死亡的怀抱,但后来仍决定不受死神的诱惑,并打算借此挣脱枷锁(疾病-最后的机会)。法兰兹指责母亲出的主意毁了自己的婚姻,但苏菲认为茜茜和对妻子言听计从的儿子会毁了皇室,不过皇帝最后仍选择自己的妻子,苏菲叹息儿子忘了自身的责任,自己的用心良苦化为乌有(苏菲的叹息)。此时,皇后仍在外游历,只有少数时间才会回到维也纳(奔波岁月),茜茜也发现将失去最大的武器──美貌。

受到死神操控的鲁道夫陷于痛苦之中,死神煽惑鲁道夫叛变,只有鲁道夫皇帝才能阻止黑暗的来临(黑暗蔓延 -(再现))。皇帝对鲁道夫涉足政治并反对自己感到不满(父子间的争执)而维也纳的街头出现了反犹主义者,他们主张应将犹太人赶出帝国,并指责皇后嘲弄德意志主义(仇恨)。待在别墅躲避纷扰的茜茜试图招唤死者,此时父亲却回应了茜茜的召唤,象征在远方的父亲马克斯即将死亡。她向父亲表示自己再也无法像父亲一样(像你一样 -(再现)

陷入孤独和绝望的鲁道夫向母亲寻求协助,鲁道夫希望母亲能为自己求情,但茜茜却表示已向丈夫断绝关系,拒绝向皇帝低头(如果我是你的镜子)。陷于死路的鲁道夫来到梅耶林,在死神的诱惑下,与情妇玛丽一同殉情梅耶林的华尔滋)。鲁道夫的自杀使茜茜为此自责不已,希望死神能让自己解脱,但却被拒绝(挽歌)。鲁契尼在台上炫耀自己的新收藏,也就是皇帝陷入悲伤的照片(我的新收藏)。

法兰兹向茜茜低头,希望能重修旧好,但为时已晚,再也无法回到当初两人热恋时。两人就如同两条船,有各自的目的,在大海相遇,然后悲哀的错身而过(夜舟)。

世界如同船一样即将沉没,家族内悲剧不断发生。法兰兹的弟弟,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被革命家暗杀。茜茜的妹妹,那不勒斯王国王后玛丽亚(Maria Sophie von Wittelsbach)则是发疯了,表侄巴伐利亚王国路德维希二世则因精神错落,溺死在水中。最疼爱的妹妹,阿朗松公爵夫人索菲亚(Sophie Charlotte von Wittelsbach)则是命丧火窟。法兰兹也终于和死神见面,法兰兹想将茜茜从死亡中救出,但却束手无策,死神已经将凶器交给鲁契尼了(一切已成过眼云烟)。

1898年9月10日,在日内瓦湖畔,从报纸得到讯息的鲁契尼持锥子刺死茜茜。死亡终于让茜茜从这世界解脱了(面纱落下)。

登场人物

公演纪录

本剧首演为1992年9月3日,于奥地利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开演,此次公演于1997年1月结束。但于1997年9月4日又重新上演,于1998年4月25日结束。2002年10月,为纪念本剧10周年,于维也纳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维也纳重排版于2003年10月1日到2005年12月4日上演,并曾多次在各国家演出。

  • 日本宝冢大剧场宝冢歌剧团[1][2](日本兵库县)
    • 1996年2月16日 - 至今
  • 日本:东京宝冢剧场,宝冢歌剧团(日本东京)
    • 1996年6月3日 - 至今
  • 日本:帝国剧场,东宝(日本东京)[3]
    • 2000年6月6日-?;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月,2008年8月3日-2009年2月2日;2015年6月13日 - 2015年8月26日
  • 匈牙利:塞格德露天剧场,匈牙利塞格德
    • 1996年8月17日 - 1996年10月
  • 匈牙利: The Operetta Theatre,匈牙利布达佩斯
    • 1996年10月5日 - 2005年1月,2007年7月 - ?
  • 匈牙利:匈牙利国家剧院,匈牙利米什科尔茨
    • 1999年秋天 - 2001年4月
  • 瑞典:Musiktheatern i Värmland,瑞典卡尔斯塔德
    • 1999年9月30日 - 2000年1月9日
  • 荷兰:强音马戏团剧院,荷兰海牙
    • 1999年11月21日 - 2001年7月22日
  • 德国:The Colosseum Theater,德国埃森
    • 2001年3月22日 - 2003年6月29日
  • 德国:阿波罗剧院,德国斯图加特
    • 2005年3月6日 - 2006年9月17日
  • 德国:柏林西方剧院,德国柏林
    • 2008年4月20日 - 2008年9月27日
    • 2008年10月 - 2010年4月为巡回演出(地点包括德国、瑞士、比利时、奥地利)
  • 日本:梅田艺术剧场,日本大阪 *维也纳原版
    • 2007年3月28日 - 2007年4月30日
  • 韩国:三星电子厅(Samsung Electronics Hall ),韩国首尔
    • 2012年2月9日 - 2012年5月13日
  • 奥地利:莱蒙德剧院,奥地利维也纳 *20周年重排版
    • 2012年9月5日 - 2014年2月1日
  • 日本:梅田艺术剧场,日本大阪 *20周年重排版
    • 2012年10月15日 - 2012年10月22日
  • 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歌剧院,韩国首尔
  • 中国上海文化广场中国上海
    • 2015年6月13日 - 2015年9月6日
  • 韩国:三星电子厅(Samsung Electronics Hall ),韩国首尔
    • 2015年6月13日 - 2015年9月6日
  • 韩国:Blue Square I-Market Hall,韩国首尔
Remove ads

初演・再演

  • 再演(2003年-2005年)首日卡司
    • 伊丽莎白皇后:Maya Hakvoort
    • 死神:Mate Kamaras
    • 卢切尼:Serkan Kaya
    • 法兰兹·约瑟夫:Andre Bauer
    • 鲁道夫:Jesper Tyden
  • 第二次再演(2012年-2014年)首日卡司
    • 伊丽莎白皇后:Annemieke van Dam
    • 死神:Mark Seibert
    • 卢切尼:Kurosch Abbasi
    • 法兰兹·约瑟夫:Franziskus Hartenstein
    • 鲁道夫:Anton Zetterholm
更多信息 公演地・年, 伊丽莎白皇后 ...
更多信息 公演地・年, 伊丽莎白皇后 ...
Remove ads

曲目

脚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