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尼托大区
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尼托(义大利语:Veneto,发音:[ˈvɛːneto];威尼斯语:Vèneto,发音:[ˈvɛneto];拉定语:Unieja;德语:Venezien)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大区,人口约500万,在意大利排名第四。其边界与伦巴第、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奥地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艾米利亚-罗马涅接壤,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贯穿波河、阿迪杰河、布伦达河和皮亚韦河。该地区的首府是威尼斯,最大的城市是维罗纳,其他的重要城市包括维罗纳、帕多瓦、特雷维索、贝卢诺、罗维戈和维琴察。
Remove ads
威尼托大区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就被威尼蒂人占据,直到公元5世纪,威尼托一直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它被入侵的蛮族灭亡。在中世纪,威尼托地区诞生的威尼斯共和国成为了欧洲最大、最富有、文明最先进的海上共和国和贸易帝国,并将这种繁荣维持了数个世纪,直到1797年拿破仑入侵。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威尼托与伦巴第合并,并并入奥地利帝国,1866年因第三次意大利战争,奥地利不得不放弃这片土地,威尼托因而成为了统一的意大利的一部分。
威尼托拥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包括独特的威尼斯建筑物及桥梁,以及不少帕拉第奥式建筑的别墅。维罗纳竞技场是一个古罗马的圆形竞技场,传统上专演歌剧。其他的旅游胜地还有有耶索洛、科尔蒂纳丹佩佐、加尔达湖。
除意大利语外,大多数居民还讲当地的威尼斯语。自1971年起,威尼托议会将该地区的公民称为“威尼斯人民”。第一条将威尼托定义为“自治区”,“由威尼斯人民和贝卢诺、帕多瓦、罗维戈、特雷维索、威尼斯、维罗纳和维琴察省的土地组成”,同时保持“与世界各地威尼斯人的联系”。第2条规定了“威尼斯人民自治”的原则,并授权该地区“促进威尼斯人民和文明的历史认同”。尽管有这些得到意大利议会批准的确认书,但威尼托并不属于具有特殊法规的自治区,与其东北和西北部的邻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南蒂罗尔不同。
威尼托是著名的威尼托民族主义运动的发源地,该地区最大的政党是威尼斯联盟党,它是北方联盟党的创始组成部分。威尼托现任主席是卢卡·扎亚,于2020年以76.8%的得票率连任。2017年举行了自治公投:57.2%的威尼斯人参加了投票,其中98.1%的人对“进一步的自治形式和特殊条件”投了“赞成”票。
威尼托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大规模移民的土地,如今已成为该国最大的移民接收地区之一,有487,493名外国人(占该地区人口的9.9%;2018年1月),其中特别包括罗马尼亚人(25.2%)、摩洛哥人(9.3%)、华人(7.1%)和摩尔多瓦人。
Remove ads
地理
威尼托是意大利面积第8大大区,总面积为 18,398.9 平方公里。 它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东与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接壤,南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接壤,西与伦巴第大区接壤,北与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南蒂罗尔接壤。其最北角还与奥地利接壤。
威尼托大区南北延伸,从奥地利边境到波河口,长 210 公里(130 英里)。 按面积计算,29% 的面积为山区(卡尼克阿尔卑斯山、东部多洛米蒂山和威尼斯前阿尔卑斯山)。 白云石山脉最高的山体是马尔莫拉达山,海拔 3,342米。 威尼斯前阿尔卑斯山海拔不高,海拔在 700 米至 2,200 米之间。 阿尔卑斯山麓地区的一个独特地标是洞穴构造,包括裂缝和陷坑;斯普卢加德拉普雷塔(Spluga della Preta)位于维罗纳省的莱西尼山,已探索深度达 985 米,是意大利最深的洞穴。 那里的化石矿藏也很丰富。
波河谷覆盖了威尼托大区57%的面积,从山脉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中间仅被一些低矮的山丘所分割,它们构成了剩下的14%的领土。 平原本身又分为较高平原(布满砾石且不太肥沃)和较低平原(水源丰富且可耕地)。 低平原是农业生产的支柱,也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地区。
波河、阿迪杰河、布伦塔河、巴基廖内河、利文扎河、皮亚韦河和塔利亚门托河等多条河流流经该地区。 意大利最大的湖泊加尔达湖的东岸属于威尼托大区。 海岸线长约 200 公里,其中 100 公里是沙滩。
亚得里亚海沿岸的著名地理景观是威尼斯潟湖,这里地势平坦,有池塘、沼泽和岛屿。 南部的波河三角洲沿岸有沙洲和沙丘。 内陆部分包含最近通过运河和堤坝系统开垦的可耕地。 那里也建了鱼塘。 三角洲和潟湖是候鸟的停留地。
Remove ads
历史

