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成棒队
中華民國國家棒球代表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棒球代表队(简称中华成棒队、中华队)是中华民国棒球运动的国家代表队;自1981年起,根据《洛桑协议》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也称中华台北棒球代表队(Chinese Taipei Baseball Team)[2]。
中华成棒队于1950年代组成,是亚洲棒球总会创始会员,与日本队、韩国队并称为“亚洲三强”;中华棒球代表队(包括三级棒球)亦长期位居世界棒垒球总会棒球世界排名前列,目前为世界第二[3]。
中华成棒队的选手组成,除了中华职棒、业馀棒球队选手之外,尚有来自日本职棒以及美国职棒大联盟和小联盟的旅外球员。中华成棒队的组队、训练事宜曾由中华民国棒球协会所负责;自2017年起,一级赛事组队、训练改由中华职业棒球大联盟接手主责[4]。
Remove ads
历史

1951年,第一次经由选训委员选拔选手组成“台湾联队”,1月26日由台湾省棒球协会理事长谢东闵领队远赴菲律宾进行友谊赛,首次开启体育团体国际交流之门,实质上具有国家队实力,但名称保有对等原则:不是正式国际赛,对手不是国家代表队,所以派“台湾队”应战。[6][7]:36[8][9]
- 纪录

2009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中华队以2连败成绩遭到淘汰,不但为本届赛事第1个出局的国家,也以1比4第2次于正式国际赛中败给中国。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由于上届中华队战绩不佳,故本届须由资格赛打起。中华队在资格赛中以无失分全胜之姿进入会内赛。会内赛预赛B组中的前两战成功击退澳洲、荷兰,最后1场虽以2比3一分败给韩国,但拜荷兰大胜韩国之赐,仍以分组第1闯进8强复赛。复赛首战与日本鏖战到第10局后以3比4一分惜败,第二场被古巴以14比0提前在第7局结束比赛,成为本届赛事复赛第1个出局的国家,无缘四强决赛。2017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中华队对上以色列、荷兰、韩国皆败下阵来(0胜3败),因而以分组最后1名淘汰,不过取得了下一届世界棒球经典赛会内赛资格。
2009年跌出12名、2023年跌出16名之外,导致丧失2013年、2026年经典赛会内赛资格;须从2012年首次举办之2013年经典赛资格赛、2025年办理的2026年资格赛打起。2012年11月,于2013年经典赛资格赛取得第4组第1名,获得2013年经典赛会内赛资格。2025年2月,于2026年经典赛资格赛取得第1组第3名,打进附加赛,再对上资格赛首战交手曾落败的西班牙顺利获胜,获得2026年经典赛会内赛资格。

2015年第一届世界棒球12强赛,中华队睽违29年再次在正式国际大赛中击败古巴。(自1986年世界杯之后)[10]但仍在预赛遭到淘汰,最终名次为第9名。2019年世界棒球12强赛的复赛,中华队在日本千叶海洋球场对决南韩队,台湾以7比0击败南韩,创下台湾在一级赛事中面对南韩赢球差距最大的一战,也让南韩一分未得之纪录[11][12]。本次世界12强棒球赛中华队在复赛最终成绩为2胜3败,以第5名作收[13],而这也是中华队在近10年来于国际一级赛事中的最佳战绩[14]。2024年世界棒球12强赛冠军赛,中华队以4比0击退日本队,不仅是首度称霸12强赛,也是队史首座国际一级赛事(奥运 、WBC、12强赛)冠军,缔造台湾棒球史新猷[15],同时也中断了日本队在国际一级赛事世界冠军(2019年12强赛冠军、2020年奥运棒球赛金牌、2023年经典赛冠军)三连冠及国际赛事27连胜纪录。
Remove ads
奥林匹克运动会(非定期举办)
1984年洛杉矶奥运,棒球项目首度成为示范项目,中华队获得铜牌。1988年获得示范赛第八名(预赛B组第四)。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棒球项目首度成为正式项目,中华队获得银牌。创下台湾在奥运棒球项目的最佳成绩。中华队以2007年亚锦赛第三名资格,参加奥运棒球最终资格排名赛(又称“八抢三资格赛”),获得季军,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参赛权。2008年北京奥运,中华队于采用突破僵局制的延长赛(12局)中以7比8一分之差首度兵败中国。
- 以2007年亚洲棒球锦标赛季军取得最终资格赛资格。
- 以2019年亚洲棒球锦标赛冠军取得最终资格赛资格;因COVID-19疫情放弃举办资格赛与参赛。
Remove ads
U-23世界杯棒球赛(原21U世界杯)
2014年21U世界杯棒球赛,中华队在冠军赛中以9比0完封日本,是成棒队史首度在正式世界性比赛中获得冠军。2016年U-23世界杯棒球赛,中华队在预赛遭到淘汰后排名为第7名。
世界杯棒球赛(已停办)
1984年世界杯,中华队以6比1击败美国队,创下中华队首次在正式国际赛击败美国队的记录,最后获得亚军。2001年世界杯棒球赛,该系列赛事首度在台湾举行,共有16队参赛,为当时台湾棒球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赛。其中中华队、美国队一役,现场涌进了25,000名的观众,为台湾棒球当时单场进场人数最多的纪录。本届世界杯因接连击败日、韩2队,具有亚洲冠军的象征意义,这也是台湾在世界杯史上第3度拿到第3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次赛事之成功,吸引球迷重回球场支持台湾国内职业棒球赛事。[16]2007年世界杯棒球赛,该系列赛事再度在台湾举行,共有16队参赛,中华队在预赛第5场以5比9败给墨西哥,于预赛第7场以7比10败给美国,在复赛接连败给荷兰、韩国、墨西哥,仅得到该届第8名的成绩。
|
Remove ads
洲际杯棒球赛(已停办)

