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区 (香港)

香港十八区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區 (香港)map
Remove ads

22°17′03″N 114°13′27″E

事实速览 东区 Eastern District, 所在地 ...
Thumb
鲗鱼涌、西湾河、筲箕湾一带的建筑物
Thumb
傍晚的西湾河及筲箕湾一带

东区(英语:Eastern District),又称港岛东香港东,是香港十八区之一,位于香港岛东北部,范围包括铜锣湾东部到小西湾,西起铜锣湾屈臣道、怡景道,东至小西湾以东的歌连臣角。东区面积约 1,813公顷,2021年人口有529,603人[2],为港岛区人口最多的地区,亦是全港千万富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3]。东区的人口约六成居民住在自置居所,另外约四成居民住在公共屋邨及资助房屋。

东区发展成熟,公共交通及运输网络完善,有港铁、巴士、电车小巴服务,而东区走廊东区海底隧道为对外交通重要干道。区内教育、医疗、社区及康乐设施完备,亦有大型购物商场及商业中心。

近年不少政府或法定组织总部如证监会会计及财务汇报局搬迁到东区办公,亦有不少的跨国企业的办公室选址于太古坊,例如安永法国巴黎银行LVMHFacebook等。除了私人商业区太古坊外,区内亦有大型港岛区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的太古城中心康怡广场

Remove ads

地理

东区包括四个法定分区,分别为北角炮台山北、北角半山)、鲗鱼涌康山太古城)、筲箕湾西湾河)及柴湾杏花邨小西湾),括号内为分区或地方俗称。

西以屈臣道、麦连街、蚬壳街、留仙街(连接英皇道天后庙道交界)、云景道及怡景道和湾仔区为界;南和南区为界。

东区人口接近六十万,在香港十八区排第四[4];毗邻的湾仔区却只有十五万,全港第二少[5]。为解决2015年取消委任区议员后,湾仔区议席太少的问题,原属东区的“维园”和“天后”选区会改属湾仔区,并把东区区议会范围缩短至炮台山,并于2016年1月1日生效。

历史

根据《 罗屋博物馆》壹书的记载,东区一带最晚于宋朝时便有人聚居,当时来往浙江福建广州之间的船只,有时会在途经柴湾时到岸上取水。(1991年,在湾仔区的奇力岛( 香港岛海底隧道入口 ),即往日的灯笼洲,发现一个盛载二千多枚隋、唐及宋代钱币的陶罐,但是柴湾地区目前还未有发现过两宋时代文物. )

Thumb
1890年的港岛东区地图

东区的语言,早期以闽南语为主,包括原居民的闽南渔民以及香港开埠以来定居铜锣湾的福建籍人口,北角的福建籍人口早期由铜锣湾一带伸廷,后来又由北角伸廷至鲗鱼涌以及整个东区。香港人口中的闽南人自开埠以来聚居于湾仔(特别在厦门街一带)、铜锣湾以及上环(福建商会的中心)一带,而北角、鲗鱼涌以及西环一带的福建人则是较后迁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龙东一带亦有一定数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数量的潮州人。而香港有120万至140万的闽南人,当中散居于全港各区。在大逃港以后,香港人口变为以说粤语为主,而香港政府推广粤语为香港通用语,使香港各省籍文化人都以广州话为母语,所以在各个福建人聚居的地区亦绝大多数改以港式广州话沟通。

东区的北角、鲗鱼涌的人口很大量祖籍是来自福建,而柴湾以及筲箕湾则有部份闽系渔民以及福建籍移民,但香港人口是以二次大战后移民以及偷渡潮抵港为主,在语言统一后亦使各民系人混居,所以东区人口不限于闽系的闽南人潮州人以及闽东系的艇户。(有一段时期,北角等地也有少数上海人广府人移入)