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期间,该地区居住著尤加奈(Euganei)人。古代历史学家或许想将威尼斯人的起源与特洛伊的罗马起源传说联系起来,据他们称,特洛伊陷落时(公元前12世纪),威尼斯人(通常称为帕莱奥维尼蒂人)从安纳托利亚的帕夫拉戈尼亚,由安特诺尔,埃涅阿斯的战友领导逃难到此。而历史学家将威尼斯起源与凯尔特人联系起来。
公元前7-6世纪,威尼托当地居民与伊特鲁里亚人和希腊人发生了接触。威尼斯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些古老的威尼蒂人讲威尼提克语,这是一种印欧语系语言,类似于拉丁语和其他意大利语言,但又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威尼蒂人通过琥珀贸易和马匹饲养而繁荣起来。埃斯特、帕多瓦、奥德尔佐、阿德里亚、维琴察、维罗纳和阿尔蒂诺成为威尼斯文化中心。随著时间的推移,威尼蒂人开始采用凯尔特邻居的服饰和某些其他习俗。
公元前3世纪,随著罗马扩张并与因苏布雷人和博伊人(凯尔特人)作斗争,威尼蒂人及其西部边境的塞诺马尼凯尔特人站在罗马人一边。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至202年)期间,威尼蒂人甚至派遣了一支士兵分遣队与罗马人并肩作战,对抗汉尼拔和入侵的迦太基人。这些威尼蒂人绝大多数在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中阵亡。
公元前181年,罗马三巨头普布利乌斯·科尼利厄斯·西庇阿·纳西卡、凯厄斯·弗拉米尼乌斯和卢修斯·曼利乌斯·阿迪努斯在阿奎莱亚建立了一个拉丁殖民地,作为保护威尼蒂领土免遭敌对的卡尼和希斯特里入侵的基地。从那时起,罗马对该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元前169年,罗马又向阿奎莱亚派遣了1,500个殖民家庭。公元前148年,连接阿奎莱亚和热那亚的波斯图米亚大道竣工。公元前131年,安尼亚大道连接了阿德里亚(Adria)、帕塔维乌姆(Patavium,今帕多瓦)、阿尔提努姆(Altinum)、康科迪亚(Concordia)、阿奎莱亚(Aquileia)。
罗马共和国逐渐将与威尼蒂人的联盟转变为统治关系。公元前91年的意大利叛乱之后,根据《庞培法》,威尼蒂的城市以及跨巴达尼亚的其他城市被授予了部分罗马公民权。后来在公元前49年,《罗西亚法》授予威尼蒂人完全的罗马公民身份。克劳迪娅大道(拉丁语:Via Claudia)于公元46年竣工,连接阿尔提努姆(Altinum,今夸尔托达尔蒂诺)、塔尔维斯姆(Tarvisium,今特雷维索)、费尔提拉(Feltria,今费尔特雷)和特里登图姆(Tridentum,今特伦托)。从塔尔维斯姆继续向北再进一步到达奥古斯塔·文德利科鲁姆(Augusta Vindelicorum,今奥格斯堡),再从特伦托向南到达维罗纳和穆蒂纳(Mutina,今摩德纳)。
腓立比战役(公元前42年)结束罗马内战后,威尼蒂地区以及山南高卢的其他地区不再是同一个行省。公元前8至6年间,奥古斯都将意大利重组为11个地区。现代威尼托的领土以及伊斯特拉、现代弗留利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以及伦巴第东部(包括曼图亚、克雷莫纳、布雷西亚和桑德里奥等城市)成为第十区(拉丁语:Venetia et Histria)。阿奎莱亚虽然不是正式首都,但却是该地区的主要市政当局。与此同时,在罗马治下,帕塔维姆发展成为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他威尼斯城市,如奥皮特尔吉姆(Opitergium,今奥德尔佐)、塔尔维斯姆(Tarvisium,今特雷维索)、费尔提拉(Feltria,今费尔特雷)、维茨西亚(Vicetia,今维琴察)、阿特斯特(Ateste,今埃斯特)采用了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到公元一世纪末,拉丁语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威尼斯语言。
