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去毛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去毛化,又称非毛化[1],指1976年毛泽东之死后,采用种种方式淡化、清除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和崇拜的过程。[2]

历史演变

在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976年毛泽东之死后,中国共产党高层存在对毛泽东的多种看法。[3]四人帮主张肯定毛泽东及其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凡是派肯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于1977年宣布“历时十一年的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宣告胜利结束了”[4],同时主张“两个凡是”,延续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求是派主张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且对毛泽东进行重新评价,结束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求是派内部又存在对毛泽东功大于过、过大于功、功过相抵等不同评价。1980年,邓小平定性表示“毛主席功过要七三开”,即七分成就,三分错误。[5]同时,邓小平也批评了对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批评“过分”的倾向,表示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泽东。[3]

实际上七三开被认为是权宜之计,1985年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就时,中共政治局和中共顾问委员会的常委会一共30多人,曾经开过一次由胡耀邦提出、邓小平等人同意的重要内部会议,主张应该此时再度重新评价毛泽东。邓小平的意见是此事还要做,但应该要推迟到15年到20年以后再做。对于这个必要之举,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理论助手林牧说:“要重新评价的意思就是,认为当时中共12届6中全会对毛泽东的评价对功劳估计得过高,对他的错误估计得过低。”[6]他还说,前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也曾经于2005年提出,现在20年的时间已经到了,应该重新评价了吧的动议。据说胡锦涛他们觉得好像时间还不成熟,中央虽然认明到重新评价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现在还不行。[6]

Remove ads

处理不彻底的争议

学术界评析认为,中国高层进行柔性的“去毛化”十分巧妙,因为激进的“去毛化”会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思想发生混乱,从而造成政治不稳,而这也就导致毛泽东崇拜仍然存在于中国民间社会。[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淡化,但每逢重要的毛泽东诞辰纪念日,中共都会有高规格的纪念活动。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胡锦涛曾率中共政治局常委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的遗容。[8]

文革结束后,中国民间社会对“非毛化”“去毛化”“批毛”都有公开或不公开的呼吁,但是中共高层基本上采取避而不谈的做法。[9]去毛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否定毛泽东开辟的中共建政道路、放大“三年困难时期”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以改革开放的成功来否定毛泽东时代等等。[2]刘晓波认为,毛泽东虽然不喜欢儒家、批判孔子,但他对法家的权谋术和厚黑学相当推崇,是中国传统文化黑暗部分的集大成者,因此去毛化必须批判中国传统文化。[10]求是杂志社社长撰文称“毛泽东尽管犯过严重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极其严重的错误,但是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巨大的。”[1]

2012年11月4日,中共发布十七届七中全会公告,没有提及毛泽东思想,被认为是中共十八大前夕意识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新的信号。[11]路透社报道说,中共政治局这不提及毛泽东思想,被一些人认为是发出了改革的信号。[12][13]2013年12月毛泽东120岁冥诞,习近平说:“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 [5]但2022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吴玉山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0年统治下,党国对各种社会控制不断加强,反而出现了“再毛化”,最大的特征是集权与扩张。[14][15]

类似词条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