在未有区议会之前,现时的东区根据当时的市政局分界划分为北角及筲箕湾两区,现时的铜锣湾东在北角以外(属湾仔区)。

另一方面,1969年因应民政主任计划而划分的东区,还包括现今南区之东部(赤柱石澳),直至1975年9月29日南区的成立为止。

由于19世纪的占主导地位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海军力量,所以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政府选择中西区作为维多利亚城,而柴湾在香港岛东部的海边,有被海盗袭击的危险,无险可守,所以即使是20世纪上半叶,柴湾仍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完结后,香港重光香港政府为处理当时居民的居住问题和就业问题,于是仿效英国工业革命带动经济的做法,在柴湾设立工业区,并设立公共房屋,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香港政府的华人官员还把其中的公共房屋命名为兴华村,这个名字有华人在香港复兴,当家作主的深远意味。

直至现在,香港岛东部不再有海盗袭击的危险,而且东区走廊和香港2号干线在1984至91年7月之通车已使东区发展迅速,加上香港岛的就业机会比较多,所以,为应付市民对港岛住房的需求,政府和发展商在90年代一直大力发展区内住房建设和配套建设,包括各色各样的公共房屋,居屋和私人楼宇,应付市民的不同需要。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民政事务专员

现任东区民政事务专员黎旨轩先生,于2025年4月22日接替陈尚文出任该区专员。

历任东区民政事务专员

  • 李金忠 先生(任期:1998年–2000年12月22日)
  • 谢美珊 女士(任期:2001年1月8日–2003年6月22日)
  • 曹振华 先生(任期:2003年6月23日–2009年10月2日)
  • 许英扬 先生(任期:2009年10月6日–2013年11月30日)
  • 邓如欣 女士(任期:2013年12月2日–2018年6月12日)
  • 陈尚文 先生(任期:2018年6月13日–2025年4月21日)
  • 黎旨轩 先生(任期:2025年4月22日至今)

区议会

东区区议会于1982年成立。东区区议会的标志由英文字母“E”字加上左侧一点组成的人形,从上方开始顺时针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组合而成。东区区议会是香港十八个区议会之一,负责协助处理东区的事务,共有30名议员,包括6名民选议员、12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及12名委任议员。

统计资料

根据花旗银行公布的“香港千万富翁调查报告2020”,东区为全港千万富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高达19%[6],可见东区人口质素是数一数二的。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7],东区的人口资料如下:

人口特征
  • 人口: 529,603 人
    • 15岁以下: 9.7%
    • 15至24岁: 6.9%
    • 25至44岁: 27.1%
    • 45岁至64岁: 32.9%
    • 65岁及以上: 23.4%
  • 年龄中位数: 49.0 岁
  • 十五岁及以上从未结婚人口比例
    • 男性: 30.0%
    • 女性: 27.0%
教育
  • 15岁及以上人口具专上教育程度比例: 39.8%
劳动人口特征
  • 劳动人口: 281,513 人
  • 劳动人口参与率
    • 男性: 63.6%
    • 女性: 55.3%
    • 合计: 58.9%
  • 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 20,000 港元
住户特征
  • 家庭住户数目: 188,706 户
  • 家庭住户平均人数: 2.8 人
  • 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 32,000 港元
房屋特征
  • 有家庭住户居住的屋宇单位数目: 188,514 个
  • 每个屋宇单位的平均家庭住户数目: 1.001 户
  • 自置居所住户在家庭住户总数目中所占的比例: 58.9%
  • 家庭住户每月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中位数: 14,000 港元
  • 按揭供款及借贷还款与收入比率中位数: 20.0%
  • 家庭住户每月租金中位数: 3,520 港元
  • 租金与收入比率中位数: 19.3%
  • 居所楼面面积中位数: 44 平方米
Remove ads