Remove ads
公元166年,夸迪人和马可曼尼人入侵威尼斯。这是许多蛮族入侵的开始。马库斯·奥勒留保留了意大利的地区,并通过将第十区(威尼斯和希斯特里亚,拉丁语:Venetia et Histria)和第十一区划归到特兰巴达那地区,置于律法官(iuridicus)之下,从而叠加了另一层行政管理。第三世纪末。当戴克里先废除地区和地区并建立省时,带来了进一步的行政变革。因此第十区成为第八省,向西扩大到阿达河,直到363年由一位校正者管辖,从368年到373年由一位驻扎在阿奎莱亚的执政官管辖。
5世纪,威尼斯和希斯特里亚仍然是意大利16个行省之一,随后哥特人阿拉里克以及后来的阿提拉和匈人都蹂躏了该地区。公元452年,阿提拉围攻阿奎莱亚,将其变成废墟。许多大陆居民在附近的潟湖寻求保护,这些潟湖后来成为东部的格拉多和西部的威尼斯。继匈人之后,东哥特人不仅入侵,还在此定居,托提拉即出生在此地。
六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为东罗马帝国重新征服了威尼斯。在拉文纳设立了总主教,在奥德尔佐设立了军事保民官。希腊-拜占庭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从公元568年开始,伦巴第人翻越了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这些入侵者将威尼西亚的领土细分为由日耳曼公爵和伯爵统治的众多世仇,实质上造成了威尼托与弗留利的分裂。
这次入侵引发了另一波从大陆到拜占庭控制的海岸和岛屿的移民浪潮。公元643年,伦巴第人征服了拜占庭在奥德尔佐的基地,并几乎占领了除威尼斯和格拉多之外的整个威尼托(和弗留利)。伦巴第公国包括塞内达、特雷维索、维罗纳和维琴察等36个威尼斯城市。从以“法拉”(ferra)一词开头的地名中可以看出伦巴第统治的痕迹。
Remove ads
到八世纪中叶,法兰克人取得了对该地区的政治控制,威尼托成为加洛林帝国的一部分。尽管这些日耳曼入侵者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几个世纪以来逐渐被威尼斯人口吸收。9世纪末,弗留利侯爵贝伦加尔被选为意大利国王。在他动荡的统治下,弗留利边疆被并入维罗纳边疆,维罗纳的领土包含了罗马威尼斯的大部分地区。
10世纪,威尼托大陆在遭受马扎尔人和斯拉夫人的袭击后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大陆公社的权力和财富逐渐增长。1167年,帕多瓦、特雷维索、维琴察和维罗纳等威尼斯城市与意大利北部其他城市结成联盟(称为伦巴第联盟),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对抗神圣罗马帝国。
1183年的《第二次康斯坦茨条约》确认了1177年的《威尼斯和约》,其中各城市同意保留为帝国的一部分,只要它们对自己领土的管辖权不被侵犯。该联盟在皇帝腓特烈二世于1250年去世后解散。这一时期还见证了意大利第二古老的大学——帕多瓦大学在1222年的成立。大约在这个时期,帕多瓦也是圣安东尼奥大学的所在地。这位深受爱戴的教士被镇上的居民简称为“圣人”(义大利语:il Santo)。
Remove ads

