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主教德源自治会院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源隐修院是属天主教本笃会圣奥提来会的一所修道院,位于现今北韩江原道首府元山市附近。修道院原来是汉城(今首尔)的传教修士团,于1920年代迁至德源,接管新成立的元山宗座代牧区。由于北韩自1949年对基督徒施以迫害[1],使当地教会活动停止[2]。但是德源自治会院区形式上仍然被列为天主教目前仅存的自治会院区之一[3]。
Remove ads
建立
1909年2月,圣奥提来会的德籍修士抵达汉城。他们沿袭在非洲会院的模式,修士开设了木匠工房和技艺学校,而司铎们就埋首于牧民和教育工作。随著更多的修士自欧洲抵达,修道院在1913年5月15日升格为院牧级隐修院。波尼法爵‧苏尔神父获委任为首任院牧[4]。
1920年元山宗座代牧区自汉城宗座代牧区分出,由圣本笃隐修院的修士们接管。1927年汉城的会院关闭,大约四十名修士迁至德源。1927至28年间,兴建了培养本土教区司铎的小修院和大修院。一座罗曼复兴式圣堂在1929年至31年间兴建[5]。大概在这个时候,修道院也开始培育本土的修道圣召。
1940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发出Libenter Romanus Pontifex诏书,德源自治会院区成立,幅员包括元山、文川、安边、川内、高原等地。苏尔院牧成为了自治会院区的教长,并兼任咸兴宗座代牧区的宗座署理[6][2]。二战结束时,隐修院落入苏联军队手上。虽然修道院一度成为军营,但修道生活还是逐渐恢复过来了[7]。在1949年苏军撤走前,修道院有大约六十名修士,其中廿五名是国籍修士[8],另外在元山有大约二十名图钦格会修女[9]。
Remove ads
教难
1949年5月,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占领了修道院,拘捕了所有修士、修女,把他们移送了监狱和集中营[9]。1950年7月,朝鲜人民军摧毁了修道院[10]。1949年至52年间十四名修士和两名修女在经历严酷的囚禁和虐待后被处决[11]。同时十七名修士和两名修女因饥馑、疾病、若役和集中营的恶劣环境死去[12]。1950年2月1日苏尔院牧死于平壤的一所监狱,同年10月所有高级修士被处决[5]。1954年1月,幸存的四十二名德国修士、修女经西伯利亚铁路被遣送回德国[2]。
2007年5月开启了把德源隐修院36名在金日成治下反教会迫害中殉道的“天主之仆”册封为真福品的程序。程序标题为“波尼法爵‧苏尔神父 O.S.B.、金本笃 O.S.B.及其同伴列为真福品案”[13]。
现状
德源隐修院的所在地已改建成元山农业综合大学[14]。修院的残存部分,包括圣堂、修院、宿舍等[15],可能被大学所占用[16]。
1952年部分幸存的修士、修女在韩国大邱附近倭馆的建立了新的修道院[17]。隐修院的院长是会院区的宗座署理(2005年1月25日以前更兼任咸兴教区的宗座署理,现任院牧为李炯雨)[18][19],但无法进入朝鲜。自1950年代起自治会院区以至整个朝鲜都已经没有司铎,以至天主教社群[20][21]。很多基督徒被囚禁于隐修院西北70公里(43英里)的耀德集中营以及位于朝鲜其他地区的集中营[22],因其信仰受到虐待和不人道待遇[23]。朝鲜的基督徒只能秘密地实践其信仰,而且时刻面对被发现和处罚的危险[24]。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