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丽奥佩脱拉号轻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丽奥佩脱拉号(英语:HMS Cleopatra)是英国皇家海军所属,为黛朵级轻巡洋舰的第二批舰船。依照下水日期排序,是该级的七号舰。由霍桑莱斯利(位于英国泰恩河畔的赫本)建造,龙骨于1939年1月5日安放,1940年3月27日下水,并于1941年12月5日服役。
Remove ads
服役

1942年初,克丽奥佩脱拉号前往直布罗陀,并于2月9日启程前往马尔他;抵达后不久即遭到炸弹损伤。在修复之后,她于3月初被调往亚历山大港,加入第15巡洋舰分舰队。她是菲利普·维昂海军上将在第二次苏尔特海战中的旗舰,当时他率领4艘轻巡洋舰与17艘驱逐舰,成功阻止了一支由义大利海军派出的舰队——包括利托里奥号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及10艘驱逐舰——该舰队原欲拦截前往马尔他的盟军补给船团。在这场战斗中,克丽奥佩脱拉号的雷达与无线电装置被义大利轻巡洋舰黑条乔凡尼号的一发6吋炮弹击毁[1] 。另有报告指出她的船尾炮塔也遭到破坏[2]。
1942年6月,她为龙骑兵行动与猛烈行动提供掩护,并于8月轰炸罗得岛,以转移敌军对支座行动补给船团的注意力。克丽奥佩脱拉号于同年9月19日进入马萨瓦干船坞进行小修和清洁,五天后重新下水。然而,在重新浮起的过程中,她因船坞倾斜而滑动,压毁了所有木制龙骨垫块,但船体本身几乎没有受损。舰长盖伊·格兰瑟姆认为这个漏水只不过是小问题,便下令让其重返战场[3]。
Remove ads
1943年1月,克丽奥佩脱拉号成为“K部队”(后来称为“Q部队”)的一员,驻扎于安纳巴,负责打击往返突尼西亚的轴心国运输线。之后,她被编入第12巡洋舰中队,参与了对西西里的登陆作战——西西里岛战役,并在登陆后支援陆军部队。
1943年7月16日,她遭义大利潜舰丹多洛号鱼雷攻击,再度严重受损。在马尔他进行了临时修复后,1943年10月,她驶往美国费城以进行全面维修。与同级的月神号轻巡洋舰相同,本舰将原本的QF 2磅速射舰炮改装为四联装波佛斯40公釐高射炮。地中海的实战经验显示,敌军的空袭多半从舰艏方向袭来,因此本次还有架设在“B炮台”上方的波佛斯防空炮,为舰艏提供更多防空火力。改装于1944年11月完成,1945年她前往东印度地区。同年9月,其成为第一艘进入刚收复的新加坡海军基地的军舰。
战后,克丽奥佩脱拉号隶属位于东印度的第5巡洋舰中队,直到1946年2月7日返回朴茨茅斯进行整修。之后,她加入本土舰队第2巡洋舰中队,服役至1951年初。随后便进行一次大型整修,在这次改装中,她拆除了四联装波佛斯高射炮,改装为三座双联装Mk 5型40毫米高射炮[4] 。
1948年,舰长更为彼得·瑞德。1951年底至1953年初,她转往地中海服役。在此期间,她出演了1953年改编自塞西尔·斯科特·福雷斯特小说《布朗决议案》的电影,该片于英国上映时名为《国王的水手》,在美国则称为《单人挑战》(Single-Handed)。
在片中,克丽奥佩脱拉号分别扮演虚构的皇家海军舰艇“艾姆斯伯里号”(HMS Amesbury)和“斯特拉特福号”(HMS Stratford)。作为“艾姆斯伯里号”,她在剧情中英勇地被更强大的德国袭击舰“埃森号”(Essen,片中由曼岛人号加装假炮塔饰演)击沉;作为“斯特拉特福号”,她则在结尾的战斗中胜出。这两场海战,在戏中详细描绘了本舰的主炮与鱼雷发射过程。
Remove ads
1953年2月12日,本舰前往查塔姆船坞并随之退役;然而,因为恰好遇上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礼,所以延缓拆解,甚至于有机会参与到同年6月的海上阅兵仪式[5]。由于拆解顺延,使其自1953年底至1956年间,曾短暂担任预备队的旗舰。1958年12月15日,她抵达纽波特的约翰·卡什摩尔船厂,并开始拆解。
后世创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