由于野蛮人对大陆的财富感兴趣,部分威尼斯人在潟湖中一些孤立且无人居住的岛屿上寻求庇护,威尼斯城就是从这些岛屿诞生的。在八世纪的拜占庭统治时期,威尼斯成为一个独立的海上共和国,由其选出的总督统治。
共和国成为商业超级大国,其影响力贯穿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事实上,威尼斯共和国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享有1100年不间断的影响力。到16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统治了威尼托、弗留利、伦巴第和罗马涅的部分地区、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科孚岛、凯法利尼亚岛、伊萨基岛和伊奥尼亚群岛。从13世纪到17世纪,它占领了克里特岛,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它占领了塞浦路斯岛。
威尼斯大陆疆土导致威尼斯参与欧洲政治,特别是意大利政治。城市必须加固,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伯罗奔尼撒的纳夫普利翁和弗留利的帕尔马诺瓦。最宁静的共和国(义大利语:Serenissima)带来的明智统治和繁荣使陆地上的城市愿意臣服。东部岛屿是威尼斯航运的有用港口。然而随著奥斯曼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和侵略性,威尼斯经常处于守势。奥斯曼帝国对东地中海的控制以及绕非洲和美洲通往亚洲的海上航线的发现对威尼斯经济造成了削弱。
1797年,拿破仑入侵威尼斯共和国领土。最后一任威尼斯总督卢多维科·马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被迫辞职并退休到弗留利帕萨里亚诺的别墅,这个有著千年历史的共和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消失了。事实证明,这在对威尼斯共和国有强烈同情心的大陆城市中非常不受欢迎。根据1797年10月17日签署的《坎波福米奥条约》,威尼斯的大陆部分被移交给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西斯二世,而西部地区则被并入法国支持的山南共和国。1801年,这片领土很快又归还给拿破仑。
Remove ads
然后在1805年至1806年,它被拿破仑军队征服并纳入意大利王国。1809年,该地区起义反抗法意统治,在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支持前进的奥地利军队。这主要是一场农民起义,其组织性不如附近的安德烈亚斯·霍费尔的起义,而城市国民警卫队则站在法意一边作战。1814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威尼斯成为伦巴第-威尼斯王国的东半部,伦巴第-威尼斯王国则奥地利帝国的一个独立王国而存在。
1848年意大利第一次独立战争期间,威尼斯起义反抗奥地利中央政府,成立了持续17个月的圣马可共和国。它要求并入撒丁王国,组成一个对抗奥地利的意大利联盟,然后在其旗帜上使用意大利三色旗,但是在其他意大利国家退出战争(1848年5月)和撒丁王国投降(1848年8月),威尼斯孤立无援。1849年8月24日威尼斯之围结束时,它被迫投降。
奥地利帝国政府在上层和中产阶级中不受欢迎,因为梅特涅的反自由主义政治在1848年之后被弗朗茨·约瑟夫转变为新专制主义,并且没有给予伦巴多-威尼斯任何真正的自治权(它被认为不是一个傀儡国家)。与此同时,它的高效和真实的行政管理受到赞赏,特别是在下层阶级中,1848年至1849年之后没有出现反对奥地利统治的反抗。
Remove ads
威尼斯一直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控制之下,直到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当时意大利王国加入了普鲁士一方,并被许诺加入威尼斯以换取其援助。奥地利提出将威尼斯出售给意大利,但意大利人拒绝了,认为这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这引发了奥地利的另一场南线战争,即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由于普鲁士在波西米亚的正面战场完败奥军,奥地利不得不签订《维也纳条约》,承诺将该地区割让给中立的法国,再由拿破仑三世转交给义大利。奥地利人离开后,法国人于10月20日将其割让给意大利。10月21日至22日举行了公投,只有30%的成年人按照当时的惯例投票,并且是在政府压力下进行的,并批准了移交。意大利获得了99.99%的多数票。在法西斯时代,由于民族主义政策,威尼斯语与其他当地语言一样,在公共场所被禁止。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人陷入贫困,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成为移民的时期。数百万威尼斯人离开家园和祖国,到世界其他地方寻找机会。许多人在南美洲定居,尤其是巴西;其他国家则位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威尼斯人移民到西欧国家。在许多这样的地方,他们的后代仍然使用他们祖先的威尼斯方言。
那些留在威尼托的人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动荡。1915年,意大利在摆脱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盟后,加入法国和英国阵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尼托成为主要战场。1917年11月意大利人在卡波雷托遭受惨败后,奥匈帝国和德国联军几乎毫无阻碍地穿过威尼托向威尼斯推进,直到到达皮亚韦河。皮亚韦河之战阻止了他们的军队进一步前进,并在皮亚韦传奇举行了庆祝活动。191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期间,意大利发动了决定性的维托里奥·威尼托战役。这场战斗的结果确保了意大利的胜利。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战争的《朱斯蒂别墅停战协定》是在帕多瓦附近的朱斯蒂别墅签署的。
