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寮保宁宫
澎湖湖西鄉南寮村廟宇,主祀保生大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3°35′09″N 119°40′08″E南寮保宁宫,台湾澎湖县湖西乡庙宇,旧名真人庙、保安宫,清康熙24年(1685)蒋毓英编撰的《台湾府志》即有文献纪录,主祀保生大帝,信众尊称“主公”,最初系由白沙乡后寮威灵宫分灵而来。[1][2]法师流派为“闾山派”。[3]:77
Remove ads
沿革
南寮保宁宫的确切建立时间不详,台湾府知府蒋毓英《台湾府志》中载“真人庙,在奎璧港”,康熙24年(1685年)已有南寮保宁宫可考的文献纪录。[1]
根据南寮保宁宫庙中碑文沿革所述:其建庙渊源可追溯白沙乡后寮村的威灵宫。[2]威灵宫相传建于明朝万历30年(1602),当时来自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金门和厦门)的移民落脚白沙乡的后寮村之后,由于瘴疠频传,因此在当地起建威灵宫,奉吴本真人-即“保生大帝”为主神,庇佑全境村民。[4]有一说法系保宁宫的历史略晚于后寮威灵宫三十年,[5]建造时间则约莫落在明末崇祯年间,庙方于“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网站中登录年份为崇祯12年(1639),1997年重建竣工。[2]
湖西乡南寮村位于今马公本岛东北隅,旧称“奎璧港社”,该处有高丘类龟状,昔称“龟壁山”,临海处称“龟壁港”,居民依山面海而居,在清季时行政区归于“澎湖厅奎璧澚(澳)”,乃取“奎璧”音义类同“龟壁”之故。[6]
“奎璧港社”后因居民渐众,聚落分成南北,又成“南寮社”与“北寮社”,[6][7]自后寮威灵宫分灵的南寮保宁宫建立在南寮村境内,后在乾隆年间,北寮村民鉴于两社来往祭拜不便,又从保宁宫分香,另建北寮保安宫,[8]故当地居民对南北寮的保生大帝庙有“兄弟庙”的称呼传开。[9]
Remove ads
祭典
南寮保宁宫每月农历逢初一、十五皆会举办“犒军”等小法仪式[9],为澎湖县庙宇之中传统仪式活动仍保存十分良好的地方公庙。
保宁宫亦是旧奎璧澚聚落信仰的领导中心,与邻近北寮村、湖西村、湖东村、青螺村、红罗村与白坑村的六间宫庙合办三年一期的迎王活动,故有“澳兄”之称。[1]
根据民间五行学说,保生大帝乃医疗之神,五行属木,八字命理喜用神为木者,宜向保生大帝祈求光明灯,以补命数补不足。此外,虎爷为保生大帝(大道公)之守护神[10],五行亦属木。
图辑
-
屋脊雕饰
-
扶乩仪式
-
武乩童
相关连结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