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赤壁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前赤壁赋》,又称《赤壁赋》,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知名的作品之一[1],为《后赤壁赋》的姊妹篇,并有书法真迹,该文物现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并指定为中华民国国宝。
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于元丰五年(1082年)写下了这篇作品。作品描写的是苏轼与客人泛舟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赤壁市),谈论赤壁之战,进而讨论至天地人生的过程。
元丰二年11月29日,上谕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前赤壁赋》写于作者首次游览黄州赤壁时。
真迹
由苏轼亲笔书写的《前赤壁赋》于1949年后运往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2],2006年后,该件因在文建会启动古物分级审议前展出,并自启动后不曾展出而延缓指定国宝。2024年1月5日,中华民国文化部因应国宝文物审查及文化资产保存法,以全名“宋苏轼书前赤壁赋卷”将该件文物指定为中华民国国宝。[3][4][5]
评论
赤壁赋被后世认为是苏轼的思想境界逐渐趋于三教合一的征兆,而其文学成就则继承和广大了苏轼一贯的气度及风采,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最著名、评价最高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苏轼本人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