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尹德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尹德胜,SBS,BH,JP(英语:Paul Yin Tek Shing,1943年5月22日—),香港工业家,曾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及东区区议会委任议员。他于1967年投身工商界,1981年至1988年任区议员,兼任厂商会中学校监。暂别政坛后继续被政府委以多项公职,至2008年出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尹德胜于2006年再次活跃于政治舞台,先后任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和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2011年更首次加入政党,获叶刘淑仪招揽为新民党创党成员。
Remove ads
背景
尹德胜出身自商贾家庭。名为尹兆海的祖父[14],任职建筑工人[15]。父亲尹致中是一名精密五金零件生产商,年少时家贫失学[15][16]。辗转之下只身来到山东青岛[16],分别在日资高谷洋行和寺庄洋行当杂役[16],继而自立门户。有感大量洋货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流入青岛[15],日本人夺取青岛资源谋利[15]。尹致中于1930年在青岛创办了当年中国第一间造针厂“冀鲁制针工厂”[17][18][19],以展现民族精神[15]。1940年代把业务重心聚焦于香港,创立香港唯一一所缝纫制针厂“大中实业”[20],主力生产工业用针类产品、钮扣和螺丝[18]。又于1950年代在铜锣湾怡和街经营京菜馆“豪华楼”[21]。
而尹德胜的庶母徐燕华则师承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是“梅派”青衣传人[22]。在家里同侪当中,尹德胜上有两名胞兄[13],下有弟妹各1名[13]。其中曾任东华三院庚戌年(1970年)总理的兄长尹德川,现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氢能经济及循环经济顾问[23][24]。尹德胜的侄子,即尹德川的儿子尹青云[25],于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担任社会科学、人文及设计学部讲师[26]。
Remove ads
1943年,尹德胜生于重庆市[8]。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结没多久,他便跟生母和兄长移居青岛生活[8]。尹德胜在3岁那年随父亲赴上海探望庶母[8],但在留沪暂居期间确诊骨痨[8],最终花了3年时间治疗才能离开医院[8]。后来解放军在1949年迫近上海[8],他与庶母听从父亲指示率先乘船落户香江[8]。另一方面,碍于骨疾尚未痊愈,他被送往铜锣湾圣保禄医院留医1个月[8]。尹德胜到埗香港同期,与家人同住于筲箕湾西大街大中实业厂房毗邻的尹家大宅[27][注 2]。虽然到8岁时仍然未完全康复过来[30],却由于尹德胜已届入学年龄,双亲在他未曾念过幼稚园的情况下[30],直接安排他入读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学校小一年级[30]。及至1953年转学至慈幼学校完成小四至小六年级学业[30],并于1956年毕业[31]。

尹德胜的求学路途一度受骨痨病患带来的后遗症影响。事缘1955年就读小六上学期期间,他于一次校外郊游途中发生骨折意外[32],因此留医玛丽医院超过1个月[32]。而骨质易受伤害的隐患此后没有窒碍他涉足不同的课外活动。尹德胜早于小学时期已是乒乓球校队成员[33]。修读中六(高中三)时除了担任学生社制组织的秘书干事[34],亦时常现身其他课馀活动场合,例如主动参加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得到冠军)、校园运动会1500公尺长跑赛事[34]、话剧演出(得到最佳演员奖)等等[34],还代表学校参与校际辩论比赛[34]。1962年中六毕业在即[35][注 3],他负责筹办谢师告别晚会[34]。
学业上,尹德胜自小名列前茅[30],一直到中学阶段都考获良好成绩,在班上名列首五名[27][36],尤其以中国语文科的名次较佳[27]。他本来于慈幼英文学校念书。1959年临近升读中四之前,其转到金文泰中学升学的初中同学告知他有一个空出来的学额可供报读[27]。尹德胜于是在该名同学的引荐下接触金文泰中学时任校长罗嗣超[27],最后获取录为中四年级插班生[27]。他读高中时善用夜间时间进修英语[37]。为了多加练习英语[37],他更留校寄宿[37]。及后,尹德胜于1962年香港中文中学会考中取得及格成绩[38]。面对个人往后的前程走向,他决定与兄长互相照应[39],一同前往俄亥俄州留学。留学海外的机会起自其兄长当年到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查询升学资讯[39],兄长然后选择接受馆方职员推介[39],负笈俄亥俄州立大学[39]。因为尹德胜立志从商,他要先了解工业制造流程,以便继承家业,故此他主修工业生产科学[39]。
留学美国期间,尹德胜曾主动联络其他亚洲学生合组乒乓球队[33]。也曾任校内中国同学会会长[39],筹备了多个名人演讲[39]。至1967年完成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商业与工程学(Integrated Business and Engineering)荣誉理学士学位[40][41][20]。然而尹德胜对工商管理的知识基础不够深厚,碰巧他在1971年获美国市场行销协会发出奖学金[42],他随即于1971年至1972年间远赴纽约州雪城深造市场学证书课程[42][43]。
尹德胜的母校
1961年至1962年尹德胜就读高中三时,金文泰中学炮台山新校舍启用。他于该处修毕中学学业。
