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分裂国家平行代表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分裂国家平行代表权,又称一个国家,两个席位一国两席平等两席[1],是中华民国方面提出的海峡两岸关系官方政策,在蒋经国总统执政时开始形成政策,在李登辉总统执政时正式提出,用于制定《国家统一纲领》等法律,也是务实外交的方针之一。在海峡两岸分裂分治一个分治的中国阶段性两个中国等官方政策中都使用了相关概念,后继方案为特殊国与国关系以及一中各表

分裂国家平行代表权方案,认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以及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国家同属于中华民国,但在国际法上各自拥有独立的国家地位,双方国际地位平等,同样拥有中国代表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的关系,如同东德与西德,北韩与韩国一样,在不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留在联合国的会籍以及中国代表权的前提下,主张中华民国有权加入联合国。这个方案希望中国尊重中华民国的国家地位,以推动终极统一

这个方案类似于西德政策曾推动的东方政策,以及美国曾经在联合国中推动的双重代表权方案,李登辉政府曾经以这个政策来争取重返联合国,并推动双重承认,但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认为这个方案违反一个中国政策,属于两个中国的台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反对这项政策。

Remove ads

概论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华民国分裂成两个独立国家,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以及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各自认为自己拥有中国代表权

1969年,西德开始推动东方政策。1972年,两德签署《两德基础条约》,引起台湾政府的注意。在蒋经国总统执政时期,学者魏镛于1975年至美国胡佛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时,提出多体系国家概念,主张在同属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先相互承认对方为拥有主权的平等国家,但基于同一民族的情感,由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享中国代表权,先形成两个中国,再走向中国统一。在他返国进入行政院后,开始负责相关政策的规划。

1988年,李登辉继任中华民国总统。1990年,两德统一,台湾政界与学术界开始推动重返联合国运动。1993年,中华民国政府派出外交部长钱复等人,推动要求加入联合国[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同年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强烈反对这项政策。

1999年,许宗力教授等人提出特殊国与国关系研究报告,主张强化中华民国的独立国家地位,之后形成特殊国与国关系政策。这个政策强调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平等国家,但是不再引用分裂国家,以防止中国将台湾问题内政化

Remove ads

前例

两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覆灭,于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建国。

两韩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场

2000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反对尼加拉瓜等国提出的台湾参与联合国案,主张平行代表权方案不适用于台湾。认为这个提案企图制造两个中国,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破坏中国和平统一。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