1983年洲际杯,中华队以13比1大胜古巴队,写下首次击败世界棒坛强权古巴的记录。1977年预赛与加拿大、波多黎各并列第六名,加赛胜加拿大、负波多黎各而未晋级复赛。
|
2015年于韩国光州举办的世界大学运动会,中华队与日本并列金牌(因雨取消金牌战),是成棒队史首度在世界性综合运动赛会中夺得金牌。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运动会棒球比赛,中华队在预赛以3比4不敌法国、11比0大胜捷克,3比6败给南韩输掉两场关键比赛后而无法晋级复赛,在5-8名排名战中11比1、15比0战胜墨西哥与俄罗斯后以第5名作收。[17]
2006年杜哈亚运,以5战全胜之姿,打败韩国、泰国、中国、菲律宾和日本,最终获得金牌,此为中华队在亚运将棒球列为正式项目后首次夺金。2018年雅加达亚运,在预赛第一场赛事对战韩国,以2比1获得胜利,亦是继2006年杜哈亚运后睽违12年之久再次在国际赛中击败由职棒选手所组成的韩国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华队是以业馀球员所组成,因此更显得难能可贵[18],本届亚运最终夺得铜牌[19]。
由于棒球被踢除于28项奥运固定项目之外,亚运因而连带受到影响,2010年广州亚运之后棒球成为非定期举办的项目,2014年仁川亚运的棒球项目为主办地自选项目之一。
1954年12月18日至24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黎刹棒球场举办第1届亚锦赛,这是中华民国棒球代表队第1次参与国际赛。本届赛事仅有4队参赛,为中华民国、日本、韩国、菲律宾,而这4队也是亚洲棒球总会的创始会员国,也是在该年5月成立的。但中华民国的第1场国际赛却不幸以3战皆败的垫底成绩收场。1955年,在第2届亚锦赛中,中华民国便以3胜3负的成绩获得第2名。1983年和日本、韩国并列冠军。1985年和韩国并列亚军。1989年和日本、韩国并列冠军。2012年亚锦赛,中华队与韩国队一役,以7比0击败韩国,是许久以来中华成棒队最大幅领先韩国队的一役。[20][21]2019年亚洲棒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华队以5比4击败日本队,亦是继2001年亚锦赛后暌违18年再次在亚锦赛击败日本队,并获得队史第五冠。
自从棒球被踢除于奥运固定项目之后,各国对主办亚锦赛缺乏兴致,于2009年之后已成为非定期举办的赛事。

