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年 (2015年电影)
2015年香港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十年》(英语:Ten Years)是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电影,由五出短篇电影单元合集而成[6],分别为郭臻导演的《浮瓜》、黄飞鹏导演的《冬蝉》、欧文杰导演的《方言》、周冠威导演的《自焚者》、伍嘉良导演的《本地蛋》,由廖启智、梁健平、周家怡、游学修、吴肇轩等领衔主演。香港于2015年12月17日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上映,因反应热烈而陆续于不同戏院再上映,累计票房突破600万港元,并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2016年8月在台湾上映[7]。该电影亦获选为2015年亚洲电影节推介电影。
该电影因内容涉及香港人权、民主、言论自由受威胁的现况,电影中五个短片,预示了香港未来十年会发生的情况,有人认为是香港未来的“预言书”[8]。中国中央政府全面封杀此片,下令中国大陆各大网路平台禁止直播或转播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实况,令至少千万观众无法收看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9][10]。
2017年,“十年电影工作室”正式筹备《十年》国际化小组,目标协助制作国际不同国家版本的《十年》以连结世界、推广普世价值理念。消息指泰国版已由曾获得康城影展金棕榈奖的泰国导演阿彼察邦接手带领制作,其馀参与的导演包括Wisit Sasanatieng、Aditya Assarat、Chookiat Sakveerakul和Chulayarnnon Siriphol。此片将由Aditya Assarat成立的Pop Pictures和Films For Free负责监制;台湾版由刘嘉明成立的佳映娱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监制,邀请了邹隆娜、廖克发、勒嘎‧舒米、谢沛如和吕柏勋担任导演;日本版由高松美由纪旗下的Free Stone Productions制片[11][12],是枝裕和担任监制。
Remove ads
创作背景
策划人导演伍嘉良指,《十年》创作意念源于2014年初完成纪录片作品《趁还有墟》后,导演与街坊交流时谈及令人欷歔的香港现况。导演希望会有更多可能性,能对改变现状有更长远的看法。其后接触5名导演,了解各自关心的议题后,在几乎没有限制下开始制作。由于电影没有申请电影发展基金,制作成本有限,所以采用比较写实的手法拍摄[13]。伍嘉良亦指出,《十年》彻头彻尾是一个实验,同时是艺术作品。为引发观众思考整个社会的将来,团队在制片过程中做了不少访问,希望以不同角度去思考各持分者的想法,平衡各方的考虑[14]。
《浮瓜》导演郭臻在2015年5月开始拍摄其部分,当时他认为雨伞运动过后,中央政府开始意欲控制好多事,因而以国安法作为寓言故事的符号。《浮瓜》一题来自人在海中死后,亲友将西瓜抛进海招魂,以此象征着香港的状态[15]。
《自焚者》导演周冠威在2009年创作剧本,当时社会正争取2012年普选,但再次失败。周氏选择自焚者作主题,是因为抗争的最极致是要牺牲人命。综观各国民主抗争运动都有此情况,但香港仍未发生。周氏希望借此让观众反思愿意为香港牺牲多少,亦盼望透过敏感剧情而呼吁港人冲破言论自由的障碍[15]。
Remove ads
故事内容
片段采用黑白画面拍摄。讲述2020年五一劳动节庆活动期间,一所中学的礼堂正举行由建制派政党举办的蛇斋饼糭活动。与此同时,楼上课室有多名政界高层、警队以及黑社会,计划射伤两位建制派议员以制造混乱,激起港人恐惧,从而加速中央实施“国安法”。两名黑社会“炒散”获分配“任务”,眼见可观酬劳,决定孤注一掷执行任务。这一连串计画的目的只是在于操纵民意,令“国安法”成功通过[16]。