尹致中生前勤于营商[44],受启发投身商界的不只其长子尹德川[25],其次子尹德胜从小都耳濡目染[18]。当尹德胜于1967年从外国归来未几,他便出任大中实业营业经理兼执行董事[42][10]。1972年继续累积行商经验[45],为承接祖辈在商会架构里头的角色而加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46],由此建立了自己跟商会的连系。其时他又抽空扩大商界人脉网络,于1976年当选香港青年商会会长[47][48][注 4]。直至1970年代末父亲退休[18],他趁可以把握改革开放进程去发扬家业的机遇[18],接掌董事总经理一职[49](行政总裁)。同期开始兼任香港螺丝总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49][注 5]。
在商会以内,尹德胜起初一边扩充家族生意,一边处理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务。他在1972年至1987年间获推选为会董[50][51][52][53]。1987年随著联合会新设常务董事,他同年开始出任有关岗位至2000年为止[54][55][56][57]。其后于2000年至2008年被推举任联合会副会长[58][59][60][61]。因应联合会会董改选新一个年度的领导层,尹德胜在2007年当选会长,而且于2008至2009年新会期伊始履职[62][63]。但是按照2005年新订明的会章规定,当届会长1年任期结束后不能够续任[注 6]。结果尹德胜于2009年转任名誉会长至今[65]。

而由副会长到会长,历时近10载。尹德胜负责主理注册成立香港品牌发展局的总务[29][66],借此实现政府希望提升香港品牌的想法[29],推动香港本土品牌发展。另外,本于中环添马舰新填海用地举行的工展会要让路予政府进行添马舰发展工程[67]。尹德胜与政府代表商讨把工展会移至维多利亚公园续办的细节[29]。尽管他只有1年会长任期,他任内探讨过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筹组政党的可能性[68]。同时著手加强会方在香港政坛上的影响力,鼓励会员加入政府谘询架构[68]、参加议会选举以及通过新设的“才略工场”政策智囊团向政府表达意见[68][69]。适逢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70],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先行于2008年分析厂商会会员在珠江三角洲所遭遇的挑战[71]。尹德胜从中协助他们向中央政府、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及相关的香港政府部门反映经营困难[72]。此外,考虑到香港本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方向,他增设以他们为对象的市场推广与项目策划服务[20]。2009年回应了从事食品行业的厂商会会员需要,创办了综合性展览会“香港美食嘉年华”[73]。针对香港工业界开拓更多商机方面,他则提倡组建常设性专责组织“产业拓展局”[74],惟倡议未被政府采立。
尹德胜在任会长的前半阶段著力于延续厂商会在政、商两个层面的出路,至中期构思出“工展芳华荟”来加深大众对香港自家生产品牌的印象。其实质作用并不限于商业推广,还兼具厂商会参与公益的意味[75][74]。“工展芳华荟”的骨干成员大致上来自工展小姐选举历年参选佳丽。到会长任期届满前,尹德胜监督出版一本专门研究香港工业的学术文献《继往开来 香港厂商75年》[20]。
在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以外,尹德胜于1980年代经常以另一个法定团体,香港工业总会的理事、总会 H 组主席[10][注 7]、总会工业制品设计促进委员会暨香港包装委员会委员身份(至1989年[76])提出见解[77][10][78]。作为工业界一员,他留意到当时香港仅有的两个工业邨 ─ 大埔工业邨、元朗工业邨 ─ 发展进度缓慢[78]。提到政府应批准厂家自设标准厂房而不被大厂家垄断使用厂房用地[78],与此同时提供优惠条件去吸引中小规模厂家主动申建厂房[78]。要实践引进高科技产业进驻元朗工业邨的目标[78],他认为工业署/贸易署的海外办事处可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招商引资。从强化香港工业邨竞争力的角度而言,尹德胜觉得政府适宜派遣考察团到海外[78],学习外国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一类设施的优点[78],以完善香港工业邨的设计[78]。
自从香港工业踏入1970年代迎来蓬勃期,只集中出口产品不足以向外界说明香港制造的商品具有优良品质。所以工业界设立的检定机构重视产品质素,皆推出检定服务。身为香港检定协会(香港测检认证协会前身)主席的尹德胜[79][80],亦有份促成“香港制造”的品质保证。
尹德胜年轻时当过国际青年商会参议员[81][80]。晚年分别担任香港螺丝业协会荣誉主席和香港机械金属业联合总会名誉会长[82][83]。他多年来不时与其家乡保持联系:2013年希望促进青岛香港两地的金融、文化与教育交流,如是创立了香港青岛总会[84],并兼任创会会长[85]。现为该会的永远名誉会长[86]。2014年担任青岛控股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7][88]。他其馀身兼的角色尚有世界华商组织联盟主席(2003年至2023年为创会主席团主席[89],2023年至2024年接替何超琼任执行主席[90])、新界总商会荣誉会长[91]、山东省国际商会山东商会顾问以及香港黑龙江经济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91]。
Remove ads
香港历史上第一场区议会选举始于1982年。香港岛出现的区议会就由地区管理委员会演变而来。鉴于尹德胜早岁薄有名声,他于1981年被香港总督委任为东区区议会议员。至1988年离任前,他肩负区议会下设的社区建设委员会和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职务[49][92][93][94][95]。他任内指出廉政公署宜双管齐下,既要接纳市民举报[96],又要多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作公民教育[96]。1984年因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港英政府发表中英联合声明,双方持续跟进13年过渡期的安排。尹德胜就确保香港经济能稳定地与中国内地接轨的议题上建言[97],提议中、英两国透过成立一个类似顾问团性质的联合经济小组[97],让香港所面对的经济矛盾或困难得以顺利解决[97]。在工业贸易谘询委员会委员(1984年至1986年[98][99])工作方面,他主张政府推行不干预政策[100]。在自由市场之下加大力度,以资助方式支援小型工厂[100],使之有条件逐步跃进为大企业[100]。后截至1990年代为止,尹德胜担当香港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小组委员会及香港商品标准谘询委员会委员[77][23][80]。