1943年至1945年间,威尼托属于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而贝卢诺省则属于阿尔卑斯山麓战区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区的许多城镇遭到盟军的轰炸。受灾最严重的是特雷维索和维琴察,以及马格拉周围的工业区。
人口
该地区约有480万居民,威尼托是意大利人口第五大地区。威尼托是意大利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8年每平方公里有265名居民)。在帕多瓦、威尼斯和特雷维索省尤其如此,每平方公里的居民超过300人。贝卢诺是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每平方公里有57名居民。
与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其他地区一样,尽管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威尼托也经历了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的阶段。迄今为止,总人口一直在增加(尽管增幅很小),这是由于20多年来该地区较贫困地区出现大规模外流,净移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Remove ads
1861年至1961年间,近300万威尼斯人为了摆脱贫困而离开自己的国家。许多人移民到巴西和阿根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移居欧洲其他国家。2008年,有260,849名威尼斯公民居住在意大利境外(占该地区人口的5.4%),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巴西,有57,052名威尼斯人,其次是瑞士,有38,320名,阿根廷有31,823名。世界各地有数百万威尼斯人后裔,特别是在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圣卡塔琳娜州和巴拉那州。巴西南部的当地名称,如新斯基奥、新巴萨诺、新布雷西亚、新特雷维索、新韦内扎(新威尼斯)、新帕多瓦和蒙特贝里科表明了其居民的威尼斯血统。近年来,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威尼斯人后裔不断移民到意大利。
由于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增长,威尼托已成为移民之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移民。2008年,意大利国家统计研究所ISTAT估计,有403,985名外国出生的移民居住在威尼托,相当于该地区总人口的8.3%。
Remove ads
威尼托在罗马统治期间皈依基督教。 该地区尊崇公元 2 世纪的主教圣赫马戈拉斯 (St. Hermagoras) 和他的执事圣福图纳图斯(St. Fortunatus)为主保圣人,他们都是阿奎莱亚人和殉道者殉道者。 阿奎莱亚成为威尼斯的大都市区。 阿奎莱亚有自己的礼拜仪式,威尼托各教区都使用这些仪式,直到中世纪后期罗马仪式取代了阿奎莱亚仪式。 到了六世纪,阿奎莱亚的主教声称拥有族长的头衔。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大公会议(553)导致了一场分裂,其中阿奎莱亚、利古里亚、艾米利亚、米兰和伊斯特拉半岛的主教都拒绝谴责导致威尼托教会断绝与罗马教会共融的三章。568 年异教徒的伦巴第人的入侵只是延长了分裂,直到 606 年,最后 699 年帕维亚主教会议最终结束了分裂。
2004年,超过95%的人口自称是罗马天主教徒。 威尼托地区与弗留利地区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南蒂罗尔地区一起组成了威尼斯宗主教区管辖下的特里韦内托( Triveneto )教会地区。 威尼斯宗主教区是一个教会地区的总教区和都主教区,其中包括亚德里亚-罗维戈、贝卢诺-费尔特雷、基奥贾、康科迪亚-波代诺内、帕多瓦、特雷维索、维罗纳、维琴察和维托里奥·威尼托的附属主教教区。
1457 年 10 月 8 日,当阿奎莱亚宗主教区的继承者格拉多宗主教区被镇压时,威尼斯总教区被教皇提升为名誉宗主教区。 威尼斯的第一任族长是朱斯蒂尼亚尼家族的贵族圣劳伦斯。
历史上,威尼托出身点三位枢机朱塞佩·萨托(Giuseppe Sarto)、安吉洛·龙卡利(Angelo Roncalli)和阿尔比诺·卢恰尼(Albino Luciani)分别被选为教皇:庇护十世、约翰二十三世和约翰·保罗一世。 威尼斯宗主教区声称福音传道者圣马可为其赞助人。 这位以带翼狮子为像征的圣人已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典型象征,并且仍然出现在许多公民标志上。
经济
在奥地利统治下,威尼托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遭受重创,导致威尼斯人大规模移民。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益于所谓的“威尼托发展模式”,该地区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该模式的特点是传统经济部门强大的出口导向型创业精神(2019年出口额为644.7亿欧元)和紧密的社会关系凝聚力使其成为GDP总量(1,664亿欧元)第三富裕地区,仅次于伦巴第和拉齐奥。
