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奋起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奋起湖,旧称粪箕湖[1]、畚箕湖(白话字:Pùn-ki ô͘),隶属台湾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海拔约1,400公尺之山城,以阿里山森林铁路中途站、铁路便当、老街与自然景色闻名,有中台湾九份之称。
台湾话称山坳地为“湖”,奋起湖中的“湖”即为此意,当地实际上没有此湖。
地名
历史
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公文及地图里,该聚落名称均写为粪箕湖。[3][1]在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完成的《台湾堡图》里,粪箕湖聚落被画入嘉义厅 嘉义东堡 大湖庄(街庄社乡制)的管辖范围内。[1]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1月24日,嘉义厅嘉义东堡的大湖庄、公田庄各拆出一部分辖区,成立新的街庄“粪箕湖庄”,其范围包括粪箕湖聚落及临近的石桌、顶笨仔、柑仔宅、茄苳仔等聚落。[4][5]
同年10月阿里山森林铁道设于本聚落的车站完成通车时,改用发音相近的奋起湖作为站名,其后逐渐变成聚落名称;但行政区划名称直到日治时期结束,始终未曾改变。1920年(大正九年),废厅制改设五州二厅,粪箕湖庄改制为粪箕湖大字,隶属于台南州 嘉义郡 竹崎庄(新制街庄)。[6]
战后竹崎庄改制为竹崎乡,隶属于台南县,大字改制为村。1950年(民国39年)10月,云、嘉、南分治,竹崎乡改隶属于嘉义县。1951年(民国40年)8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调查各县市地名沿革时,原粪箕湖大字辖区已拆成中和村、光华村两村,[7]奋起湖聚落隶属于中和村。[8]
Remove ads
铁道山城文化
奋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在阿里山森林铁路未开辟前,当地商家已于今中和派出所南侧下方的原始老街(今名“下脚店仔”、“老老街”)聚集,略具街道雏形。[9]依据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5月的调查报告,当时聚落规模已有10户、63人。[3]
阿里山森林铁路建成后,奋起湖车站是最大的中途站。早年,蒸汽机车从嘉义市 北门车站行驶至此加水、填煤,所以火车会停留较长的时间;同时行车已近中午用餐,车员及乘客在此休息,造就奋起湖的铁路便当文化[10],亦成为附近村落赶集聚散之地、阿里山森林铁路的货物、人群最大集散中心。
位于火车站下方的现代“老街”,因为地势比原始老街高,当地人便称原始老街为“下脚店仔”,而此处为“顶头店仔”。[11]在台湾日治时期,林木资源丰富的奋起湖亦是木屐的制造重镇,当时街道大多用煤渣铺设,穿木屐不黏脚,因此当地人都人脚一双。
阿里山公路建成后,由于铁道的重要性下降,奋起湖亦一度没落萧条。近年来因周休二日及铁道文化兴起,奋起湖才再度成为旅游热点。其中以夜探萤火虫、铁道便当、木屐、奋起湖神木尤具特色。现时老街总长不到二百公尺,[11]历史超过一百年。
气候
Remove ads
公车
Remove ads
照片集
-
奋起湖便当
-
奋起湖雾景
-
奋起湖老街
-
奋起湖老街入口
-
醉迷糊咖啡(日本统治时代警察官寮)
-
奋起湖神木
-
奋起湖老街
-
奋起湖老街
-
奋起湖车站
-
步道指南标示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相关连结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