顺应劳工界于1990年代末酝酿最低工资立法的趋势,即使商界同意“工资保障运动”避过雇员工资过低的问题[101],政府还是抵不住公众压力。终止运动之馀[102],也反过来催生《最低工资条例草案》。尹德胜正好于2003年至2009年间出任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雇主代表)[103][104][105]、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2004年[106])和劳资关系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2004年)[106],参考社会舆论讨论如何有效地建立最低工资机制[107],从而令劳工工资水平受到基本保障。过程中他明言立法有助基层市民应对通货膨胀,是商界应该抱持的企业社会责任[108]。
以往,尹德胜鲜有在区议会以外的政治平台论政。不过他于2006年参加过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因无竞逐成分而自动当选为工业界(第二)委员[109][110]。2008年至2010年间担任政府中央政策组兼职顾问[88][111]。2011年加入新民党[112][注 8],2007年至2017年获邀出任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114][115][116]。其馀跟他有关连的服务性 / 公职项目计有香港北区扶轮社社长(1984年至1985年)[117]、度量衡十进制委员会委员[118][119]、东区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10]、东区文艺协进会副主席[99][23][25]、东区学校联络委员会顾问[23]、东区工业联会顾问[23]、审查贪污举报谘询委员会委员[99][23][80]、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员(2002年至2008年)[120][121]、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委员(2006年至2008年)[122]、雇员补偿保险征款管理局成员(2007年至2010年)[123]、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2010年[124])、“亮睛工程”慈善基金顾问(2008年起[125])以及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现称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谘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2010年[126])。
如同厂商会一贯培育新生代的办学理念[127],尹德胜过去投入了数十年光荫于教育范畴上。他在1976年至1981年出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职业先修中学创校校董[128][5][129][130],1981年至2001年兼任该校校监[131][132][133][134]。之后出于传承考量,他在2002年11月卸任校董一职[7],以鼓励厂商会内较年青的一辈会董接棒[46]。虽说尹德胜退任厂商会属校管理层,可是他依然应邀帮助教育局办好校政,分任金文泰中学校董(2002年至2008年[135][136][137][138][139])及何文田官立中学校董(2008年至2010年)[83]。为使出身自工业院校的学生更容易融入职场,尹德胜于1986年至1990年代任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就业顾问委员会委员[77][23][80]。
2005年至2023年,尹德胜回归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任 Max M.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的校务委员会荣誉委员[41]。
Remove ads
有鉴政府认同尹德胜于上任区议员时期,在社区服务层面尽职奉公[140],港英政府于1987年向他授予英女皇荣誉奖章[95]。当尹德胜卸下议会职务之后,他专注在工商界别作出更多贡献。有见其贡献之多[141],加上热心回馈社会[141],他于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141]。到了2007年获委以太平绅士衔头[142]。2009年基于服务大众和社会的表现卓越[143],且于制订劳工政策、促进劳资关系以及改善雇员权益三方面建树颇多[143],尹德胜获颁授银紫荆星章[143]。
1954年就读小五那年,尹德胜于圣十字架堂受洗成为天主教徒[30]。他是一名乒乓球好手,曾于2004年在由国际扶轮3450地区主办的,2003年至2004年度50岁以上组别乒乓球联赛中获得冠军[33]。而喜欢摄影的他[144],曾经得到国际摄影优异奖[18]。2023年至2024年被选任为沙龙影友协会会长[145][146]。尹德胜成家立室多年,只有一段婚姻关系。他在1971年与香港大学文学系毕业生霍淑仪结婚[147]。2人婚后育有1子1女[45][13]。
著作/作品集
- 2010年代:摄影集《彩之旅》
- 2014年:《花卉摄影艺术入门》(中国书籍出版社)
注释
- 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前称香港青年商会。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