社区环境

公共屋邨

东区的公共屋邨主要集中在筲箕湾柴湾小西湾

居屋屋苑

东区的居屋屋苑主要集中在西湾河筲箕湾道(即电车路一带)、筲箕湾柴湾小西湾

主要私人屋苑

该区宝马山属于高尚住宅区。鲗鱼涌西湾河北角则以中产大型屋苑为主。因为东区交通方便,同时距离港岛其他商业中心区较近,所以呎价较高。

如按照《城市规划条例》拟备的分区计划,嘉亨湾鲤景湾THE HOLBORN 则位于鲗鱼涌。[8]

更多信息 名称, 照片 ...
Remove ads

大型商场

Thumb
太古城中心一期

商业楼宇

很多跨国公司的办公室选址港岛东,例如太古坊,令东区成为香港其中一个商业区。

政府及司法机构

总部大楼或位于政府建筑物
位于私人建筑物

公共设施

教育

大专院校
中学教育
小学教育
幼儿教育
国际学校
  • 英基鲗鱼涌小学(ESF Quarry Bay School)
  • 汉基国际学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 法国国际学校(French International School)
  • 地利亚加拿大学校英语DSC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DSC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
  • 香港韩国国际学校英语Kore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Kore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
  •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The International Montessori School)
  • 香港犹太教国际学校(筲箕湾校舍)(Carmel School)
  • 茵维特中学(Invictus Secondary School)
  • 雅惠国际幼稚园 (Grace Garden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 汉迪国际幼稚园暨幼儿园 (Kendall International Preschool)
特殊学校

医疗服务

公营诊所
公营医院(港岛东联网)
私营医疗机构

文娱康乐

旅游

旅游景点

酒店及服务式住宅

经济发展

商业

东区的商业大厦及酒店集中于鲗鱼涌太古城北角、一带,主要大厦是太古坊,于2008年4月起东区最高的摩天大厦港岛东中心分阶段入伙。因此很多政府部门由中环和湾仔搬迁到东区办公,加上不少的跨国公司的办公室选址于港岛东。

工业

工业大厦集中于北角东部及柴湾码头一带。

区内收入

宝马山西湾河海旁属于高尚住宅区;而鲗鱼涌北角是传统地段的市区住宅区之一,交通方便,收入中位数是全港第四高[来源请求],但筲箕湾及柴湾有15座公屋,23座居屋,使东区内部收入差异大。

交通

Thumb
东区常见的公共行人天桥,以圆角矩形为设计特色

道路

干线道路

巴士

巴士
更多信息 专营巴士路线列表 ...
巴士(只限指定日子服务)
更多信息 专营巴士路线列表 ...
专线小巴
更多信息 专线小巴路线列表 ...
红色公共小巴

未来

道路

未来发展

东区走廊下设行人板道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12月31日刊宪,建议在东区走廊下增设板道,用作行人路和单车径,以连接铜锣湾鲗鱼涌的海滨,加强北角海旁的连通性。[10]

拟议板道分为东、西两段,从油街糖水道为西段(长约0.7公里),而从电照街至海裕街为东段(长约1.1公里)。走线尽量利用东区走廊结构下的遮荫,将拟议板道对维多利亚港的影响减至最低。板道宽度最少10米,让不同人士(包括行人、缓跑人士、骑单车者和其他人士)可以安全共用并进行不同的活动。

除了西段和东段两端共四个出口外,亦会设置五个连接点,以加强板道与内陆的联系。建议方案亦包括建造合共三条开合桥,让船只在有需要时得以进出拟议板道以内的近岸水域,并降低板道的坡度,创造更舒适的体验和增加亲水性。

此外,拟议板道的沿线将会铺设水管、污水管及公用设施,以配合设置配套设施如洗手间、饮水机和小食亭等。方案建议利用东区走廊现有的桩柱式保护墩上的空间,建造合共六个观景台,以方便市民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色,并会建造一个钓鱼平台,方便垂钓人士。

体育

东区足球队是东区体育会辖下的一支地区足球队,现时于香港超级足球联赛角逐,以小西湾运动场为其主场。球队于2015-16年度球季,获得香港乙组联赛亚军,晋升上香港甲组联赛竞逐。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