以保育作议题。博物学已失去了认知世界的方式。在高速发展的世界里,它犹如巫婆般的姿态重现。2025年不过是世界时常如末日般的季节,但城市洗刷记忆与历史的进度和毁坏的速度却强大得很。
两个旨在传承博物学遗风的男女年轻人,朋友的家因市区重建而被拆毁,只留下不同物品并制成标本。他和她在大角咀的居所中已开展标本制作一段时间。两人无法摆脱记忆、无法抽身既有的事物当中的特别关系。虽然他和她一起制作有关物件的标本,然而他们这次再无法把物件送回民间,而是选择在保育里头最消极的方式,把东西像安放墓穴一样的安放标本箱。男主角尝试把自己变成标本,让皮肤慢慢硬化,直到再也不能感应并无法触碰。
而男女主角性格分明极端,只有女主角仍然坚持,为保存这计划。男主角早前为女主角保存一切,但最终却是她先为他著手做他的身体标本。他在不舍的同时宁愿他在她手中保存和毁灭——而这从来是二人为一体。她为他调较著的药水是微暖的,同时她亦时刻害怕她的惊惶会在药水中显影。说书人读著他们工作日志,如同和她一起慢慢在包裹,包裹著“感知”、包裹著“消亡”、包裹著那不再有感觉的生命[16]。
Remove ads
2025年,所有香港的士司机必须应考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不及格者须在的士车头及车尾贴上“非普通话”的标志,并禁止在各出入境管制站及启德邮轮码头等地接载乘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香港的士司机阿汉年逾四十,妻儿均能操流利普通话,但他仍未能学好。每天默默驾驶“非普”的士继续在他土生土长的地方挣扎求存。市面上不论学生、乘客、茶餐厅侍应、学校广播,以至的士的导航软件,均已经以普通话作主要语言。在广东话沦为方言的环境下,他发现除了“揾食”较以往艰难外,他所失去的原来还有更多[16]。
电影以仿纪录片的形式制作,讲述2025年,一名青年社运领袖成为首位因违反《基本法23条》而入狱的人,在狱中绝食身亡后。一名支持者透过于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前自焚展现对青年的支持。在自焚事件发生前,香港曾发生一场镇压,防暴警察施放催泪弹,令街头烟雾弥漫。在街头抗争的学生及老人被防暴警察打至头破血流,令人联想到2014年雨伞运动时警方发射催泪弹驱散示威者的场面。该片采用纪录片方式,旁白访问学者、议员、作家、以至学生的看法,并加入访问期间被警察中断的桥段。
片中学生认为唯一可行的抗争方法,要透过血汗和代价才能争取。到底那位“自焚者”是谁?全片透过访问各界的意见,最终拼凑出事实的真相[16]。
2025年,在种种政治原因下,香港最后一间本地活鸡农场被迫结业。多年来靠卖本地蛋为生的阿森前景未明,同时亦开始担心参与“少年军”的儿子明仔,因阿森发觉明仔需要参与愈来愈多的“保密行动”。一天,阿森因卖写著“本地蛋”,而不是“香港蛋”的鸡蛋,被“少年军”控指违反其长官规定并拍照记录。阿森会否找到机会了解儿子的挣扎与想法呢[16]?
演员
故事 | 演员 | 角色 | 介绍 |
浮瓜 | 利沙华 | 长毛 | 黑社会基层 |
陈彼得 | Peter 仔 | ||
许培道 | 钊哥 | 黑社会干部 | |
王宏伟 | 张坤祥 | 议员 | |
陈慧仙 | 林琼梓 | ||
老僧 | 杨金华 | ||
冬蝉 | 黄静 | 单元女主角,角色不具名 | |
刘浩之 | 单元男主角,角色不具名 | ||
方言 | 梁健平 | 阿汉 | 的士司机 |
周家怡 | 白领 | 的士乘客 | |
自焚者 | 吴肇轩 | 欧阳健峰 | 大学生、社运领袖 |
游学修 | 柏阳 | 大学生、社运分子 | |
Tanzela Qoser | Karen | ||
本地蛋 | 廖启智 | 阿森 | 杂货店老板 |
许育鸣 | 明仔 | 阿森儿子 | |
赖颂轩 | 阿安 | 书店老板 | |
王庆南 | 祥 | 鸡场老板 |
奖项
票房
截至2016年1月31日,《十年》累积票房共收540万港元。[19]
