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垃圾化

因為追求獲利而使得線上平臺服務品質系統性降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垃圾化(英语:enshittification),又称为平台劣化(英语:platform decay),是一种双边线上平台服务品质随著时间推移而下降的现象。起初平台业者会推出高品质的服务来吸引使用者,接著开始降低使用者服务品质以服务商业客户(例如广告商);最终平台业者会对使用者和商业客户双双降低服务水准,以为股东追求最大利润

加拿大小说家科里·达克特罗(Cory Doctorow)于2022年11月创造了“垃圾化”这个新词[1]。虽然垃圾化的概念在更早之前就有人提出[2],但达克特罗使用的词汇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采用:美国方言学会英语American Dialect Society将其选为2023年年度词汇,澳洲的麦考瑞字典随后也将其选为2024年年度词汇[3]韦氏词典Dictionary.com网站也有收录“垃圾化”一词[4][5]

达克特罗主张透过两种方式来减少垃圾化:一是维护端对端原则(end-to-end principle),主张平台应根据使用者的请求而非演算法驱动的决策来传输资料;二是保障退出权(right of exit),即借由确保平台间的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让使用者在选择转移或离开平台时不会遗失资料。这些举措旨在维护线上平台的标准和可信度、强调使用者体验、并鼓励市场竞争。

Remove ads

语源与定义

总结
视角
Thumb
科里·达克特罗2022年的部落格文章让垃圾化一词广为人知
科里·达克特罗DEF CON 31演讲〈阻止网路垃圾化的大胆计画〉

在2010年代末期,便已有零星以排泄物加上“-fication”字尾的新词使用案例,其中亦包含指称软体系统的品质下降的使用情境。举例而言,2018年Naked Capitalism网站的一篇文章便提到了波音公司软体的“crapification[2],而美国历史学家温蒂·A·沃洛森英语Wendy A. Woloson以“encrappification”来描述美国经济史上廉价商品的大量增殖。然而,科里·达克特罗是第一位将这种词汇特定于描述服务品质下降并定义其内涵的人。达克特罗首先在2022年11月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出“enshittification”(直译“大便化”)的概念,该文章于三个月后转载于Locus杂志[6];其后他在另外一篇日后刊登于2023年1月号Wired杂志[7]的部落格文章中将概念发展得更为明确[8]

平台是这样走向死亡的:首先,它们对使用者很好;接著,它们开始滥用使用者,让事情对商业客户更有利;最后,它们滥用这些商业客户,为自己收回所有的价值。然后,它们就死了。我称这个过程为垃圾化。由于平台能够轻易改变其价值权衡的方式,再加上“双边市场”的本质——平台处于买方与卖方之间,将双方互相挟持,并从两者之间流通的价值中攫取越来越大的份额——这似乎是无可避免的后果。

在 2024 年《金融时报》的一篇社论中,达克特罗认为“‘垃圾化’正席卷一切”,而这些造成“垃圾化”的平台将会把人类弃于一个“垃圾世”(enshittocene)之中。[9]

达克特罗主张,新平台起初会以亏本的方式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吸引新使用者的手段。一旦使用者被绑定(locked in),平台便会以亏本的方式向供应商提供使用者群的存取权;当供应商也被绑定,平台便会将盈馀转移给股东[10]。而一旦平台将重心转向股东、且使用者和供应商都被绑定,平台就没有任何维持服务品质的诱因。垃圾化的平台作为中介者,既可以成为服务的垄断者(monopoly)也可以成为客户的独买者(monopsony),纵使理论上有其他平台可以作为替代品,使用者或供应商往往却因为高转换成本英语switching barriers而难以脱离平台。[7]达克特罗将垃圾化描述为透过“微调”(twiddling)而发生,即不断调整系统的参数以追求利润的边际改善,而不考虑任何其他目标。[11]垃圾化也可以视为一种寻租形式[7]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克特罗呼吁平台遵守两大原则:

  • 第一项是尊重端对端原则,即认为网路的角色是可靠地将资料从有意发送者传递给有意接收者。在平台上,这指的是使用者应得到他们所要求的内容,而非平台希望呈现的内容。例如,使用者能看到他们订阅的所有内容,让内容创作者无需经过不透明的演算法即可接触到他们的受众;在搜寻引擎上,搜寻结果应优先显示与查询相符的结果,而非优先呈现赞助连结。[12]
  • 第二项是退出权,即若平台的使用者如果对服务不满意,应当能轻松地转移到其他平台。对于社群媒体,这需要互通性来对抗绑架使用者且阻拦竞争的网路效应(network effects)。对于数位媒体平台,这意味著允许使用者能自由地转换平台,而不会因此而丧失数位版权管理保护的多媒体内容。[12]
Remove ads

社会反响

学界与新闻媒体广泛引用达克特罗描述线上平台品质下降的概念。新闻报导开始出现针对平台垃圾化的讨论,包含对FacebookGoogle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如何转变其商业模式、借由牺牲使用者体验而优先考量利润的分析。此一现象也引发了关于需要进行市场监管和采取替代模式以确保数位平台完整性与品质的讨论[13]

美国方言学会英语American Dialect Society选定“垃圾化”作为其2023年年度词汇英语word of the year[14]

麦考瑞字典将“垃圾化”列为其2024年度词汇,这是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委员会选择与民众选择意见一致的第三次。[15]

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反弹有机会逆转垃圾化的过程。例如环球音讯(Universal Audio)在使用者对其数位版权管理政策产生重大反弹后放宽了其iLok DRM政策,不再要求使用者端应保持连线、并将授权模式改为以设备或USB硬体锁为单位的授权。[16]

Remove ads

案例

Airbnb

平台经济浪潮中,Airbnb由于能够提供比饭店便宜的替代住宿选项而广受欢迎。然而许多提供极低价格的类似企业一旦创投资金耗尽,低价便随之烟消云散。据推测这就是Airbnb所发生的情况:目前许多在Airbnb上刊登的住宿价格已经比饭店更高,却往往设施较少、广告不实、房东定有额外规则或费用、缺乏品质管控,甚至偶尔发生隐藏摄影机窃录等问题。[17][18]

Facebook

达克特罗认为脸书在累积了临界数量的使用者前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当使用者到达一定规模,人们因为必须说服朋友跟进才能转移平台而难以离开。脸书此时开始将新闻媒体的贴文推进使用者的动态时报中,直到新闻媒体也开始过度依赖来自脸书的流量,脸书才调整演算法优先显示付费的“推广贴文”。《商业内幕》同意脸书正在垃圾化的观点,并补充说脸书“不断用赞助(或‘推荐’)内容淹没使用者的动态消息,似乎将人们想看的东西埋藏在脸书决定的‘相关内容’之下”[19]。达克特罗以脸书对影片观看次数灌水、导致媒体产业对脸书过度投资而倒闭的转战影音浪潮英语Pivot to Video争议事件为鉴,将脸书描述为“垃圾化末期”(terminally enshittified)[7]

请参阅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