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地利先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先令(Österreiche Schilling),简称ATS或ÖS,直到公元1999年一直曾是奥地利的货币。当欧元发行时,汇率是以欧元€1 = 13.7603先令。其最小单位称为“格罗申”(Groschen)。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3月27日) |
Remove ads
历史
西元794年加洛林王朝进行硬币改革后,引入了新的记帐单位,其中包括由12芬尼银币组成的先令。它最初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但后来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实际铸造的货币单位。
先令之前的奥地利货币包括:
- 弗罗林:自16世纪起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货币存在,等于8先令=60克罗伊泽=240芬尼。
- 奥匈帝国古尔登:1857年后开始使用,可分为100新克罗伊泽(Neukreuzer)。
- 奥匈帝国克朗:1892年奥匈帝国采用金本位制后引入。
- 奥地利克朗:于1919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引入奥地利。
奥地利在中世纪时期有发行短先令硬币和长先令硬币两种货币,价值分别为12芬尼和30芬尼。至1857年以前,先令是指30芬尼或7+1⁄2克罗泽的货币单位。
而奥地利格罗申(也称为 Kaisergroschen,字面意思是“皇帝的格罗申”)则是一种币值为12芬尼=3克罗伊泽=2⁄5先令的银币。[1]
第一共和国先令是根据1924年12月20日的《席林法案》(Schillingrechnungsgesetz) 设立的,新旧币值汇率为1先令:10,000奥地利克朗,并于1925年3月1日发行。1938年德奥合并后,先令被废除。以1.50先令兑换1国家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于1945年11月30日重新引入先令,发行了50格罗申、1、2、5、10、20、25、50、100和1000先令面值的纸币(1944 年) 。与德国马克的汇率为1:1,每人限额150先令。国家银行也于1945年开始发行先令纸币,并于1946年发行了第一批硬币。
1947年11月21日,第二部先令货币法规颁布,新钞面世。早期的纸币前150先令可按面额兑换新纸币,此后按3旧先令兑换1新先令的汇率兑换新纸币。硬币并未受到此次改革的影响。该货币在20世纪50年代稳定下来,即与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 = 26先令。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先令最初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直到1976年7月与德国马克挂钩。
虽然欧元在1999年成为奥地利的官方货币,但直到2002年才推出欧元硬币和纸币。由于于当年2月28日推出欧元,先令硬币和纸币逐渐退出流通。而原先的先令纸币和硬币将可无限期地在奥地利国家银行的任何分行兑换成欧元。
Remove ads
货币
1925年,推出了1和2格罗申铜币、10、20、50格罗申铜镍币和1先令银币。 1931年,发行了5格罗申铜镍币。 1934年,1先令成为铜镍币,并推出了5先令银币。也发行了25先令和100先令面值的金币。
Remove ads
参看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