2017年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中华队预赛以0比1败给韩国、2比8败给日本,在第1届赛事中以第3名坐收,王柏融、朱育贤选手荣获大会最佳十人。[22][23]
东亚运动会(已停办)
2013年天津东亚运预赛,尽管中华队曾以11比0提前结束日本(7局);却于突破僵局制的延长赛(10局)中以3比4一分之差第3度兵败中国。
- 2013年:
铜牌
历代球衣
历届组成选手名单
1954年~1979年
1954年第一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55年第二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59年第三届亚洲棒球锦标赛1962年第四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63年第五届亚洲棒球锦标赛1965年第六届亚洲棒球锦标赛1967年第七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69年第八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71年第九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72年第二十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73年第一届洲际杯1973年第二十二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73年第十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74年第二十三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75年第十一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7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77年第三届洲际杯
|
1980年~1989年
1982年第二十七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83年第六届洲际杯
1984年第二十三届美国洛杉矶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4年第二十八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85年第七届洲际杯
1985年第十三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86年第二十九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87年第八届洲际杯
1988年第二十四届南韩汉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8年第三十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89年第九届洲际杯
|
1990年~1999年
1990年第十一届中国北京亚洲运动会
1990年第三十一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91年第十六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91年第十届洲际杯
1993年第十七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93年第十七届美国水牛城世界大学运动会
1994年第三十二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94年第十二届日本广岛亚洲运动会
1995年第十二届洲际杯
1995年第十八届日本福冈世界大学运动会
1995年第十八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97年第十九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1998年第十三届泰国曼谷亚洲运动会
1998年第三十三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1999年第十四届洲际杯
1999年第二十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
2000年~2009年
200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02年第十四届韩国釜山亚洲运动会
2002年第十五届洲际杯
2002年第一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03年第三十五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03年第二十二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04年第二十八届希腊雅典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4年第二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05年第三十六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05年第二十三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06年洲际杯棒球赛
2006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2006年第三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07年第二十四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07年第三十七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08年夏季奥运棒球最终资格排名赛
2008年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8年第四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09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2009年第三十八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09年第二十五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
2010年~2019年
2010年第十七届洲际杯棒球赛
2010年第十六届中国广州亚洲运动会
2010年第五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11年第三十九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
2012年第二十六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
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2013年第六届中国天津东亚运动会
2014年第十七届韩国仁川亚洲运动会
2015年世界棒球12强赛
2015年第二十七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15年第二十八届韩国光州世界大学运动会
2016年第一届U-23世界杯棒球赛
2017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2017年第一届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
2017年第二十八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17年第二十九届中华民国台北世界大学运动会
2018年第十八届印尼雅加达亚洲运动会
2018年第六届世界大学棒球锦标赛
2018年第二届U-23世界杯棒球赛
2019年世界棒球12强赛
|
2020年~
2021年第三届U-23世界杯棒球赛
2022年第四届U-23世界杯棒球赛
202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杭州亚运
2023年第二届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
2023年第三十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2024年第五届U-23世界杯棒球赛
2026年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
2025年第三十一届亚洲棒球锦标赛
|
历任总教练
- 张朝贵(1954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55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59年亚洲棒球锦标赛)
- 方水泉(1963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65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88年港都杯国际棒球邀请赛-中华白队)
- 吴祥木(1983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83年洲际杯棒球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棒球赛、1984年世界杯棒球赛、1985年亚洲棒球锦标赛)
- 林家祥(1977年洲际杯棒球赛、1982年世界杯棒球赛、1985年洲际杯棒球赛、1987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87年洲际杯棒球赛、1987年国际棒球邀请赛、1988年世界杯棒球赛、1988年汉城奥运棒球赛)
- 曾纪恩(1986年世界杯棒球锦标赛、1988年港都杯国际棒球邀请赛-中华蓝队、1988年会长杯棒球赛)
- 李来发(1989年洲际杯棒球赛、1989年会长杯棒球赛[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0年亚洲运动会、1990年世界杯棒球赛、1990年会长杯棒球赛[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1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89年洲际杯棒球赛、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棒球赛)
- 林华韦(1991年会长杯棒球赛、1999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1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1年世界杯棒球赛、2001年港口杯国际棒球邀请赛、2001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6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 高英杰(1997年亚洲棒球锦标赛、1997年加拿大劳工杯[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8年世界杯棒球赛、1998年亚洲运动会)
- 杨贤铭(2002年亚洲运动会)
- 徐生明(2003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4年雅典奥运棒球赛)
- 叶志仙(2005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5年世界杯棒球赛、2006年洲际杯棒球赛、2006年亚洲运动会、2009年世界棒球经典赛、2010年洲际杯棒球赛、2010年亚洲运动会)
- 洪一中(2008年北京奥运八抢三资格赛、2008年夏季奥运、2017年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2019年世界棒球12强赛)
- 陈威成(2011年第十三届荷兰港口杯、2011年加拿大世界棒球挑战赛、2011年世界杯棒球赛)
- 谢长亨(2012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 吕明赐(2013年东亚运动会棒球比赛、2014年亚洲运动会)
- 郭泰源(2007年世界杯棒球赛、2007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15年世界棒球12强赛、2017年世界棒球经典赛)
- 郭李建夫(2014年21U世界杯棒球赛、2015年夏季世界大学运动会棒球比赛、2016年U-23世界杯棒球赛、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运动会棒球比赛、2023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24年U-23世界杯棒球赛)
- 许顺益(2018年亚洲运动会)
- 李盈南(2019年亚锦赛)
- 吴思贤(2021年U-23世界杯棒球赛、2022年亚洲运动会)[24]
- 谢承勋(2022年U-23世界杯棒球赛)
- 林岳平(202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25]
- 陈金锋(2023年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
- 曾豪驹(2024年世界棒球12强赛[26]、2026年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
- 汤登凯(2025年亚锦赛[27])
参见
- 中华台北女子棒球代表队
- 中华民国棒球协会
- 台湾棒球史
- 中华台北
- 世界棒垒球联盟
- 国际棒球总会世界排名
- 冠军之路Team Taiwan(12强纪录片)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