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西洋饮料
台灣飲料食品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西洋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西洋饮料、大饮)是1965年李鸿略成立的饮料制造商,总部位于台湾新北市三重区,主要生产的商品是果汁类碳酸饮料、瓶装水等,代表产品为苹果西打。
历史
1965年7月24日,大西洋饮料由菲律宾华侨李鸿略在台湾投资创立,他向美国谢斯尼斯(CosCo)公司取得苹果西打的商标授权、配方与原料,在台湾设厂;同时邀请香港屈臣氏公司入股,提供工厂生产及管理技术。1966年,京都念慈菴老板谢兆邦接任大西洋饮料董事长,当时大饮工厂位于今桃园市平镇区,产品以苹果西打为主。
1976年,大西洋饮料以交叉持股方式,取得国信食品、旭顺食品股权。1979年,李鸿略等原始股东将大西洋饮料、国信食品、旭顺食品股权整包出售给蔡辰男的国泰信托,蔡辰男出任大饮董事长。因谢斯尼斯将苹果西打的商标、配方与原料出售给果是高公司,果是高于1980年与大饮签订专属特许权与授权合约。
1985年,十信案爆发,大西洋饮料及国信、旭顺三间公司的股权由鸿源投资取得。
1990年,鸿源机构倒闭,引发鸿源案。鸿源破产管理人推举周仲纲、张佑群、孙幼英担任大饮董事代表。
因为果是高于1989年将授权转移给赖比瑞亚商果是高国际公司,引起授权争议。大西洋饮料在美国提起诉讼,但败诉。1990年,果是高国际提出要求终止与大饮的授权合约及收回商标权。1994年,周仲纲、张佑群、孙幼英因为大西洋饮料股权纠纷告上法院。孙幼英经由悦胜投资公司收购原为大饮最大股东的宝亚公司股权,透过三间投资公司收购股权同意书,取得大饮经营权[1]。1995年,孙幼英出资80万美元向果是高国际取得苹果西打商标、配方与销售特许等权利[2]。
大西洋饮料曾承揽国道服务区OT案,包含国道五号石碇服务区、国道一号新营服务区、国道三号关庙服务区(2008年11月起营运)等经营业务。[3]
2013年至2019年8月间,大西洋饮料总经理孙幼英涉嫌使公司“虚伪采购糖原料”,掏空公司资金新台币1亿852万8,700元。孙掏空大饮的动机,疑为挽救国信食品的财务状况。[4]
2023年5月,大西洋饮料遭桃园市政府卫生局要求暂停生产苹果西打,总停产比例高达全公司99%。同年9月初,大饮发布重大讯息,指出将处分不动产筹措资金。[5]
2024年12月12日,大西洋饮料举办法人说明会,预计2025年营收全面恢复正常、股票从全额交割股恢复正常交易;法人说明会最后,董事长苏芸乐大喊“苹果西打重磅回归”,呼吁支持本土企业。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