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龙县抗日游击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和龙县抗日游击队,亦称和龙抗日游击大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和龙县委创建的一支武装队伍,1934年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


历史
1930年红五月斗争之后,延边各地开始筹建武装游击队。同年7月10日,中共平岗区在药水洞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平岗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李东鲜任军委主席。同年7月末,平岗游击队在药水洞成立,队员有70余人。申春任总指挥。同年8月初,申春率队前往敦化支援吉敦暴动,在倒木沟遭到当地驻军围攻,伤亡惨重。此后,平岗区委试图重建平岗游击队,车南均任总指挥。[1]:70-71[2]:118-119
1932年2月至3月,中共珲春、延吉、汪清、和龙等县委根据瓮声砬子会议精神,纷纷恢复和扩建抗日游击队[2]:120。和龙县开山屯、大砬子、平岗、三道沟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工农游击队、赤卫队、突击队等武装队伍[2]:129[3]:29。1932年12月,和龙各区游击队陆续在渔浪村游击根据地会合,合并成立和龙县游击中队,下设2个小队,队员总人数约为40人。金世(金亨杰)任中队长。1933年春,游击队规模扩大至80人、50余支枪,扩编成为和龙县游击大队,下设3个小队。张承焕(张承汉)任大队长,金昌涉(金浩哲)任副大队长,车龙德任政委。[4]:29[3]
1934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在延吉县三道湾抗日游击根据地召开特委和游击队干部会议。会议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信将延吉县游击大队、和龙县抗日游击队、汪清县抗日游击大队、珲春抗日游击队合并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和龙县游击大队被改编为独立师第二团,下设三个连[1]:116。孟昭祥任团长,车龙德任政委(后为金洛天)[5]:9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