地理和历史事件决定了该地区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以东西向的宽阔地带为中心。与波河三角洲和山区相比,平原和阿尔卑斯山麓地区是最发达的地区,但贝卢诺周边地区除外。这就是为什么阿尔卑斯山和罗维戈省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受到人口下降和老龄化趋势的影响。
历史GDP:[4]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15 | |
---|---|---|---|---|---|---|---|---|
地区生产总值(百万€) | 111,713.5 | 116,334.1 | 118,886.3 | 124,277.6 | 130,715.9 | 133,488.0 | 138,993.5 | 166,400 |
人均GDP(PPP,€) | 24,842.9 | 25,742.2 | 26,108.2 | 26,957.1 | 27,982.2 | 28,286.7 | 29,225.5 | 33,500 |
产业结构:
2020年失业率为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然而威尼托和利古里亚是2017年至2018年间唯一失业率上升的北部地区[6][7]。
旅游
- 威尼斯:威尼斯及其潟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 帕多瓦:又称“圣城”;帕多瓦奥尔托植物园及其十四世纪壁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维罗纳: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城市。维罗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 维琴察:与许多帕拉第奥别墅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贝卢诺:多洛米蒂山脉的首府。
- 蒙塔尼亚纳:帕多瓦省的一个市镇,拥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墙。
- 巴萨诺德尔格拉帕:及其位于布伦塔河畔的阿尔皮尼桥,由安德里亚·帕拉迪奥于1569年设计。
- 马洛斯缇卡:“国际象棋比赛”是该镇最重要的活动,于9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有超过550名参与者参加,持续两个小时。
- 阿索洛:被誉为“特雷维索省的明珠”,也被称为“百视野之城”。
- 埃斯特:埃斯特家族一直控制著这座城市,直到1240年他们将首都迁至费拉拉。
- 阿尔夸彼得拉尔卡:这个位于山上的村庄拥有弗朗切斯科·佩特拉卡的坟墓和房屋,他是14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 城市风貌
科尔蒂纳丹佩佐位于贝卢诺省,与奥地利的基茨比厄尔和瑞士的圣莫里茨齐名,是欧洲最独特的山脉观光区之一。这里是1956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并将于2026年与米兰一起再次承办冬季奥运会。北边是拉瓦雷多特雷西姆,据说是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脉的象征。值得参观的山峰和山城有:
- 奥龙佐位
- 利维纳隆戈-德尔科尔迪拉纳
- 蒙特洛佐
- 蒙特里科
其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还有:
- 威尼斯的丽都岛是一个长达11公里的沙洲,每年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 耶索洛是亚得里亚海沿岸最重要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距离威尼斯仅几公里,每年为超过450万游客提供住宿。
- 卡奥莱经常因意大利最干净的海滩之一而获奖。阿尔巴雷拉岛是丽都岛的一个私人岛屿。阿尔贝罗尼海滩位于自然保护区内。
-
利多岛上的酒店
-
利多岛
-
卡奥莱的教堂
-
威尼斯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港之一
由于其出众的自然、人文景观,威尼托大区一区便有10项景区贝被登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若单列为国家排名,其数量可排世界第30位。


伦巴第人遗址

巴勒莫

普罗赛柯产地

Palù di Livenza – Santissima

Lavagnone

San Sivino, Gabbiano

Lugana Vecchia

Lucone

Lagazzi del Vho

Bande - Corte Carpani

Castellaro Lagusello - Fondo Tacoli

Isolino Virginia-Camilla-Isola di San Biagio

Bodio centrale o delle Monete

Il Sabbione o settentrionale

VI.1-Emissario

Mercurago

Molina di Ledro

Fiavé-Lago Carera

Belvedere

Frassino

Tombola

Laghetto della Costa

Valle Cervara

Selva Moricento

Coppo del Morto

Coppo del Principe

Val Fondillo

Cozzo Ferriero

Pollinello

Valle Infernale

Falascone

Pavari-Sfilzi

Monte Cimino

Monte Raschio

Sasso Fratino
地图

相关条目
- 威尼托的帕拉第奥式别墅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