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泉州府

明清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泉州府
Remove ads

泉州府中国福建明朝时设置的,存在至清朝府城东有洛阳桥

Thumb
泉州府在福建省的位置(1820年)
事实速览 闽南语名称?, 全汉 ...

历史沿革

明朝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隶属福建行省治所晋江县(县城、府治属泉州市鲤城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洪武九年(1376年),福建行省改为福建布政使司,泉州隶之。洪武十七年(1384年),撤澎湖巡检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置漳泉道。

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泉州府、漳州府延平府三府四县边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设澎湖巡检司

以前,泉州府并未增设新县,仅维持七县。

南明永历九年(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厦门思明州

清朝

清朝时,府治仍为晋江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泉州府范围大约等同今日的金门县(不包含金城镇东碇岛[a]乌坵乡[b])、厦门市(不包含海沧区南半部[c])、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少数地区[d]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e]园庄镇[f]之少数村庄与泉州市所辖安溪县南安市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泉港区洛江区

康熙十九年(1680年)思明州废。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从泉州改驻厦门[1]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永春直隶州,划德化县延平府大田县永春直隶州管辖,泉州府辖境缩小。

乾隆四十年(1775年),从同安析置马巷厅[2],驻马家巷(今厦门市翔安区马巷)。

至此,泉州府辖五县一散厅如下:

一、晋江县

二、南安县

三、惠安县

四、安溪县

五、同安县

六、马巷厅[3]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废除泉州府,下辖各县归属南路道,共开府544年。

兵制

清朝

顺治三年(1646年),设提督军门统辖全省水陆军务。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另设水师提督,专管水师标下中左右前后五营,统辖全省水师镇营,提督总兵官驻泉州府同安县厦门城。本军门(陆路提督)专管陆路标下中左右前后五营,统辖全省陆路镇营,提督总兵官驻泉州府城。[4]

更多信息 上级主官, 各营 ...
更多信息 上级主官, 各营 ...
更多信息 县, 陆路 5428 ...

同治六年(1867年),漳州镇同安营改归福建陆路提标管辖。[5]

Remove ads

职官

入清以后,满清大量起用北人。

明朝

知府

更多信息 姓名, 籍贯 ...

清朝

清代依据各地民情之不同,制定了选任地方官员的标准。

更多信息 福州府, 福宁府 ...
更多信息 晋江县, 南安县 ...

知府

更多信息 姓名, 籍贯 ...

志书

泉州府志》最初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编撰。现存最早的一部泉州志书是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泉州知府阳思谦聘请原礼部尚书黄凤翔行省解元李光缙所编修。

文教

注释

  1. 原属漳州府海澄县四五都
  2. 原属同安县积善里十八、十九、二十都
  3. 原属晋江县四十七都
  4. 原属惠安县待贤里十一都
  5. 原属南安县四十六都
  6. 原属南安县三十三、三十四都
  7. 原属南安县三都
  8. 原属南安县二都
  9. 全部划属马巷厅
  10. 部份划属马巷厅
  11. 大小担门,即大胆岛二胆岛
  12. 大小金门,即金门本岛、烈屿。
  13. 然《重纂福建通志》云其为南直隶和州含山县人,越州卫籍,与云南说迥异。
  14. 该资料不包含马巷厅
  15. 明末的河南开封府许州襄城县辛自修此时已不在人世,并非同一人。
  16. 《永春县志》载为正白旗
  17. 然泉州历史网云其为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与贵州说迥异。
  18. 并非乾隆年间即已逝世的镶黄旗满洲人盛安
  19. 《重纂福建通志》仅收录至徐耀,后续知府记载散见各处,名单不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