《十年》于2015年12月17日上画时,最初只于百老汇电影中心公映。由于票房较预期理想,至2015年12月底开始陆续获UA(太古城、CineMoko及MegaBox)、星影汇及马鞍山戏院上映,当中星影汇更使用四百多个座位的影院放映。虽然戏票一直供不应求,场场爆满,但院商表示随著1月底农历新年档期到临,需预留足够场次予大制作,大部份戏院已相继将其落画[20]。
在获得金像奖提名后,《十年》在香港艺术中心电影院上映,连同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唯一一场放映[21],六场门票均迅速全部售罄。[22]
在高先电影取得发行权后,曾以减少分帐至三成以下为诱因,争取第二轮商业放映,唯被院商以“没有空间”为理由被拒,适逢艺术中心装修,亦不能继续放映。[2]为了让更多向隅的观众能欣赏本片,遂改以社区放映会形式继续放映。
社区放映

2016年2月1日至3月2日期间,本片和十二间大专院校学生会合作,举行校内放映及座谈会;另外在2月4日假香港演艺学院为该校全日制学生举行“香港本土电影再起思潮”放映及座谈会[23]。2016年3月20日,东区泛民会议10位议员于下午二时半在柴湾青年广场举行“十年座谈会”,包括电影欣赏及与导演对谈环节,活动当日约600名市民出席[24]。
2016年4月1日晚上,十年电影工作室举行“十年・四月一日・同步”活动[25]。逾50个团体于港九新界共34个地点同步放映《十年》,其后另设1小时映后座谈会,以网上直播方式与导演对谈。当中一部分是社区户外放映,其他是团体包场。原预计晚上至少有2,600人在各区观赏,而活动当晚共有约6,000名市民于各放映点欣赏《十年》[26]。
Remove ads
海外放映
《十年》获选为2016年3月4至13日举行的第11回大阪亚洲电影节香港电影特辑中的五部电影之一,亦是十年的首次海外公映,两场放映戏票均全部售罄。[39]其后在新加坡华语电影节、以至意大利乌甸尼斯远东电影节参与公映。其后在澳洲、英国、纽约、加拿大、甚至荷兰放映。
台湾由佳映娱乐发行,在2016年7月9日开放包场,并于同年8月5日正式上映[40]。
《十年》在2017年7月22日在日本新宿K's cinema公映[41],而该预告片以广东话对白并配上日文字幕[42][43]。
事件
2016年4月6日,有网民将《十年》未剪辑的完整版上传至YouTube供人免费收看,上载者以简体字表明:“本片只为方便大陆内地观看,如有侵权,不好意思。”《十年》制作团队则发声明对此感到“极不尊重”及失望,呼吁市民不要转载。有关影片同日晚上已被移除[44]。
评价
- 美国媒体CNN国际台以“《十年》:香港黑暗未来,为票房带来惊喜”为题,找来三位导演访问,对于影片引起巨大回响,伍嘉良在访问中表示是意料之外。[45]
- 中共官方媒体《环球时报》2016年1月22日社评声称《十年》的导演者宣扬所谓绝望的“思想病毒”,“在内地人看来,这部片子是完全荒诞的,它所描绘的场景十年后不可能在香港出现”,“它这个时候冒出来,带给香港社会的害处很可能大过好处”[6]。
- 《十年》获颁金像奖后,引来某些电影业界人士公开批评,而这些批评大多来自建制派。建制派电影投资者林建岳以电影投资人身分评论该片获奖之消息,称《十年》得金像奖“最佳电影”是香港电影界的不幸。他本人认为该片并没有得到任何奖项提名,亦非最卖座电影,不具备最佳电影的质素,同时对电影人来说不公平。[46]香港电影商协会成员黄百鸣指出得奖是“笑话”和“极大错误”,即使不论及政治,“一套50万制作嘅电影,喺其他奖项一个奖都攞唔到,点可以叫最佳电影?”。认为电影人并非理性投票,对追求认真电影的投资者并不公平。但当被问及有否观看《十年》时,其表示其从未观看过[47]。
- 文化评论人陈景辉批评《十年》“失去想像力”,在赛果尘埃落定之后,在网上坚持这个看法:“香港的衰落就是政治决定一切。现在的政治好像失去了美学、思想、深度、想像力等所有实际内容。十年拿奖,除了表态之外甚么都没有。”[48]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