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受养人签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受养人签证》(英语:Dependants Visa),是非香港居民作为香港居民的配偶或者其他亲属(比如子女、父母等),以香港居民为保证人,在香港定居所获得的签证。这种签证具有期限长、在香港读书、生活不受限制等特点,而且在香港通常居住[1]满七年也可以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2]
申请资格[2]
申请手续
逗留限制
相关事件
2011年起一名英籍女同性恋者QT与伴侣SS在英国透过民事结合注册成为同性伴侣,其后SS来香港工作,QT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向入境处申请受养人签证留在香港,但两度遭拒绝。2014年10月,QT提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在2016年10月被判败诉,其后QT提出上诉。
2017年9月25日,高等法院上诉法庭推翻原讼法庭的裁决,3名法官一致裁定QT胜诉兼得讼费,指入境处做法构成性倾向歧视,因同性伴侣永远无法符合一夫一妻要求,政策对同性伴侣极不利。又指受养人签证仅赋予申请人留在香港的权利,不等同承认该种婚姻。例如,曾有一夫多妻关系的伴侣获批让其中一名妻子以受养人身份留港,但不代表香港承认一夫多妻制[16]。法庭下令QT和入境处在28天内草拟相关的法令,交由法庭审批。[3]终审法院确认该判决。[17]
根据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网页,教育局就专上课程收生界定持有9类证件的人士为“本地学生”[18],会被视为本地申请人,其中第5类(LS5)为持有“受养人签证”或“进入许可证”的未年满18岁学生。相关中介公司所指的“漏洞”,是指“高才通”等人才计划快速获批,高才的子女可透过获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证前往香港,成为香港非永久居民。相关人士子女通过在外地补习机构准备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再以自修生身份报考,短期内便可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香港的大学。
本地学生大学学额关注组于2024年10月18日发起联署致信立法会申诉部要求审视“本地学生”定义,保障本地和真正在香港生活建设的家庭。关注组建议针对目前LS5本地申请人类别,增加附加限制条件,要求受养人签证身分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可被视为“本地学生”:申请时至少在香港本地中学就读满3年;或申请人的父母其中一方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关注组联署约有5000人签署。
教育局回复查询时表示,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考评局回复指,2024年文凭试共有约1,400名于内地就读的学生报考,当中约1,300名为自修生。[19]
2024年11月27日,张欣宇议员在香港立法会会议上向提问和署理香港教育局局长施俊辉博士查询2021-2024年,经JUPAS入读本地大学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中,持受养人签证(即证件类别LS5[19])的自修生人数,得到书面回复:教育局并无收集经联招入读教资会资助课程的学生是否持受养人签证,或是否文凭试自修生的相关数据[20]。
Remove ads
类似入境政策
中国内地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向出入境部门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审批前往港澳通行证前往香港定居。[21]
- 在香港定居人员的内地配偶及其偕行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需要前往香港家庭团聚的;
- 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内地所生的中国籍子女,并且在其出生时,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已依法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需要前往香港定居的;
- 未满18周岁(含生日当天),需要投靠在香港定居的父母的;
- 18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在香港定居且在香港无子女的父母均60周岁以上,需要其前往照料的;
- 60周岁以上且在内地无子女,需要投靠在香港定居的18周岁以上子女的;
- 特殊情况需要前往香港定居的。
注释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