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琦
中国的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曾琦(1892年9月25日—1951年5月7日),原名昭琮,字慕韩,号愚公,党号移山,男,四川隆昌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青年党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民国时期第三势力民主运动的领导人物。
在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内战战犯之一,排名第42。
生平
1892年,曾琦生于四川隆昌,家世富农,代代皆有科名。1906年,14岁的曾琦随父到广西宁明[注 1]就读高小,父亲死后返回四川进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肄业,在这里他认识了李劼人、王光祈、周太玄等人。他为《成都商报》等报纸撰稿,抨击赵尔丰的政策。
1913年,前往重庆,参加熊克武等人组织的讨袁活动。1914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结识左舜生、李璜、郑伯奇等人。本计划赴法,但因欧洲爆发而作罢。1916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学习宪法和行政法。
1918年3月,办华瀛通讯社。5月,留日学生为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成立留日学生救国团,曾琦为此次运动的实质领袖,全体学生决议罢学回国。北大的易克嶷等学生也相应救国团的运动,不久运动在北京碰壁后,南下上海主持《救国日报》。7月,与王光祈等人商讨运动的发展,于是他与王、周太玄、张梦九等人发起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又约李大钊加入。
1919年3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快速发展通讯社,巴黎通讯社最为活跃。五四运动关于巴黎和会的消息亦大多来自该社。10月,曾琦受上海新闻报之聘任旅欧通信员,赴法,在巴黎社会学院旁听。1920年,参与里昂大学事件。1923年12月2日,与李璜等人在法国组织成立中国青年党,任党务主任。
1924年,回国,在上海创办《醒狮》周报。1926年,中国青年党一大,将宗旨定义为“国家主义之精神、全民革命的方式外抗强权,力争中华民国之独立与自由,内除国贼,建设全民福利的国家”,曾琦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7年,因与国民党有矛盾去日本。曾策划刺杀蒋介石,后改为刺杀鲍罗廷。1938年,成立国民参政会时,被聘为参政员,并再度当选为中国青年党委员长。日本投降后,参加青年党十大,当选为青年党主席。
1946年,率领青年党参加制宪国民大会,被指定为主席团主席。1948年被蒋中正聘为首批总统府资政,赴美。1949年5月26日,阎锡山复函在美国纽约之中国青年党主席曾琦,告以组织中国反侵略大同盟之情形,盼曾琦“早日返国,共襄国事”。1951年,因病卒于美国华盛顿,葬于华盛顿奥丽菲山冈公墓。
Remove ads
作品
曾琦在《醒狮》周报1924年10月10日创刊号发表《编写醒狮周报讫,感赋一绝》:
浮海归来念愈痴,士夫依旧叹无为。
拼将热血临风洒,唤醒人间老睡狮。[1]
大众文化
2012年中国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角色宗旭之的原型。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