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兰丹河
马来西亚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兰丹河(马来语:Sungai Kelantan;英语:Kelantan River)是马来西亚主要河流之一,为马来西亚半岛东北部的主要河流,流域坐落在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境内。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5年3月18日) |
Remove ads
概况
发源自蒂蒂旺沙山脉上的乌鲁士拔山(海拔2161公尺),主流长248公里,流域面积11900平方公里,涵盖马来西亚大汉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流经处的主要城市有瓜拉吉赖、丹那美拉、巴西马和首府哥打峇鲁,出口处为南海。[1]
吉兰丹河主要分成四段,其首20英里为柏迪斯河(Sungai Betis),其次为能吉利河(Sungai Nenggiri),接著加腊士河(Sungai Galas),最后与勒比河(Sungai Lebir)汇成吉兰丹河。[2]:8
主要支流
- 吉兰丹河
- 勒比河(Sungai Lebir):瓜拉吉赖县 督阿冷
- 加腊士河[3](Sungai Galas):话望生县 达蓬
- 柏高河(Sungai Pergau)
- 能吉利河(Sungai Nenggiri)
- 柏迪斯河(Sungai Betis)
- 双溪榴莲(Sungai Durian)
- 饶河(Sungai Nal)
- 索谷河(Sungai Sokor)
- 古夏河(亦音译古舍河。)(Sungai Kusial):丹那美拉县 古舍
- Sungai Sat
- Sungai Bagan
- Sungai Mak Neralang
主要桥梁
- 苏丹雅哈耶布特拉大桥[4](马来语:Jambatan Sultan Yahya Petra;英语:Sultan Yahya Petra Bridge),主要桥梁,双向四车道。跨越吉兰丹河下游主干,将坐落在东岸的该州首府哥打峇鲁市和西岸郊区连接起来。全长840公尺(2757尺),[5]是马国第一座收费大桥。[6]1962年9月14日奠基,1965年4月17日[7]由时吉兰丹苏丹雅哈耶布特拉开幕,[8]耗资520万令吉,由于该州财政贫弱,故采取收费的做法。[6]值得一提的是,该桥梁的承建商建发公司,为该国富豪林梧桐所有,是他早期的事业之一。[9]日后该桥日益拥塞,2013年2月,为纾缓交通而在该桥两边另外建设的单通道高架桥建竣,成为双向六车道桥梁。[10][11]
- 基里玛桥(英语:Guillemard Bridge;马来语:Jambatan Guillemard),单轨铁道桁架桥,坐落在吉兰丹州境内,跨越吉兰丹河主干,自马樟县起至丹那美拉县境内,全长609.6公尺,是马来西亚国境内最长的铁道桥。建于1920年4月,建竣于1924年4月,由英国的都城嘉慕公司(时名Metropolitan Amalgamated Railway Carriage and Wagon Company Ltd)承建。1924年7月19日[12],在吉兰丹苏丹伊斯迈的邀请下,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暨马来联邦高级专员的基里玛爵士亲临开幕,苏丹伊斯迈则以基里玛爵士命名该桥[13]。开通以后,吉兰丹即与吉打、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柔佛以铁道相通,在当时英国殖民政府规划下,吉兰丹将与暹北[14]、仰光[15]相通,通过数千里的铁道,与缅甸、法属印度支那连接。[16]1941年12月,马来亚战役中败退的吉兰丹区英军炸毁部分桥身以阻止日军前进,之后战争期间日军工程师修复失败故一直无法通行,直到1948年9月7日再次修复后,才恢复通车,再度允许所有交通工具通行[17]。1988年2月1日,丹那美拉大桥建竣通车以后,仅行火车,目前为马来亚铁道公司所用。[16][18]
灾害
马来半岛东岸每年11月至3月期间,会因亚洲内陆持续吹来东北季候风从而形成绵长的雨季。该季候风自南海与暹罗湾处携来大量水汽并在马来半岛东部降水。其中吉兰丹河流域每逢雨季时期常见水灾肆虐。自20世纪有记录以来,该流域地区在1927、1967和2014年均发生了历史上特别重大的灾情。其中因为吉兰丹河口三角洲地区,以首府哥打峇鲁为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的缘故,每逢雨季辄有大量人口和聚落蒙受灾害,如1967年时,吉兰丹州即有七成的村庄和近半的人口受灾。[20][2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