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位于台湾嘉义市西区,2005年信徒决议命名为黄武东纪念礼拜堂。该建物原是日本基督徒聚会用的礼拜堂,二次大战后由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接收[2],隶属于嘉义中会东区(范围约为今日嘉义山线地方),目前为西门教会的礼拜堂,并在2005年3月8日以“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的名称公告为嘉义市市定古迹[3]。
沿革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的前身为日本基督教团嘉义教会,马关条约之后,日本基督教团派细川浏牧师以随军“慰问使”(即军中牧师)身分来台宣教。明治36年(1903年)起在台中、台南两地间传教。明治37年(1904年)10月,细川开始在嘉义市内的岩崎敬太郎家中聚会,直到明治41年(1908年)8月9日,才在嘉义北门内500番地家屋挂牌“嘉义基督教讲义所”。
大正14年(1925年),日本基督教团总会认可嘉义为1间不附属其他教会的独立堂会,因此“嘉义教会”,昭和7年(1932年),嘉义教会卖掉原本北门町的土地,另取得玉川町96番地300多坪的土地兴建会堂及牧师馆,礼拜堂最终于昭和16年(1941年)完工,由日本人监造,台湾师傅施工[1],首任牧师为江口ハナ(原姓釜土,与夫婿江口忠八结婚后改姓江口)。并于当年4月19日举行主教堂献堂礼拜,1944年,由基隆聘来釜土牧师就任。
昭和20年(1945年)3月19日以后,因美军空袭因素,使得主日礼拜及祈祷会等集会中止,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礼拜堂由当时担任台湾长老教会东门教会第一任议长的黄武东牧师接收,该教堂成为嘉义市在战后第一间长老教会教堂[1][4],并聘任陈光辉为第1任牧师。[5][6]
2005年1月,为纪念黄武东牧师保存西门教会礼拜堂的渊源及贡献,由信徒和教会一致通过,以“黄武东纪念礼拜堂”命名西门教会礼拜堂,故今日入口门楣上悬挂题有“黄武东纪念礼拜堂”的木匾,至今教堂依然作为信徒集会礼拜场所使用。[7]
Remove ads
建筑设计
西门教会礼拜堂为木构造建筑,使用阿里山桧木搭建而成,主体建筑形式为日治时期东洋风格之木构建筑,而其平面呈长方形,入口为唐博风样式,入口则有一座挑高塔楼[1]。屋顶部分为切妻造的型式,上铺日本黑瓦[2]。墙壁的基座为砖造,开有气窗,上面则是编竹夹泥墙,外层盖著雨淋板[1]。内部空间一楼为礼拜堂,后方部分有一小阁楼,可用来当作休息空间[1]。
建筑物的壁面基座为砖造,上为编竹夹泥墙,外层批复上雨淋板,在基座部分有开气窗。室内格局一楼为礼拜堂,后部有一座小阁楼作为休息间使用。[8]
交通资讯
外部链接
-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文化部i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嘉义西门长老教会礼拜堂——台湾宗教文化地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